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導讀】我們都不是絕對完美的父母,在育兒路上都是盡力而為。有些小錯無傷大雅,有些小錯卻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這就是用藥安全。小小一粒藥,可能攸關性命。(PS:通篇乾貨,建議收藏學習)

央視紀錄片《見證》之“藥案尋蹤”節目中,播出了一個令人扼腕的事件:一個年僅18個月幼兒,因為家長錯誤方式服用泡騰片最終死亡。18個月大的小牧浩,如果有記憶,這個世界留給他的最後記憶應該是一粒會冒出很多氣泡的美麗小藥丸。因為這粒小小的藥丸,導致小牧浩窒息並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事發前,小牧浩因為感冒發燒,在一家省級醫院輸液,醫生還配了兩盒藥,其中一盒就是“娃娃寧泡騰片”。

輸完液後,坐在輸液室裡的母親心疼地看著孩子,“吃藥吧,吃完藥寶寶就好了。”小傢伙似懂非懂地由母親掰開嘴,母親從標明“口服”的“娃娃寧泡騰片”盒子裡拿出一粒直徑約6毫米的藥丸,塞進寶寶嘴巴,“嘴巴張開,再喝點水下去。”母親在喂完藥後,習慣性地輕輕拍打著孩子。

過了10多秒鐘,孩子的手腳突然抖動起來,緊接著開始劇烈地咳嗽,嘴邊也慢慢變成了青色。看著兒子表情異常,搖晃他的身體也沒有反應,年輕的母親一下子懵了!“當時就感覺他肯定是噎著了。”

這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年輕母親變得十分緊張,手足無措。在一旁的孩子父親牧華還算清醒,立即抱起孩子喊來醫生。用力拍打背部,催吐,很多方法試過後,小牧浩的症狀還是沒能得到解決。

而此時,孩子的心跳和呼吸都已經十分微弱,被送進搶救室進行手術。切開氣管後,醫生終於取出已經化為一攤水的泡騰片殘跡。折騰了好幾日,但小牧浩還得繼續留在監護病房觀察。

原本以為東西取出後,兒子總該脫離危險了。可幾日後,彷彿晴天霹靂,醫院發出通知:牧浩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搶救無效死亡。

牧華說:“我們以前沒有用過這種藥,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服用,就當成普通的口服藥片給孩子吃了,哪知道……”牧華哽咽了,再也說不出話。

藥劑師:

一般來講治療感冒的泡騰片都是需要放入水中沖服的,很適用於兒童、老年人以及吞服藥丸困難的患者。但如果直接放入口中,就需要特別小心了,特別是對小孩子。因為這類藥片在化解時需要大量水,而且同時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如果孩子在服用時,藥片進入喉嚨,會將周圍的水分都吸收過來,再產生二氧化碳,很容易導致兒童窒息。

這個悲劇帶給我們很多思考:

如果,牧浩的父母在給孩子喂藥前仔細看了說明書該多好;

如果媽媽自己不知道泡騰片怎麼服用,能多問問別人或者事前問清楚醫生、護士該多好;

......

可是沒有那麼多如果,悲劇已經發生。直徑6毫米的泡騰片,大概也就一粒紅豆或綠豆那麼大吧。18個月的孩子,卻因為一片小小的泡騰片離開了人間!讓人實在是心疼,吃藥這樣的大事,做父母的真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大意!

這件事讓我想起來之前看到的央視拍的公益宣傳片《關注聾兒——無聲的世界》,講述了一個三歲小女孩發燒被粗心的父母喂服了兒童禁用藥導致耳聾成為聾啞人的事情,我每次看的時候,都覺得很揪心。

國家衛計委釋出的《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因用藥不當,中國每年約有3萬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而因為用藥不當造成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的難以計數。這是多麼殘酷的資料。

寶寶身體太弱,經不住任何折騰,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承擔起保護孩子的責任,不能再讓自己的粗心讓寶寶遭受無辜的傷害。

下面是為各位家長們整理的一些給寶寶喂藥的常識(後面乾貨的字比較多),家長們可以將這篇文章收藏起來,以後再給寶寶喂藥的時候也好有所參照,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喂寶寶吃藥的五大原則】

1、在吃什麼和怎麼吃這件事上,一定要遵醫囑!

我們現在面臨的資訊很豐富,隨便搜尋一下都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鑑,但在看病是一件非常強調個人具體狀況的事,道聽途說的經驗,鄰居寶媽的經驗,包括自家大娃、大人的經驗,可能都是不靠譜的。

如果對醫生開的藥和服用劑量有疑問,可以當場跟醫生溝通,也可以諮詢線上醫生,但千萬不要自己做醫生自己開藥。掌握資訊是為了遇事心中不慌,不是為了替代醫生。

2、再給寶寶吃藥之前,一定要先看藥品保質期!

我們家裡都會有小藥箱,有一定的常備藥,我們也推薦大家在家裡準備一些退熱、補液的藥品,這樣萬一遇到突發狀況,不方便去醫院也不方便買藥,可以緩解一下燃眉之急。

但藥品不是日用品,也不是常規消耗品,生病也不可預測,可能某些藥放著放著就過期了,或者已經開封太久,失去了藥效。所以推薦大家時時檢查常備藥的有效期,並在給寶寶吃藥之前,再次確認藥品仍在有效期內。

3、吃藥之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在拿到藥之後,要先確認藥品是內服的還是外用的。醫院臨床每年都有因孩子吞了高錳酸鉀片來看急診的家長,就是錯把外用藥當成了內服藥。

嬰幼兒用藥量一般是根據年齡和體重來的,上次吃過的藥這次再吃,用量可能會很不一樣,同一型別的藥,不同品牌的建議用量也相差很大,所以在給寶寶吃藥之前,一定要詳細閱讀說明書,確認到底該給寶寶用多少藥。

但藥品說明書上長長的不良反應清單,看是要看的,可不能被嚇著了就私自把藥停了。大家可以發現,越好的廠家,單子開的越詳細,如果有疑惑,記得再問問醫生或者藥師。

4、給寶寶喂藥之前,一定要洗手!

和藥品接觸的時候保持清潔是基本常識,所以在給寶寶喂藥之前,一定要洗手。這一方面是為了防止藥品受到汙染,一方面是避免寶寶受到大人手上攜帶的病菌的交叉感染,生病的寶寶更容易中招,請大家多多注意這一點。尤其是寶寶腹瀉的時候,處理完寶寶的糞便之後一定要把手洗乾淨,不然大人也有可能中招。

5、再緊急再突發,也不要給寶寶吃大人的藥!

寶寶生病是一件不可預測的事情,常常下午還玩得好好的,到了半夜突然就發燒了,想去買個藥都買不著(再次安利家庭小藥箱)。之前有個媽媽問我,家裡沒有寶寶吃的泰諾林了,能不能給一點大人的泰諾?成分都是對乙醯氨基酚。

答案當然是不能!大人的藥和寶寶的藥即使是成分相同、用途相同,用量上也是差別巨大的,況且絕大多數藥的成分都不同,具體怎麼用有著千差萬別,我們都不是專業人士,就不要冒這種風險了。

【不同型別的藥,分別應該怎麼喂?】

嬰幼兒雖然吞嚥能力有限,但藥品也是型別豐富,下面我們分別講講各種型別的藥應該怎麼用。

1、糖漿類藥品如何喂?

糖漿類藥品,顧名思義,在設計生產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嬰幼兒的具體狀況,更容易服用(液體),口味也更友好(甜的),但這種藥水寶寶不一定愛喝。

①輕輕的搖晃藥瓶,把藥水搖勻

藥劑可能不是水溶性的,不是均勻的分佈在溶液裡,藥瓶底部可能會有沉澱物,所以一般口服類的液體藥品都建議使用前先搖勻。

②準確稱量一次用藥量

一般糖漿類藥品都配有量杯或者滴管,瓶身或說明書上都有具體年齡和體重的孩子的用藥量,按照說明書準確稱量出需要的藥量,千萬不要估摸著來,用完以後要洗淨晾乾,以備下次使用。

用滴管是最好的辦法,像美林那種有刻度的,方便清洗的最好。在嘴角旁斜斜的插進去,在孩子不哭鬧的時候,緩緩的擠進去。有的媽媽喜歡用勺子,還有的喜歡用奶嘴,這些方法容易浪費藥,不能保證孩子都吃進去了。

④存放方法

糖漿類藥品怕Sunny直射和潮溼,最好能放在密封容器裡避光儲存。

2、藥粉類藥品如何喂?

藥粉類的味道一般比糖漿類差一點,喂起來難度更大一些,一般需要加水稀釋,或者攪拌成糊狀,以寶寶能接受的為準。

這裡有一個小技巧:喂寶寶吃藥的時候,儘量把藥品送到舌頭的後部,那裡感覺不到苦味,寶寶會更容易把藥吃下去。

①取出一次用藥量,加少量水攪拌

藥粉類一般是一次一包的小劑量,開啟倒在小容器裡,加少量的水攪拌即可。為了避免過渡稀釋,建議大家一點一點地加水,濃稠度以寶寶能夠接受的為準。

②用滴管將混合物從寶寶的臉頰內側送到口腔後側

因為舌頭是感受味道的,尤其是舌尖,所以大家在喂藥的時候儘量不要沾到寶寶的舌頭上。

用滴管再吸點水喂寶寶,這樣可以把殘留在寶寶口腔內部的藥品衝進去。

藥粉的味道多半不是很友好,很多父母會選擇將藥粉同寶寶的食物混合,如果說明書寫的食物不影響,一般來說,水、果汁可以放心混合,但果汁類可能會加重某些藥品的苦味,牛奶對某些抗生素類藥品的吸收會有影響,尤其不建議把藥粉同嬰兒奶粉、熱的食物混合。

④存放方法

藥粉類藥品建議避光儲存,最好能放到密封的容器裡放置到陰暗的地方。

3、肛門栓劑怎麼用?

有些藥物有肛門栓劑,藥物成分可以從直腸直接吸收,見效較快,某些喂藥困難的寶寶也會用肛門栓劑,不同型別的肛門栓劑的形態都類似,是小小的子彈形狀。

①用清潔過的手把藥劑拿出來

一般肛門栓劑會搭配一次性手套,如果沒有手套的話,一定要清潔雙手再來幫寶寶用藥。這一類藥品不耐高溫(到了體內會融化),所以需要儘快操作。

②塗抹潤滑品

肛門栓劑需要塞進寶寶的肛門,為了加強潤滑效果,可以在栓劑表面塗抹橄欖油。

有時候在藥品被推進去之後,寶寶會收縮肛周肌肉,將藥品推出,媽媽們可以在用藥後再按壓寶寶肛門幾分鐘,給藥品溶解吸收的時間。

肛門栓劑算是比較容易用的一類藥了,尤其是經常換尿不溼的寶寶,還是比較適應這種給藥方式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肛門栓劑一般不適用於較小的寶寶,因為栓劑的藥量固定,對於較小的寶寶可能會有超量的風險。

④存放方法

肛門用藥一般都不耐高溫,最好能放到冰箱裡儲存。

4、塗抹類藥品怎麼用?

這一類是外用藥,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一般不會遭到強烈的抵抗,需要注意的是寶寶會不會舔到,以及舔到會不會有事。一般來說,嬰兒專用的藥物寶寶舔到一點也是安全的,但萬一寶寶把藥舔乾淨了(很少遇到的),可能需要諮詢醫生,是不是可以補塗,是不是支援多次塗抹。

①將需要抹藥的部位清潔乾淨

在幫寶寶抹藥的時候,不光大人的手要洗乾淨,寶寶的患處也要用乾淨的溼毛巾擦拭乾淨,這個保持清潔的用藥習慣一定要養成。

②將一次用藥量一次取出放在手上

說明書一般有用藥指示量,將一次用量一次性挖出來放在手上,避免少量多次挖取汙染藥品。如果沒有明確的用藥量,那麼管裝的差不多擠出7mm左右,灌裝的挖一指深。

塗抹類藥品不用抹太多,薄薄的一層能夠覆蓋肌膚即可,塗多了效果也不會變得更好,大家不要貪多。如果需要塗抹的範圍很大,可以像大人抹面霜一樣,先抹幾個點,再用手指一點點推開。

塗抹類藥品不管是管裝的還是灌裝的,都很容易被寶寶拿來玩,他們對於這種粘粘的滑滑的膏狀物有著特別的偏好,所以一定要收好,不要讓寶寶接觸到,當然,所有的藥品都要收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

④存放方法

塗抹類藥品常溫儲存即可,建議用剩的藥及時扔掉,不要留作下次使用。

5、滴眼類藥怎麼用?

寶寶有一些眼部疾病的時候,醫生會開醫用的眼藥水,囑咐家長回家給寶寶滴,但這種異物入眼,寶寶通常都不是很配合,用這種藥可能動用到兩個大人的配合。

①固定寶寶的頭部

可以讓寶寶仰面躺下,把他的頭固定在大人的雙膝之間,囑咐寶寶不要亂動,如果有兩個人稍微限制一下寶寶的動作,滴眼藥會更容易一些。

寶寶躺好後,用手指扒開他的內眼角,滴進去一滴眼藥水

點藥後按住內眼角可緩解不適。藥水會經由鼻淚管流往鼻腔與喉嚨,點藥後按住內眼角3分鐘可以減少藥水經由淚孔流入鼻淚管,緩解令人難受的刺激,也可以減少全身吸收的副作用。

通常我們滴完眼藥水,馬上就會有液體從眼睛裡流出來,媽媽們就會很擔心,怕量不夠。其實滴眼液本身就這個特點,所需的藥量很少就夠了,儘量安撫寶寶,儘量少些哭鬧讓藥物多停留些時間就可以了。

④存放方法:

醫用眼藥水也是要避光儲存,開封之後儘快用完,如果是一次性的,一次沒用完也應該換新的,避免藥水被汙染。

6、滴耳藥怎麼用?

滴耳藥也是常見的藥品,小寶寶尤其容易患中耳炎,發現寶寶經常抓耳朵,同時伴有不適狀哭鬧的話,要及時去看醫生,看看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①在手中回溫

這一類藥一般需要放冰箱裡存放,會比較涼,而寶寶對於比較涼的液體滴到耳朵裡會很抗拒,所以要放在手心裡溫暖一下再用。

②讓寶寶側臥躺下,患側耳朵朝上

沿著耳朵邊緣把藥水滴進去

這一點其實很難做到,所以也可以在寶寶睡著以後再來滴耳藥。

④存放方法:

滴耳藥容易變質,開封以後應該放冰箱儲存,下次使用前回溫。同眼藥水一樣,一次療程用剩下的藥水最好能丟棄,不要下次再重複使用了。

【喂寶寶吃藥的八大險區】

1、捏住寶寶的鼻子強行喂藥

寶寶怕苦,特別是中藥難聞的氣味總是讓寶寶死活不張口。一些媽媽在軟泡硬磨沒辦法後,只好選擇捏住寶寶的鼻子強行灌下去,這種方式很容易使寶寶將藥物嗆入呼吸道而窒息。

一旦發生這樣的危險,家長要立即採取急救措施,用雙手環抱寶寶腹部,使之背緊貼你的腹部,用力擠壓患兒腹部,同時使之彎腰,反覆幾次,以期排除氣道內異物。如果無效,要立即送醫院。

2、給寶寶幹吞藥片

一般吃藥都是喝水服用,但一些媽媽眼見寶寶水喝下去了,但藥片還在嘴裡,於是就要寶寶幹吞藥片。幹吞的藥片雖然不在嘴巴里面了,但藥片很容易停留在消化道而損害消化道黏膜。

所以還是喝水用藥比較好,如果寶寶學不會連著水吞嚥藥片,就需要媽媽多花心思教導。確實困難,也可以把藥片碾碎小片,有助寶寶吞嚥。

3、欺騙寶寶藥物味道就像糖果

媽媽想盡辦法讓寶寶吃藥,通常會哄說藥片的味道就像糖果一樣甜甜的。

雖然通常寶寶吃下去以後才知道媽媽是騙人的,但畢竟有些兒童用藥確實會迎合孩子口味,新增甜味。但這個善意的謊言很容易會讓寶寶誤以為藥和糖是一個概念,誤以為藥是糖而亂吃。

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

喂孩子吃藥的時候不要騙孩子說藥片是食物或者糖果;相反,孩子應該知道這是什麼藥,自己為什麼需要吃藥。

4、任意加大或減小藥量

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小藥箱,很多時候都是家長自己充當“醫生”來給寶寶配藥。

但有些家長求愈心切,認為加大用藥劑量能使病症早日獲愈,便盲目給寶寶加大服藥劑量。用藥劑量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嚴重的會導致急性或蓄積性藥物中毒;而有些家長見幾天用藥沒療效,於是頻繁更換其他藥物,這樣的做法不僅難以獲得應有的效果,而且還會使機體產生耐藥性和不良反應,使治療更趨複雜化。還有些家長給寶寶服藥隨意性大,想起就喂,忘了也無所謂,結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還容易引起細菌產生耐藥性和抗藥性。這些都是家長們應該警惕避免的。

5、服藥時間過長

寶寶感冒,媽媽認為是小事,便自己找藥給寶寶吃,一連吃了好幾天,病情好像都沒有好轉。像這種情況,吃某些藥已兩三天還未見好轉,便應該不要再吃了,很可能寶寶的病症非表面看來那麼簡單,須儘快帶他去看醫生。不然有可能延誤有效的治療期或者使疾病惡化媽媽都不知道呢。

6、盲目使用退燒藥

新生兒及嬰兒比較容易發熱,這是因為新生兒和嬰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環境溫度改變或喂水不足時也會出現發熱的體徵,但家長千萬不能因此而喂小寶寶吃退燒藥,部分退燒藥如阿司匹林、小兒退熱片、APC等都是新生兒的禁用藥。

處理嬰幼兒發熱的最好辦法是採取物理降溫退燒和多喝水,如開啟包被暴露肢體、用濃度不超過30%的酒精擦洗頸部及手腳掌心、枕冷水袋等。高燒不退的寶寶應立即送院就醫,聽從醫生指示服用藥物。

7、擅自分享處方藥

看上去症狀相同的病情卻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即使同一個寶寶得了和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在給寶寶使用相同的處方藥之前,也要請醫生檢查,告訴醫生你手頭現有的藥品,讓他來作判斷。所以家長不能因一時之懶而擅自分享藥物。

8、沒有依照指示喂藥

一些糖漿類藥物服用前要先搖勻;某些鹼性藥物更不能與果汁同時服用,因為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質,可使許多藥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酸鹼中和會使藥性大減;不能用牛奶給寶寶服藥……這些服藥原則家長應該要提前了解,如果沒有按照指示服藥,會對藥物療效造成影響。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眾艾感統」生活裡兒童感統失調的常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