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對父母都想把孩子培養成自信樂觀,聽話懂事的人,但往往事與願違,這其實和父母情緒有很大關係。
父母本身的性格和情緒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特徵。
育兒教授:父母易怒多會養出這三種特徵的孩子她曾經在講座中談到:“有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學習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遇到事情就火冒三丈,大吼大叫,從來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父母可能認為打罵孩子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自己從小也是在“棍棒教育”下長大的。殊不知,這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成長。
李玫瑾表示:“脾氣暴躁的父母大多會養出這三種性格的孩子。”
1、膽小的孩子
父母愛發脾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是孩子會特別膽小。孩子長時間在吼叫打罵中成長,不敢反抗,長時間會出現自卑心理,這樣的孩子膽小怕事,遇事慌亂,不敢表達。
2、叛逆的孩子
父母不分青紅皂白時常訓斥孩子,打罵孩子,暴躁易怒,都會導致孩子出現叛逆心理。尤其是在叛逆期,更是如此。
長此以往,孩子有可能還會形成偏執、冷漠、不合群的性格。
3、暴力的孩子
一般父母脾氣比較暴躁或者容易發怒甚至偶爾有暴力行為的話,孩子也會不可避免的有這些特徵。
在生活中,一遇到不滿意的事情就會發怒失控,在學校和同學發生口角也許會出現暴力行為或偏激行為。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性格和情況,那麼你就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平時的行為了。是否在生活中對孩子大吼大叫?
是否在學習中對孩子失去耐心?
是否對孩子出現過暴力行為?
父母要學會控制情緒,不要做情緒的“奴隸”。教你如何有效控制情緒
1、駕馭情緒,避免比較
作為父母要學會控制情緒,而不是讓情緒“指揮”自己的行為。好的情緒會影響到一天的心情。
“攀比心”不可取。不要只看到別人的“有”和“好”,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家庭的與眾不同。
2、享受過程,而非結果
父母總是給自己制定“小目標”、給孩子制定“成績單”,往往只看到了結果,沒有注意到過程。其實在到達終點的旅途中風景往往特別美好。
適當停下腳步,享受過程,也是非常不錯的。
3、減少慾望,知足常樂
不要總是看自己沒什麼,而是要看自己有什麼。
郭德綱在給兒子郭麒麟的家書中說道:“錢財乃天地間的至公之物,只是假手於人罷了。雨打殘花風捲流雲,輪番更轉而已”。
錢財要珍惜,但也不可看的過重。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知足常樂。這樣就會對生活的感到滿意。
懷情緒能夠會毀掉孩子,好情緒能夠成就孩子。
如果你是個懷情緒的父母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及時改正了,別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孩子的未來,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