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為什麼爸爸下班回來還要洗碗呢?”女孩問媽媽。

媽媽說:“誰說下班回來就不用洗碗了?”

沒想到女孩卻反問媽媽:“真不知道娶老婆幹嘛?”

媽媽告訴女兒娶老婆回來是生寶寶的,結果女孩反懟的一句話,讓人震碎三觀。“看來以後我還是要好好學習,不然長大我也只會做一隻像你這樣只會下蛋的母雞!”聽了之後,真的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女兒對媽媽說的話。

而她的父母又是怎麼做的呢?她的爸爸還是在一旁默默地洗碗,她媽媽聽後非但沒有半句責備,還發出一陣爆笑聲,隔著螢幕都讓人感覺無比的心酸。

影片下面網友們的評論也是炸開了鍋,有人指出,女孩貶低媽媽是為了做流量的“收割機”,也有的網友對父母的教育觀提出了質疑。其實,博人眼球也好,想要獲取流量也罷。不管怎樣,孩子這種貶低生她養她母親的行為,都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因為,一個連自己母親養育之苦都不能體諒的孩子,將來進入社會當中,更不會尊重其他的人。

無獨有偶,類似的事件還頻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上演。還記得前不久,武漢地鐵2號線的金銀潭站,一個女孩用腳狠踹自己媽媽的影片嗎?

影片中,這個母親拎著大包小包數個行李,背上還揹著女兒的書包。而一旁的女兒雙手插兜,不僅不幫媽媽的忙,還惡狠狠地連踹媽媽6腳!更令人無語的是,事情的起因僅僅只是因為媽媽坐錯了車,就遭到女兒如此瘋狂的拳打腳踢。而在整個影片當中,媽媽自始至終沒有指責女兒一句,也完全沒有還手,只是無奈地到處躲避,樣子實在讓人覺得狼狽不堪。

但在氣憤之餘,也讓我們不得不去反思,在這些家庭當中,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畢竟,為了孩子,父母傾盡所有,卻養出這樣一個不知感恩,甚至對父母大打出手的白眼狼。

央視的主持人白巖松曾經說過這樣一段令人深思的話:“絕不是生理上當了父母,我們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一個大行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所承擔的責任,起碼是51%。” 育兒作家珍妮艾裡姆也說過:“孩子身上存在的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因此,為人父母,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贏得孩子的尊重,和孩子平等和諧的相處呢?

相互尊重是正確相處的第一原則

其實,很多做父母的,都有著這樣的一個誤區。他們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一個和自己同樣平等、獨立的個體,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任由自己安排、想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

而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就很容易出現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比如忽視、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對孩子的需求不重視,不滿足;嘲諷、打擊、隨意語言攻擊、打罵孩子;承諾孩子的事情說話不算話、出爾反爾;不能認真地傾聽和回答孩子說的話,敷衍、不耐煩。

很明顯,這種與孩子相處的方式違背了孩子自尊、自主、獨立的需求。而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缺乏對於孩子的尊重,只會導致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差,孩子必然也不會尊重父母。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的孩子在逐漸長大之後,就會變得越來越愛頂撞父母、不把父母放在眼裡,甚至大打出手

要知道不管孩子處於成長的哪個階段,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尊重、接納、理解和欣賞。當父母發現孩子不尊重自己的時候,恰恰是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學會尊重孩子的時候了。我們要把孩子視為一個平等獨立的個體來對待,懂得傾聽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情緒和想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更瞭解孩子;認真、有耐心地聽他說話並積極迴應。

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要學會好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孩子耐心地溝通,不隨意辱罵、責罰孩子。不控制孩子,在安全和原則的範圍內允許孩子自己進行選擇和決定,隨著年齡的成長適當放手,給他足夠的成長空間。

不能因為孩子小,就無底線地溺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肯定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願望得不到滿足的情況,而從中體會到失望和挫折感,這是他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家長不能因為捨不得讓孩子難過、受挫而無條件滿足他的任何需求,應當引導孩子在挫折中進行不斷地學習,認識和調節情緒,讓孩子漸漸明白自己並非能夠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

此外,在一些事情上,家長還需要建立相應的規矩,讓孩子心中有是非觀、行為有界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打破嬰兒期的“全能自戀”感,形成健康和成熟的人格。長此以往,他就會慢慢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明白別人對自己的付出不是理所當然的,逐漸發展出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學會珍惜、感恩和回饋。

古語有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育兒這條道路上,孩子或許會偶爾犯錯,會有成為熊孩子的時刻。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卻可以選擇不讓自己成為熊父母。

為人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出明事理懂禮貌的孩子,就要在生活裡以身作則尊重他人。在孩子心裡映射出文明的樣子,他才能有樣學樣。我們要明白,孩子的教養,源於父母的言行,和及時幫他改錯、耐心教他做人。而這些,是從父母生下孩子的那一刻起,就需要和子女一起學習面對的課題。

7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爸爸姓“龔”,給兒子取名太傷娃,老師不敢叫,同學卻天天追著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