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和善而堅定是教育孩子時必須堅持的一種態度。和善而堅定意味著在管教孩子時,父母的態度是和善的,在孩子不聽話或犯錯誤的時候,不直接發脾氣,他們能夠容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能夠維持理智的心態,以一種平和的態度坦然面對。此時,父母對自己教育孩子有足夠的信心和堅定的信念,其立場是毫不動搖的。

和善的重要性在於家長給予了孩子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是家長對自己的尊重、對當時情形的尊重。嚴厲型管教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嬌縱型管教則缺少堅定。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和老師,由於各種原因,對和善而堅定這種態度持懷疑態度。在孩子惹惱他們時,他們覺得不應保持和善的態度,而是訓斥或懲罰孩子以維護他們的權威。這時他們外部執行的是雙重標準,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某種行為,但卻放縱自己發洩自己的不滿。他們在當前這種狀態下有多堅定,在冷靜下來後,對孩子進行彌補時就有多和善。如果不做出一些改變,這種惡性迴圈在他們的生活中將永無停歇之時。

另外,很多家長對和善抱有錯誤的觀念。有相當多的家長錯誤地認為,和善就是取悅孩子,在自己的能力承受範圍內,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儘量不讓孩子失望。這種理解是錯誤的,這是嬌縱,而不是和善。和善意味著要尊重孩子,也要尊重自己。不讓孩子失望,是嬌縱的一種方式,它剝奪了孩子培養抵抗挫折能力的機會。家長要做的是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表示對他抵抗挫折的能力的信任,並陪伴孩子度過抗挫時光。

現在,我們來看怎樣尊重自己。我們要明確一點,允許孩子對你不尊重,並不是和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要用懲罰的方式來處理這種情形,因為懲罰本身就是對人極大的不尊重。那這時你該怎麼辦呢?

我們設定一個場景:某天,你為了孩子著想,對他提出了一個要求,但他拒絕了,並開始跟你頂嘴。在這個時候,和善而堅定的一種處理方式是你離開事件發生地,去另外一間房子,自行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當你整個人平靜下來後,找到孩子談之前的問題。心情好了,事情才能做好。你要選擇用恰當的語言、平靜的語氣跟孩子表達你對他的理解,告訴他的某些行為是不尊重他人的,而對於他不尊重他人的行為你是怎樣處理的。然後,傾聽孩子的想法,與他共尋最恰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家長總是生氣的時候處理問題。而事實上,生氣的時候是最不適合解決問題的時候,因為人在生氣時是無法進行理性思考的,當時的行為是被情緒帶動的,可能與人的本意截然相反。所以,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先保證自己是冷靜的,可以理性思考的,這樣解決問題才有意義。這也是我們應該也必須教給孩子的一項重要技能。有時候,決定你要做什麼,比要求讓孩子去做什麼要好得多,至少在孩子願意合作而不再和你較勁之前是如此。要記住:和善等於尊重。

那麼,堅定又是什麼意思呢?大多數的成年人習慣性認為堅定意味著懲罰,說教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事實上不是這樣的。

我們以給孩子設定限制為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以及讓他們儘快適應社會,多數父母會自行給孩子制訂限制,然後自己承擔實施這些限制的責任。但當大人們以說教、懲罰、控制來實施他們設定的限制時,往往會招致強烈的反叛和權力之爭。這既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也無法讓孩子適應社會。因此,我們必須換種方式,在制定和實施限制時,讓孩子也參與進來。比如,家長和孩子可以舉行一次小的家庭會議,制定孩子看電視、玩遊戲、上網、做作業、社交等限制,在家庭會議中,一定要讓孩子多說,傾聽他的需求,引導他明白限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生活中需要哪些限制,以及每個人應該為實施限制承擔哪部分責任等。

當限制設立好後,家長和孩子都要和善而堅定地遵守限制的內容。當孩子違反了限制時,家長既不要說教,也不要懲罰孩子,而要繼續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要儘可能避免由家長來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應該怎麼辦”。家長應用富有啟發性的提問,引導孩子回顧事件發生的過程,分析在該事件中可以做哪些改變,以及如何在未來的時光裡避免同樣事件的發生。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讓自己更有耐心一些,不要嘗試著代替或幫助孩子快速做出決斷,而是讓孩子仔細地去思考。好,今天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2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這6種嬰兒用品,不僅對孩子沒有幫助,還容易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