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寶媽一定要注意產後恢復。畢竟生孩子的過程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分娩後女性身體會非常虛弱,精氣神也大不如從前。要想恢復到以前的樣子,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尤其是身體的這四個部位的恢復,需格外注意。
1、會陰恢復
如果是自然分娩,會陰部分難免會感到酸脹敏感。如果分娩時陰部撕裂或側切,這種不適和疼痛會更加明顯。
一般醫院會採用一些物理療法,幫助你儘快康復。如果覺得需要一些止痛藥,可以向醫生提出要求。
2、腸道恢復
分娩可能會導致痔瘡(許多人在懷孕期間有這樣的問題)。便秘或害怕撕裂傷口可能會讓你覺得分娩後第一次排便非常困難。
此時,你要多吃水果,多喝水,保持放鬆的心情,排便就會慢慢變得沒那麼難。另外在排便時,你可以用一張乾淨的衛生紙輕輕壓在縫合處,這樣可以給自己更多的保護。如果便秘長時間得不到緩解,醫生可以給你開一些有緩解作用的藥。
3、盆底肌收縮
這個部位恢復的時間大約是6個月,時間可能會稍長一些。
當寶媽懷孕時,隨著胎兒逐漸發育和長大,其盆底肌所承受的壓力也會開始逐漸增加,在生完寶寶後,寶媽的盆底肌會出現鬆弛現象,此時,寶媽可能會出現尿漏。
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漏尿嚴重,建議去醫院檢查,避免一些小問題。這個時候也可以適當做一些運動,比如慢走,有助於寶媽的身體恢復。
4、子宮恢復
子宮是產後恢復比較快的部位。對於一般的產婦來說,40天左右就可以恢復了,但有些寶媽可能身體素質稍差,再加上多次生產,這種情況恢復時間可能會長一些,但寶媽們不要太擔心,總會自己恢復的。
在這段時間裡,寶媽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清洗,以免引發婦科疾病。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