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開學快一個月了,好多家長過來問我,孩子在幼兒園被別的孩子欺負怎麼辦?
孩子的欺負與被欺負問題,大概是家長除了吃喝拉撒之外最關心的事情了,在我們目光所不及的地方,孩子的糾紛是什麼樣的呢?
那麼初上幼兒園的孩子被人欺負,我們是教孩子打回去,還是用更合理的方法教給孩子去解決問題呢?又或者是孩子在幼兒園裡有沒有可能被欺負呢?
儘管不希望這樣說,但“欺負”這個舉動,在孩子的世界裡其實是真實存在的。
《童言有計》裡,幾個不認識的小朋友坐在一起,一個叫陌陌的小女孩就莫名其妙地被一個叫軒軒的男孩子拽頭髮,疼的哇哇哭,而旁邊的孩子們只是旁觀沒有說什麼。
接著一個男孩沒有幫助陌陌,反而跳出來嘲笑她“動不動就哭”,另一個小男孩看到了,馬上跟風,也開始嘲笑陌陌。
紀錄片《幼兒園》也記錄下了孩子間用言語“欺負”別人的一幕。
一個叫黃曜文的小男孩,手指著同桌嬌滴滴的小女孩,用威脅的語氣放狠話“哼!你不要跟我坐啊!“ 隨即,邊上的另一個男孩也馬上有樣學樣的搭腔。
先放狠話的黃曜文看起來很滿意自己的語言帶來的成就感,繼續說“看到都心裡煩是吧?”,而小女孩一直趴在桌上不說話,委屈並不屑一顧。
很難想象這樣的畫面吧,原本這麼天真的孩子,卻能這樣刻薄對待小夥伴。而這樣的行為,是幼兒園階段特有,甚至是無法避免的一個現象。
孩子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呢?
那是因為孩子在模仿其他人類似的行為或尋求同伴的關注時,偶然發現了自己有傷害別人的能力。而那些在一邊旁觀的孩子,大部分會保持沉默或者相繼去模仿這個帶頭人。
每個孩子在幼兒園這個小小的集體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個孩子與群體之間有著一種複雜的關聯。
還有一次我看了一個綜藝節目,一個3歲的女孩在舞臺上向觀眾展示心愛的樂高玩具。主持人說:“你願意把玩具送給在場的其他孩子嗎?”?女孩抱緊玩具說:不願意。
主持人又接連問了幾個孩子,大家都不願意將心愛的玩具送給其他人。
主持人尷尬地說,現在的孩子真自私!
事實證明主持人錯了,其實孩子們只是出於自我保護,並不是自私。
他們通過佔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支配自己物品的權利。如果“自我”的一部分被強迫出讓,就會傷害他們的自我意識,引起恐懼和焦慮等負面情緒。
可是父母們很少深究緣由,認為孩子們就是嬌氣或自私或不懂事。
首先作為家長要理性看待兒童之間的衝突。三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自我意識剛剛萌發的最初階段,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也知道遇到違反自己意見的命令和命令時可以抵抗。
與他人相處時也是如此。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從別人手中搶回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喜歡用簡單粗暴的“毆打”或“搶奪”方法來解決問題。孩子們在中間推擠和打架是正常的,這是他們自我意識發展的表現。
但5歲以後開始願意與夥伴分享、交換物品。
到了6~7歲時甚至能沉浸於分享自己喜愛物品的樂趣中。
如果家長單純從自己孩子受傷這個角度來看,會把孩子間的摩擦解釋得很嚴重。這樣父母的情緒很容易傳給孩子,使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擔心別人是否對自己有惡意,這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2.第二就是家長需要懂得分辨“正常衝突”和“被欺負”
近年來,校園欺凌這個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孩子是否被欺負這個問題是如何區分孩子之間的“正常衝突”,還是孩子真的“被欺負”?
欺凌是否帶有惡意的、持續的的衝突。恃強凌弱是指蓄意和反覆的惡意挑釁行為,包括身體、語言或非語言傷害,對他人造成傷害或不適。
剛進幼兒園的孩子沒有那麼複雜的思想。 當時的孩子大多因“搶玩具”或“佔位置”等小事發生衝突,通常通過老師的協調很快就能解決矛盾。
3.第三就是家長要分清是否存在力量懸殊的雙方之間的衝突。
但凡遇到欺凌事件,多是被欺凌者跟欺凌者相互之間力量懸殊,比如欺凌者身材高大,被欺凌者身材矮小或欺凌者幾個人欺負一個人,被欺凌者勢單力薄。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年齡差距不大、個頭體能懸殊不會太大,先天條件方面不會構成太大的欺凌。
如果父母看到孩子和其他孩子有點衝突,就害怕自己孩子“吃虧了”,趕忙把被欺負的標籤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孩子就不能糾正自己的心情,也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解決和他人的社交衝突問題。
4.第四就是父母不要錯誤的去“保護”孩子。
一位母親在去幼兒園的兒子軒軒脖子上發現了劃傷,軒軒說是在和同學吵架的時候拉了拉刮傷了。媽媽氣急敗壞地把對方家長損了一頓。雖然最後媽媽佔了上風,但所有家長都知道軒軒有個 “不好惹”的媽媽,暗地裡讓孩子少跟軒軒玩。
但軒軒非常想再次融入到小夥伴們的遊戲氛圍中,可同學們有意無意地躲開軒軒。這就是群體中的“動力學”,孩子們會被看不見的力量推動著。完全沒意料到事情會這樣發展的軒軒,慌亂扎堆的時候,無意中把一個小朋友磕出了鼻血。
老師也理所當然覺得是軒軒的錯。其他小朋友們還聚在一起說:不跟軒軒玩了,他是大壞蛋。就這樣,軒軒不但沒有因為媽媽強勢出頭更快樂,反而被疏遠冷落,失去了正常社交的機會。這個軒軒可能就會陷進沒人喜歡我,愛發脾氣、求關注的惡性迴圈裡。
深圳一家百貨公司兩個孩子發生矛盾,雙方父親遭受重大打擊,有人被集體包圍倒下。
長春的一個家長因為鄰居的男孩拒絕和自己的孩子吵架,粗魯地要求男孩跪在烈日下。
這種場面太殘忍,當孩子目睹父母以如此殘暴惡意地“保護”自己,他們真能學會正確解決衝突嗎?
現在大打出手、惡語傷人的新聞屢見不鮮,常常為了雞毛蒜皮之事鬧得不可收拾。
必要的時候“打回去”也不失為一個表達自己反抗霸凌決心的辦法。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告訴家長:“孩子要有不傷人的教養,但也有不被傷害的氣場。”
李玫瑾教授參加中央電視臺《開講啦》節目時,有觀眾提問說:“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跑過來跟你說同學欺負我,你會不會跟他說,孩子你要打回去,我支援你呢?”
李教授堅定的回答:“打回去,我支援!”李教授解釋說:“我們現在所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遇到問題先讓孩子自我反省;這反而縱容了一些不良行為,最終導致校園暴力事件不斷髮生。”
“打回去,我支援你”不是在縱容暴力,而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
但是三歲的孩子我並不建議家長教給孩子“打回去”這樣的做法。
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雖然在逐漸增加,但還不具備隨機應變的反應和能力,一旦孩子真的用“打回去”的方法維護了自己當前的權益,那麼孩子就會知道“打”是幫助自己達到目的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形成這樣的思想後,孩子遇到事件時用“毆打”的方法簡單粗暴地解決。
關於是否反擊,我仍然給出一箇中肯的意見。
很多時候對女孩來說見機行事,打不過就跑是比較靠譜的辦法。但對於男孩來說,如果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話,那麼久而久之,這個男孩會自己看不起自己,給男孩的成長造成了更大的殺傷力。
因此,我個人的經驗是,家長們除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衛體質,男孩子的父母們有時不得不允許他們的孩子為保衛自己的尊嚴和榮譽而戰。
當男孩真的在外面打架時,除了發洩完他的憤怒以後,打架鬥毆所造成的恐懼感負罪感,自然也會阻止他以後繼續打架鬧事。
這個時候我給家長們的建議是:當你們的兒子打完架回家之後,不要立刻責罵激化他的情緒,當然也不要拍手叫好,只需要自自然然的一起吃飯,然後在兒子睡覺前好好地和他談談就行了。
其實那些在學校裡經常獨自一人的孩子最容易受到欺負,因為他們在事故發生時沒有同伴幫助他們。相反,欺負者通常會打電話給他們的朋友。事實上他們非常膽小,甚至是遭受家庭暴力的兒童。
家長們可以在這方面多多幫助孩子,提升孩子的人際關係,可以請同學到家裡來聚餐,玩遊戲,也可以主動張羅一些家長外出郊遊。總之,幫助孩子擁有班級內朋友圈,讓他既不形單影隻,也從而學會與人相處的能力。
如果孩子真的被欺負了,而且現狀不能改變,父母站出來是非常重要的。
理智而禮貌地請老師幫助安排父母之間的聚會。不要直接去找其他人的父母,也不要讓老師發信息。在老師的參與下,面對面的交流可以減少誤解和可能的風險,也可以更清楚地評估當前的情況是否真的在改變。
如果對方的父母也想理性地溝通改善,那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對方孩子的暴力習慣是來自父母的錯誤榜樣,那麼在受到進一步傷害之前,就要考慮是否要讓孩子改變更加安全的環境。
完全靠老師來維護孩子在幼兒園不受欺負是不太現實的,畢竟老師沒有懲戒權。
老師既不能打罵孩子也不能體罰孩子,只能從中協調而已。這對於愛打人的孩子是沒有什麼震懾力的。而打人的孩子被頻繁“告狀”後,也會變本加厲地欺負“告狀”的孩子,這樣被打的孩子反而會受到更嚴重的攻擊和欺負。而給孩子換班或換幼兒園,也不能保證孩子不會遇到下一個打人的孩子。
要解決孩子在幼兒園被打的問題,最主要的是要教會孩子自保。孩子之間的問題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去面對和解決。
生活中也經常發生衝突,
即孩子們在學習班或遊樂園裡爭奪玩具或娛樂設施而引起的小衝突。這些小衝突看起來不太重要,但家長當時如何處理衝突,對兒童身心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我們必須理解:社交的衝突和痛苦非常的普遍,每個孩子都被嘲笑過、每個孩子都會跟朋友爭吵、每個孩子都會面臨被拒絕,即使是最受歡迎的孩子,也會經歷社交的困擾,這是無從選擇和避免的。
從湯普森博士的跟蹤研究來看,朋友間的矛盾或者被小團體排擠之類的事,不會對孩子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他們可能會傷心,但不會有危險。這就好比我們不可能不讓孩子摔個跤、感個冒。
再想想咱們自己,都多多少少經歷過兒時在夥伴圈的考驗,但也好好地長大了還當了家長。
我們還可以教我們的孩子一些簡單實用的自我保護方法,例如:肢體衝突時保護頭部、面部等關鍵部位;推開或堵住對方的胳膊,抓住對方的胳膊大聲喊叫,吸引別人的注意力,也能起到威懾力。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適當焦慮,但這是孩子成長的必要階段。家長們不需要擔心。我們試著慢慢放開雙手,堅定地站在孩子身後,讓孩子探索和適應未知的世界。我們知道這個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壯。相信孩子,但保持一份覺察,適時地給孩子一些幫助。孩子的世界裡,不只有美好,也會有困惑,這都是孩子們成長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