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管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種"成本"較為低下的育兒方式,因為家長可以透過暴力輕而易舉地解決孩子叛逆的問題,甚至讓孩子乖乖聽從自己的管教,只不過對孩子來說,暴力並沒有傳達父母的教育理念,反而是在孩子內心種下恐懼的根苗。
賀拉斯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施展暴力又無理由,只會自食其果。
在孩子眼裡,家長就是無理由地施展暴力,並且將恐懼種在他的內心裡面,而惡果則是由孩子和家長几人共同承擔。育兒專家對這樣的現象有所表示:孩子叛逆不聽管教,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妨試試"非暴力溝通"。
什麼是“非暴力溝通”?一:不要輕易下定論
孩子之所以犯錯,甚至有叛逆的跡象,往往都是有更加深層的原因在裡面,如果說家長貿然做出行動,在沒有知道事情真相之前草率對孩子施加暴力,那麼結果只會讓事情更加複雜化。
孩子如果有解釋的念頭,也會因為家長野蠻且粗暴的教育方式而停留在內心裡不敢說出來,因此,等事情清楚以後再下定論非常重要。
二:經常和孩子溝通
和孩子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育兒環節,如果說家長經常用吼叫或者打罵來管教孩子,會讓孩子逐漸萌生叛逆的心理,並且因為長時間接受這樣的教育方式而導致積壓了過多的負面情緒。
在這樣的負面情緒下,孩子顯然會朝著心理扭曲的方向成長,而經常和孩子溝通的話,則能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也能第一時間瞭解孩子叛逆的"根由"。
三:讓孩子認識錯誤
家長與其讓孩子記得捱打後怎麼"疼痛",不如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犯了什麼樣的錯誤。
其實,這也是許多家長需要更正的一個念頭,因為不少家長都覺得孩子疼了就會長記性,但是並沒有意識到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才會讓孩子長記性的同時,還能解析自己犯錯的原因,從而避免下次繼續犯錯,並且不會害怕和疏遠家長。
從上述家長可以瞭解到"非暴力溝通"的做法。然而為什麼建議家長用這樣方法教育孩子,實則是因為暴力教育會對孩子造成難以磨滅的傷害,尤其是這2點。
暴力教育有哪些危害?危害一:孩子容易自卑
顯然粗暴教育是簡單卻又直接的"教育方式",透過無限放大的情緒和讓孩子感到害怕的"武力威脅",使得孩子因為害怕而選擇妥協,但是就如上面說的那樣,孩子的叛逆未必就是錯的,有更加深層的原因在裡面。
如果家長經常透過蠻不講理的教育方式解決教育問題,孩子則會因為害怕反抗而變得自卑,遇到事情畏畏縮縮。
危害二:孩子會走上歧途
長期的暴力教育,對孩子除了身心上的傷害以外,還會導致孩子內心當中對父母的不滿更加強烈,而這樣的怨念一旦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讓孩子不願意聽從父母的任何話,那麼,孩子最終會走向歧途,惡果則由父母和孩子之間共同承擔。
暴力教育的缺點除了以上幾條外,還有諸多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採用"非暴力溝通",讓孩子跟家長不會因為暴力而逐漸產生裂縫,從而影響家長的教育工作。那麼,"非暴力溝通"有哪些實質性的益處呢?
"非暴力溝通"有哪些好處?1:讓孩子的想象力更加豐富
"非暴力溝通"其實保護了孩子成長的空間,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會因為暴力的威脅出現陰影,因此,孩子所能展現的想象空間更加廣闊,想法也就更加天馬行空。
2:孩子更加自信
因為家長積極和孩子溝通的緣故,孩子能從這種正面的溝通方式取得更加利於人格育成的能量。如果說孩子經常被家長的暴力所籠罩,則會因為害怕變得唯唯諾諾不敢表達自我。
3:孩子更有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源頭顯然是自己的父母,倘若家長經常用野蠻且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的安全感則會在一天天被擊碎,最終變得無法相信自己的父母。而被孩子視為安全港的父母若是無法給予安全感,則會大大影響孩子的人格成長。
孩子如果出現叛逆的跡象,家長要做的就是透過積極的溝通方式追根溯源,找到孩子為什麼叛逆的原因,而不是直接用武斷的方式否定孩子。因為對孩子來說,父母是唯一的港口,而父母也應當有這個認知好好迴應孩子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