每個家庭中,孩子是父母的最愛。愛孩子的方法,父母們是各有各的經驗。雖然都是孩子,每個孩子的性格各有各的特點。有的比較頑皮,有的比較乖巧。
頑皮不聽話地孩子總是讓父母頭疼,乖巧的孩子會讓父母省心。不管是那種性格的孩子,在於幼年時期,都離不開父母的正確引導。就比如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年齡越早效果越好。
有位媽媽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家的小孩在全神貫注的閱讀書籍,忍不住羨慕的說:“你家小孩看書多用心呀,我家小孩就不行,書我倒是給他買了很多,買回來時他隨便翻幾頁,以後就再也沒見他看過。”
很多媽媽感到特別苦惱,為什麼自己捨得花錢給孩子買很多書,孩子就是沒興趣讀書。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哪個小孩不喜歡聽故事的,孩子調皮好動又貪玩,要想孩子愛上閱讀,還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導。
那麼,怎樣讓調皮好動的孩子愛上讀書,用什麼方法才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讀書上呢?
01:幼兒時期的讀書啟蒙
在孩子一歲到兩歲,就要讓孩子接觸兒童讀物。
比如,看圖識字的卡片,動物圖案,花草樹木,飛鳥蟲魚,媽媽陪著寶寶一起共讀,耐心解答孩子的問題,用比較誇張而且動聽的語氣說“寶寶,快看啦,這是可愛的小燕子哦,小燕子長著兩個翅膀,還有一個像剪刀一樣的尾巴,後背和頭上穿的是黑衣服,只有肚皮是白色的,好可愛呀”!這樣就把小燕子的特點全指出來了。
每次翻到小燕子的圖片都這麼說,次數多了,小燕子的特點孩子就記住了。
等孩子都記住了,你再換一種提問的方式:“寶寶,小燕子的尾巴像什麼?像剪刀,答對了。那小燕子的肚子是什麼顏色?白色,又答對了,寶寶好厲害呀”。
孩子聽見媽媽的鼓勵與讚賞,慢慢的就有了讀書的興趣。
02學前時期的親子共讀
孩子三歲以後,語言發展迅速,這個時期就需要讀有故事情節的書。要多給孩子準備一些,生動感人的故事讀物。故事要簡單,既要引起孩子的好奇,也要孩子能聽懂,媽媽解讀後他聽著才會入迷。
每天夜晚,媽媽可以和孩子在睡前閱讀孩子喜歡的小故事,媽媽要問:“寶寶,今天你喜歡看哪本故事書呀”?每次親子共讀都要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自己挑選他喜歡的讀物。許多孩子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喜歡讀同一個故事。
孩子之所以要反覆讀這個故事,可能是他認為這個故事熟悉好理解。也可能是他對這個故事的人物名稱、故事情節很感興趣,並且對故事或人物有了感情。
媽媽天天讀同一個故事,讀的不勝其煩,而孩子卻聽的津津有味、百聽不厭。這個時候。要想培養保持孩子的閱讀興趣,和孩子的求知慾。媽媽千萬不能發火,或是不耐煩要換個新故事讀。
換個新故事,孩子由於對新故事不熟悉、不理解,他會不接受,還可能會鬧情緒,傷害了孩子那顆求知慾和閱讀的喜悅心情。
每天睡前必須讀孩子喜歡聽的老故事,每個星期再給他讀一兩個新故事,在媽媽的耐心引導下,孩子的故事慢慢積累的越多,孩子就越有興趣讀書了。
親子共讀到獨立閱讀,是一個非常微妙的過渡過程。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儘可能陪伴左右。對孩子進行引讀指導,幫孩子順利過渡到獨立閱讀。即便孩子已經具備了獨立閱讀的能力,我們也應該將親子共讀堅持下去。因為親子共讀過程中,能夠讓孩子與父母共同參與,共同的體驗。在語言和情感認知上,相互瞭解,並加深心靈上的交流。
當孩子的閱讀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你會發現,孩子開始說出書中的內容,能簡單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了。
有時,他們在和其他人交流時,會準確地使用了書中的句子,或是把書中的故事從頭到尾複述了一遍,又或是拿著圖畫書,給幼兒園的小朋友繪聲繪色的講故事。只有當孩子理解、熟記了書中的內容,他才會這樣有條理的表達。
學前時期的孩子在讀兒童讀物後,理解能力已經非常強了。媽媽這個時候,要多提一些故事情節中的問題,要孩子回答。問題以孩子的角度提問,要簡單明瞭,讓孩子很容易就能答對,媽媽要給予鼓勵和肯定。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對以後的學習很有幫助。
我們主要的目的是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讀書的興趣。
04按照孩子的興趣買書
有句話說的好,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不要按照你的意願給孩子買書,你挑的書籍不一定符合孩子的閱讀興趣。買書的時候,應該帶著孩子一起去書店。挑選過程中,媽媽在旁邊介紹各種書籍的內容和特點,由孩子自己挑選 。孩子挑選自己喜愛的書,他才願意去閱讀。
孩子進入小學後,學前的閱讀書籍,已經滿足不了孩子的興趣。這個時候,應該讓孩子讀一些名人勵志小故事,歷史人物故事的書籍比較合適。
比如《三十六計》中的三十六個成語故事,《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以及《王爾德童話故事》 等等,只要孩子喜歡閱讀,儘量給他提供大量的閱讀資源。
每一個孩子都是世上最美的花朵,每一個美麗的花瓣都傾注了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在對孩子的殷切期望中,父母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
在孩子剛剛起步的時候,我們就讓孩子在書的海洋中遨遊,吸足知識的養分。透過閱讀去豐滿孩子的人生理想,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孩子熱愛生活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