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子女姓氏隨父親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一直以來,這條不成文的規定在我們的生活中像空氣一樣自然。
然而,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女權獨立意識的覺醒,許多在過去被看作天經地義的事,比如“母親懷胎十月,孩子一朝落地隨父姓”這件事也開始接受著挑戰。
雖然一項調查顯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受訪者能接受孩子隨母親姓,僅有百分之二十多的受訪者對此不能接受,但目前普遍還是隨父姓,難道隨母姓有錯嗎?
二胎“隨母姓”有錯嗎?這個選擇,對於孩子的“硬傷”還是會顯現王東與夏青是一對很恩愛的夫妻,因為他們也還年輕,觀念也超前,在第二個寶寶出生的時候,夫妻倆就一致做了這個決定,讓二寶跟隨媽媽的姓。夫妻倆也沒有和家裡人說這件事,覺得這是兩個人的事。
後來在孩子滿月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大家就問起了孩子的名字,當他們說出孩子的名字的時候,親戚們都一臉震驚,覺得不可思議,然後開始嘰嘰喳喳的說了起來,每個人都說這種做法不妥。
沉默了半天的爺爺,忍不住質問起來:“孩子是我家的人,為什麼要改姓?”夏青也解釋說:“孩子隨誰的姓,流的都也是王家的血啊,名只是一種稱呼和形式,有必要這麼生氣嗎?”
爺爺卻還是不依不饒:“這是老祖宗的傳統,當然重要了。”
回到家夏青也委屈地向丈夫求助:“二胎隨母姓有錯嗎?”
二胎隨母姓有錯嗎?其實本身它沒錯,還有法律條文保障。雖說隨父隨母都一樣,姓不過是個符號,只是在沒有被廣泛接受的時候,它就會對孩子出現一定的“硬傷”。許多過來人都說,隨母姓的傷害在孩子大一些就會顯現。
二胎“隨母姓”的這些”硬傷“,讓它舉步維艱1)紮根已久的觀念難以動搖
這種觀念在人們的思想裡以及紮下了很深的根,想要動搖它就有點困難,尤其在老人眼裡,總覺得跟著父親的姓,會覺得孩子更親近,也會覺得這種行為有損自己的威嚴。
在這種心理下,跟媽媽姓的孩子可能會在爺爺家遭受到不公的對待,受到爺爺奶奶的疏遠,讓孩子內心受到創傷。
2)孩子之間易心存縫隙
孩子年齡小,當身邊有這種聲音出現的時候,他內心也會產生疑問,尤其爺爺奶奶如果有偏心的行為,當隨爸姓的孩子意識到這種偏差,可能也怕爺爺奶奶對自己不好,從而遠離另一個孩子,孩子心存這種縫隙的時候,不利於孩子們之間原本親密的關係。
3)流言蜚語的困擾
由於這種現象不是很普遍,孩子在長大過程中就可能需要一直面對有人質疑他,質疑他是不是親生的,或者面對為什麼不和爸爸姓的困擾,以及許多人背後的猜測,著無形中會給孩子一種壓力,容易讓孩子壓抑不開心。
想要這件事變得像空氣一樣自然,仍然需要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隨著現代年輕女性的地位逐漸提高,這種現象也會越來越普及,只是家長在這樣做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後果,尤其對於孩子的影響,
父母想要孩子受傷害少,雙方就要在此事情上統一戰線,也需要不斷地做好長輩的思想工作,也要對於孩子之間的關係做好調和。
也可以在孩子稍微大點,遵循孩子的選擇,如果孩子覺得沒問題,就不用那麼過多的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