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對於女性來說,生產是一件非常的耗費身體氣血的事情,所以自古以來就有產後“坐月子”的風俗,來幫助女性恢復身體。

產後的女性身體十分虛弱,又要照顧寶寶,所以需要一個人兼顧產婦和寶寶的生活起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伺候月子”。

但伺候月子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尤其是對於本就關係很微妙的“婆媳”來說,很容易在這個關鍵階段激發矛盾。所以在月子裡由誰倆伺候月子,就顯得非常關鍵了。

案例

丹丹不久前剛生下了寶寶,目前正在坐月子,但自己的月子卻坐的不是那麼舒坦。

原來,婆家的飲食口味偏重,做菜喜歡多放鹽,在丹丹坐月子的時候,特意提醒婆婆要少放鹽,實在不行先把自己的那份盛出來,再放鹽。

可是婆婆每次都忘記,甚至有時候想起來鹽放多了,還用水來稀釋,這樣的飯菜自然無法吃,於是丹丹越來越不想讓婆婆伺候自己月子了。

丹丹覺得,還是親媽伺候自己舒服,於是就打電話,請求媽媽把自己接回孃家去坐月子。但媽媽聽到這個請求後,直接拒絕,理由是:女人生了孩子回孃家坐月子,會被周圍鄰居笑話的。

是沒有婆婆,還是婆婆伺候得不盡心,又或者跟婆婆鬧矛盾了?這些都會成為周圍鄰居談論的焦點,媽媽還告訴丹丹坐月子不要那麼多事。丹丹這才明白,“回孃家坐月子”也會被人鄙視。

產婦伺候月子也有“鄙視鏈”,你被人鄙視了嗎?

在伺候月子的人群中,也存在著一些“潛在規矩”,並非是想讓誰伺候就讓誰伺候。

過去的“鄙視鏈”:婆家>孃家

在過去,很多的家庭會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人生孩子,自然就需要婆家人的伺候。而且在過去的理念中,女人坐月子是不可以回孃家的。

一是擔心周圍鄰居的閒言碎語,二也是因為過去的子女多,嫁出去的姑娘回孃家坐月子,會引起嫂子或者弟媳的不滿,影響家庭團結。

如今的“鄙視鏈”:月子中心=月嫂>親媽+婆婆>親媽>婆婆

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懷孕期間,就提前預定好了月子中心或者月嫂,就為了在產後坐月子的時候,能有一個舒適的心情,再搭配合理的營養和產後恢復。

而月子中心或者月嫂在護理這方面具有專業的水平,更能給予寶媽和寶寶全方面的呵護,而月子有這些人來伺候,自然也不用老人來幫忙,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婆媳矛盾。

另外,“親媽+婆婆”組合的方式 也是越來越多,一般都是親媽到女兒家裡去,日常照顧產婦的起居和帶娃,而婆婆也主要幫助打掃衛生和做飯,分工明確,這樣的月子寶媽也會坐得比較舒坦。

剩下的就是親媽或者婆婆單獨照顧月子了,如今,越來越多的產婦希望自己的媽媽來貼身伺候自己坐月子。因為比起婆婆,親媽會更貼心、更盡心。不過對於親媽來伺候月子,需要提前說好:

親媽來伺候月子,婆家不要覺得理所當然,至少要表示感謝,尤其是寶爸,更要懂得感恩”。

產後坐月子,心情最重要

坐月子對於產婦來說,是很重要的,不僅僅是在身體恢復和營養供給上,更重要的是產後的心理關懷,產婦只有得到了家人的真心照顧和愛護,才能順利地度過產後階段,儘快復原。

如果月子期間心情不好,或者過度勞累,那麼很容易得產後抑鬱症,或者留下“月子病”,這些會嚴重影響以後的生活。

因此在產後,家人們一定要照顧好產婦坐月子,給予科學的護理方式,還有關心和包容。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23. Elf in the House 屋子裡的小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