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如果你已經做了父母,一定有所體會,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特別是6歲之前,還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跟大人的交流也不是那麼順暢。

他們的世界對於我們來說,常常是不可理喻的,孩子的很多行為也會讓人特別抓狂:

孩子為什麼會那麼粘人,媽媽必須寸步不離?為什麼明明都困得睜不開眼了,卻還掙扎著不肯睡覺?為什麼都已經憋不住要尿褲子了,卻死都不肯坐上小馬桶?

這些事情看似都很瑣碎,卻常常讓人一個頭兩個大。

如果非拗著他按大人的意思來,一頓嚎哭是小事,就怕方法不當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這麼小的孩子,話也說不清楚,道理也講不明白,要怎麼管教才能既不壓抑他的天性,又讓他學會遵守規則呢?

0-6歲的認知特點及養育要點18個月之前的嬰兒,依照自己本能的需要來決定世間萬物的存在或消失;18個月左右,開始呀呀學語,接受成為一個文明人的訓練;2歲左右,有了“自我”的概念,開始爭取自己的獨立自主權;3歲左右,建立基本的規則感;4歲之後,明白別人的感受。

在這些過程中,孩子常常會產生一些不符合成人邏輯的恐懼與焦慮,又無法用語言清晰地表達,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用心去發現線索,幫助孩子舒緩壓力。

生命之初,孩子的表達很簡單:安靜,或者哭鬧。

如果肚子是飽的,身上乾淨,衣服暖和,就會呼呼大睡,或者將暫時還不能聚焦的雙眼茫然地盯住一個地方。如果有讓他感覺不對勁的地方,哭鬧是他唯一發號施令的方式,這種混沌狀態從出生開始,最少要持續兩個月。

到兩個月之後,嬰兒才會出現與其他人明確的互動,譬如看到媽媽時會微笑,但事實上,此時的孩子是徹頭徹尾的臉盲,任何面孔對於他來說都是沒有區別的。

到8個月左右,小傢伙不再那麼隨和了。如果眼前出現的不是熟悉的家人,而是一張陌生的面孔,哪怕是最和藹可親、充滿友善的面孔,也會用大哭來表示拒絕,直到父母的面孔出現。

這個階段的嬰兒會表現得特別粘母親,因為他以為自己看不見的東西就不存在了,所以會把母親的離開當成永遠消失。

為了不讓母親消失,表現出“粘人”的特性,想盡一切辦法緊緊地跟著母親,即使困了也不肯睡覺,或者睡覺也要抱著,以此確認母親的存在。

“粘人”是每個正常成長的孩子都不可避免會出現的狀態,但同時也需要逐漸學會與父母的短暫分離。父母可以從兩方面來幫孩子適應,一是與孩子在一起時,儘量主動地、用心地陪伴,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二是當父母需要離開時,要放下過多的擔心,允許孩子表現出現短暫的焦慮。

在孩子小的時候,儘量讓他在一個穩定的環境裡生活,建立規律化的生活方式,減少看護人的變動,這些都有利於孩子掌握環境規律,建立對環境和家人的信任感,從而更順利地克服與父母分離所產生的焦慮。

對於分離焦慮特別嚴重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個“捉迷藏”的遊戲:媽媽用手把臉蒙起來,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媽媽消失了;媽媽把手放下來,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媽媽回來了。或者讓孩子看到媽媽走到門邊,媽媽消失了;然後媽媽再出現,就是媽媽回來了。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媽媽一定會回來”的信念,緩解孩子與母親分離所產生的焦慮。

一歲半,孩子開始呀呀學語,三歲左右,能基本完整的自我表達。

但他們對於語言的理解會與大人的原意有很大差異,並由此產生一些大人不能理解的恐慌。

譬如一個三歲的男孩聽說下個月全家要飛到國外去旅行,急得哇哇大哭,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我還沒有學會飛呀!”

孩子的成長中還有一種不容易被覺察的焦慮,來自於他們對自己身體的認知。

兩歲開始,孩子有了“自我”的概念,知道自己是與其他事物分離的一個獨立體。

因此,三四歲的孩子很容易對割破手指之類的傷口大驚小怪,他們覺得,如果身體有了裂縫,就必須用創可貼貼住,從而保持他作為個體的完整性。

隨著孩子對自己身體的了解,他們會無意識地玩自己的身體,發現男女的生理差異。

在三歲以前的階段,如果孩子撫弄生殖器,父母可以不干涉,或者用其他遊戲吸引孩子轉移注意力;孩子三四歲之後,可以告訴孩子這是很重要的器官,要格外用心的保護,除了爸爸媽媽和幼兒園老師、檢查身體的醫生,一定不能讓別人觸碰,孩子自己也不要在公開場合去觸控,這樣會讓別人覺得沒有禮貌;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不去觸碰別人身體的這些部位。

孩子有時會好奇,邀請別的小朋友一起來觀察身體,父母如果發現了,就平靜地讓孩子穿好衣服,告訴孩子這樣很不禮貌,並與孩子一起通過圖書或者視訊課程來學習身體的知識,解答他的疑問。

有些學齡前的小男孩會時不時碰一下自己的生殖器,這是孩子焦慮、不放心的表示,他們並不是要從這種觸碰中得到快樂,而是以此確認這個“重要的器官”沒有問題。

但是如果到了七八歲的學齡兒童,依舊當眾頻繁地觸控生殖器,父母就需要引起重視,因為這意味著孩子存在某種沒有被解決的焦慮,孩子在用這種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性別認同榜樣,給孩子的性教育,不僅僅是告知性知識,更是為了讓他們現在和未來都能喜歡並接納自己的身體、性別和性別角色。

如果孩子短時間內沒有真正理解父母說的那些知識,父母也不用擔心,隨著時間推移,孩子就會慢慢明白事實真相。

應對成長過程中的三大挑戰

在0-6歲孩子身上,不少父母表示,最大的三個挑戰是:學習吃飯、排便訓練和幫助孩子控制攻擊性。

0-3個月嬰兒的父母常常面臨一個頭疼的問題,明明剛剛餵過,孩子也吃的很飽了,還是會使勁的哭,小嘴同時做著吮吸的動作。

育兒專家本傑明·斯波克博士發現,吮吸對於嬰兒來說,是一種獨立於飢餓之外的需求,吮吸的動作能緩解嬰兒口腔產生的緊張感。

如果在這個階段,家長用強制餵食的方式,剝奪孩子自己擺弄餐具的權利,孩子很可能出現對吃飯的抗拒,並影響到以後的飲食習慣。

因此,一歲多的孩子表現出希望自己吃飯的意願時,建議家長允許孩子學習使用自己的餐具,哪怕因此要多花時間,也是值得的:它是孩子學習自理的開始,也能避免形成進食障礙。

排便訓練要到18個月,或者更大一點才進行,因為控制排洩的括約肌要到這時候才能基本發育完善,而孩子也要到此時才能感覺和表達要便便的意思。

排便訓練是一項大工程,需要面臨很多挑戰:要在玩得正高興的時候,意識到自己要排便,迅速停止遊戲跑去衛生間;要在坐上坐便盆之前努力憋住,不弄髒衣服……這些挑戰都會帶給孩子壓力,因此,在排便訓練期間,最好不要同步進行其他的訓練,以免孩子壓力過大。

如果孩子出現某些身心障礙,譬如進食障礙、亂髮脾氣或者睡眠障礙等等,就意味著現在的訓練強度已經引起了孩子的不適,父母需要暫時放棄訓練,等障礙現象消失,再改用更輕鬆的訓練方式繼續。

除了給孩子避免過大的壓力,也要避免讓孩子有羞愧和挫敗感。如果孩子的配合意願出現反覆,這都是正常現象,坦然接受就好,不要和孩子較勁。

在孩子從原始人向文明人進化的過程中,如何幫助其剋制基於本能的攻擊衝動,也是父母要面對的挑戰之一。

孩子的自我意識要到兩歲左右才真正成形,在此之前,並沒有攻擊別人的意識。到三歲時,孩子也只能依靠外界力量的約束,形成一定程度的自控力,無法形成自己內在的約束力。

那麼,在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內在約束之前,父母該怎麼幫助孩子剋制攻擊的衝動呢?

對於三歲以前,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我們可以通過給孩子提供替代品來轉移孩子的攻擊衝動。

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做了哥哥,面對剛出生的妹妹,雖然也很努力的去模仿大人的樣子去“照料”,但也會產生攻擊情緒,去嚇唬她。出現這種攻擊行為時,父母態度堅決地告訴小男孩,決不允許他傷害妹妹,他努力控制自己,卻因此變得脾氣暴躁,無緣無故就要發怒。

雖然父母竭盡所能的安慰他,依然不能平息他心裡的憤怒。後來,父母給小男孩一隻橡皮小豬,讓他生氣時就打小豬。兩星期後,小豬成為小男孩的攻擊目標,幫他渡過了最難受的情緒調整期。

用替代品來疏導情緒,適用於不會語言表達的小小孩;對於已經會說話的孩子,父母就可以在引導孩子釋放攻擊情緒的同時,逐漸說出自己的感受,避免直接攻擊的行為。

譬如當自己的玩具被搶走時,告訴對方:“我很生氣,把我的玩具還給我!”這也是孩子學習剋制衝動、從本能的處理方式過渡到理性處理的開始。

愛是孩子成長的力量源泉

母親在嬰幼兒成長的早期至為重要,與受到母親充分照顧的嬰兒相比,那些沒有受到照顧的易情緒惡劣,也更易受到驚嚇。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嬰兒早期,母親與孩子依戀關係的建立至關重要:母親與嬰兒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成年後與世界的關係。

隨著嬰兒對母親依戀的產生,相對應的,嬰兒也對母親的離開產生了焦慮。

為了克服這種焦慮,嬰兒開始接受“媽媽消失了還會再回來”的事實,並發現獨立於自己意識之外的世界,也發現自己是獨立於母親之外的另一個個體。

“家”帶給孩子滿足感、愉悅感和安全感,讓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提供了孩子不斷探索、不斷學習的成長動力。

通過語言,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更加順暢和清晰。在建立規則時,父母可以通過語言的禁令來約束孩子,孩子也可以重複父母的話來控制衝動。

但語言只是工具,真正讓孩子願意接受約束、培養自律能力的根源,是孩子對父母的愛。

孩子愛父母,希望自己的表現能讓父母開心,便會強化被父母讚許的行為,認為這些行為是“好”的;而抑制被父母批評的行為,認為這些行為是“不好”的。

在三歲以前,這些“好”和“不好”的標準都是由外界來確定的,孩子心裡並沒有形成自己的內部評判體系;三歲前的孩子如果淘氣,只要沒有被批評,就不會覺得羞愧。

但是四歲開始,如果孩子做了父母認為“不好”的事情,無論父母在不在場,孩子都會有羞愧的表現。從這裡開始,孩子的自律意識就萌芽了。

孩子愛自己的父母,爸爸責備的眼神會引發孩子的自責,讓孩子難受,而這種難受對於孩子自制力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為要避免這種難受的感覺,孩子才會想辦法控制自己,不去做讓爸爸責備的事情,這就是自律的習得過程。

記得有一次我問孩子:“媽媽打你,你不難受嗎?下次能記住不再犯錯嗎?”孩子回答說:“不難受,我幹了壞事,媽媽打我,就扯平了,下次我想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大不了再打一頓。”

我相信,他說出了那些經常捱打的小孩子的心聲,也說明了武力懲罰這種方式並不能讓孩子反省,反而讓他在幹壞事時產生了補償心理,削弱了自律性。

因此,讓孩子主動放棄自己為所欲為的本能、學習自我約束的唯一力量,是孩子對父母之愛的渴望,而不是對父母懲罰的恐懼。

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誰也沒有萬能鑰匙,更沒有百分百正確的萬全之策。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成長的途徑也都獨一無二。

父母想當然的經驗和判斷,未必符合孩子真實的想法,唯有父母放下自己的成見,用謙虛的心來觀察和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的成長需要,讓養育變得輕鬆。

父母在孩子決心自己探索時放手,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全力護航,這樣的愛與信任,才能讓孩子真正成長。

你我共勉。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也不放棄,成功的"早教"應該長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