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如今網上的育兒課程很多,想要教好孩子的父母報了一門又一門課程,卻發現總也教不好孩子。家長一邊焦慮、一邊在學習和實踐中感受挫折,這種無力感讓家長非常抓狂。

從孩子的不良行為本身出發,父母很難從根兒上解決問題,結果陷入與孩子明爭暗鬥的惡性迴圈。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父母跟孩子的關係出了問題,因此看不到孩子的根本需求。嚴重的情況下,孩子的行為還會走向極端。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這本書,來看看孩子的問題行為究竟是怎樣產生的。

01 欺凌問題

前段時間同小區的一個孩子發生了一件事,讓媽媽左右為難。同班同學在班上揚言要打她女兒,並且告訴其他孩子:“你們誰去打她,我就允許你參與我新發明的遊戲!”

當媽媽得知這件事後,明顯感覺到女兒在學校受到排擠,有被欺凌的跡象,但是事情並未發生,她只好先打電話給對方家長求證。然而對方的孩子堅決否認這事,媽媽也沒有辦法。

出現欺凌的苗頭時,父母最好能將問題扼殺在搖籃中,但往往是事情暴露出來就已經相當嚴重。在兩個孩子形成的同伴關係中,其中一方是依賴者,另一方是主導者。但是因為都是未成年人,主導者僅僅是追求主導地位,不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這樣的關係更脆弱。

從同伴關係中這種不平等的地位,我們今天轉換一下視角,主要來談談一個孩子是怎樣變成欺凌者的。減少欺凌者,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校園霸凌現象。

這些欺負別人的孩子,往往跟父母關係疏離,在家裡沒有得到安全感。比如經常被父親打罵的孩子,從小就被一股強大的力量震懾。因為弱小,他才更想成為父親那樣的“強者”,想成為主導者。從而這個孩子不自覺地模仿暴力的父親,很容易變成欺凌者。

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在跟同伴的關係中,欺凌者無法忍受對方的差異,開始嘲笑對方的缺點、鄙視對方的優點。

為了讓對方順從,常常採用威脅的手段,比如不準告訴家長、老師,更不準報警。

他們要求別人絕對服從,在這個“虛假”的強大外殼下,滿足自己依戀的飢渴,試圖彌補從父母那裡得不到的情感需求。

講到這裡,你可能看出欺凌現象背後的秘密了:父母角色越缺位,孩子越容易陷入霸凌事件。

因為跟父母關係不近,這些孩子的情感體驗很少、很淺,他們意識不到自己情感的空缺,也無法體會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傷痛。

欺凌者更需要成年人的引導,只有建立起健康的依戀關係,跟父母維持自然的“父子等級”,他才能接受成年人的教導。

父母不僅要在距離上陪伴,更要從情緒上專注陪伴,才能將孩子天生的暴力衝動化解,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煩。

​02 扭曲的性意識

孩子早戀,出現早期性行為,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只是因為好奇和無知,有些理由可能大大出乎家長的預料。比如屈從於同伴的看法。

13歲的傑西卡在同學的慫恿下,經過好幾天的掙扎,最終還是同意跟班上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男生髮生關係。這個案例雖然發生在國外,對國內的家庭來說,也是一個警醒。

現在孩子們初中就開始住校的情況非常普遍,有些孩子還離家很遠,脫離了家長的掌控,你根本想不到孩子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

早期性行為的發生,一般有四個目的:自身的渴望;逃避無聊或孤獨;把性作為佔有對方的方式;想跟喜歡的人發展親密關係。未成年孩子往往是前三種情況,在這些情況下,往往又是因為親子關係空缺,同時又渴望依戀。

我們都知道,安全的性,應該是沒有傷害的,而且是建立在兩個人的關係之上,具有黏合愛情的功效。這裡所講的安全,已經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安全或者懷孕。很顯然,孩子是不具備這樣的前提的。

父母還需要注意,那些大膽談性的孩子,跟開放、勇敢無關。對於這麼隱私的事情,他們可以隨意談論而一點都不害羞,只能表明對自己的冷漠和不在意。談論不在乎的事情,要什麼勇氣呢?

所以父母需要在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前提下,擁有對孩子教養的權利,根據自己家庭的具體情況,給予孩子恰當的指導和建議。

他們需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知道哪些情況可能有潛在的危險;他們需要從家庭裡得到足夠的依戀,不因為孤獨或缺乏關愛而走向一段危險的關係;他們還需要知道,過早發生性行為,只能給到自己內心的渴望一段短暫的撫慰。

因為雙方都是孩子,並沒有承擔後果的能力,甚至對可能出現的後果完全沒有意識。

​03 成績不佳

現在小孩子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在父母的殷切期望和對孩子的未來擔憂這樣的雙重壓力下,大人孩子一起焦慮。小學父母可能還幫得上忙,上了中學後,大概就得靠他自己了。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強大的學習內驅力,才能讓孩子在學習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才會有更好的學業表現。今天我們主要說說學習內驅力,也就是主動學習的事兒。

主動學習有4種特質:好奇心、統一協調思維、吸取教訓的能力、和老師的和諧關係。跟父母建立起依戀關係的孩子與同伴導向的孩子,這四項特質的發展有明顯的不同。

1) 好奇心

依戀父母的孩子,被父母接納,家對於他們來說,是溫暖的港灣,是放鬆的環境,他們對自己有很強的認同感。

4歲的布拉登在一次球賽中被其他球員刁難,一頓貶低。爸爸正想上前幫他,卻聽到他堅毅地對孩子們說:“我爸爸說我是足球運動員。”

這樣的孩子不必在這價值認同這方面費神,才會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學習中。

而同伴導向的孩子,會更在意同伴的評價。為了避免被嘲笑、羞辱,這些孩子緊緊關閉自己情感的大門,不表露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好奇心已經被扼殺掉。

2) 統一協調的思維

依戀父母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感受能力,能夠感受深層的情感和脆弱感。他們看重父母的期望、聽從父母的教導,從而會注意自己的行為,不惹惱父母。

而同伴導向的孩子往往不夠成熟,欠缺對別人情感的關注,也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因此在學習上,往往我行我素,很難有持久的耐力和突破困難的勇氣,成績不好只是其中一個表現,他們還能把事情搞得更糟。

3) 吸取教訓的能力

孩子如果沒有這樣的體驗,很難培養起吸引教訓的能力。

比如避免去嘗試新的東西;在遇到挫折時,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憤怒中,不會將原因歸結在自己身上,也就無法吸取經驗教訓;同時他們又避免體會到脆弱的情況,不會在脆弱中感受到自己的無力感,也就不明白自己對有些事真的無能為力。這樣的孩子不能適應環境,無法接受現實。

無總結不成長,如果不具備這樣的特質,孩子很難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4) 和老師的和諧關係

能夠建立起依戀關係的孩子,單靠依戀就能學得很好,包括跟老師建立起的依戀關係。

比如我們學生年代很喜歡某個老師,就會崇拜他,去效仿他們的行為,想要成為他那麼厲害的人。

因此在他的課堂上學得特別賣力,對他教的科目也格外重視,往往這科成績就更好。

而同伴導向的孩子,正如我們前面提到過的,會逃避差異性,成績就不會很理想。

比如為了不成為同伴攻擊的目標,幫助他們作弊或是故意考低分,以此為代價換取同伴的認同,融入他們的圈子。

由此可見,孩子成績不好,不完全是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問題,有可能是跟父母、跟同伴、跟老師的關係出了問題。

解決問題,也得從關係入手。父母最能把握的,就是把孩子拉回身邊,建立起依戀關係。

​04 社交問題

從成年人,再具體一點,從職場人的角度,對社交的重要性有深刻體會。因此,現在很多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社交問題,從小就在給他們建立社交圈。

然而這本書卻告訴我們,孩子對父母足夠依戀,是不需要擔心他們的社交問題的。在孩子成熟之前匆忙將他們推向同伴,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

父母這麼做,主要存在四個誤區。

1) 多跟孩子玩並不能提高社交能力

有一項對六年級孩子的調查研究發現,那些喜歡父母的孩子,往往表現出更積極的社交行為。

當他們跟父母有了穩固的關係,在融入同伴的時候更能夠保留自己的個性。而學齡前的孩子與玩伴相處,為了避免衝突,比如自己的想法與同伴不一樣時,有時候是會壓抑自己的個性的。

而跟父母的相處中,父母積極對話,能夠洞察孩子的需求與感受,並且及時給予指導。教會他們真正的合群,是關心他人,考慮他人的感受。

2) 同伴無法消除孩子的無聊感

孩子無聊的時候,有兩種辦法排遣。一種是追著別人陪伴,另一種是發揮創造力自己也能很好地獨處。

如果孩子不能學會獨處,無法處理與自己的關係,一味依賴同伴的話,當同伴不能陪伴他時,他就會被無聊感折磨。

只有依戀本能被充分激發,孩子才會培養起創造力,包括自己玩耍、發揮想象力,學會自己獨處,而不是依賴外界的幫助。

3) 和同伴交流無法提升孩子的自尊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自尊的需要處於較高的層次,感受到作為人的價值和重要性,孩子才有自尊感。

同伴導向的孩子,因為跟父母的關係疏遠,就去別處找安慰,容易受到外界評價的影響並且產生依賴。

別人不重視他時,他很難看到自己的優勢;別人懷疑他時,他很難產生自信;別人批評他時,他在自責中無法接納自己。

同伴無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引,當孩子陷入同伴關係的焦慮中,無法提升自尊感。

由此可見,太依賴同伴,因為跟同伴要好而拒絕父母的孩子,跟同伴在一起的時間越長,越不能提升社交的能力,他們僅僅是在一起玩耍而已。

只有依戀父母的孩子,在處理好跟自我的關係,學會獨處,能夠自我借給營養讓生命豐富以後,自然表現出良好的社交能力。

小結

首先,我們瞭解到在校園欺凌問題上,欺凌者更需要跟父母修復關係,接受成年人的引導。

其次,我們瞭解到性意識扭曲的孩子,根本原因也在跟父母的依戀關係上,這對他們的人生影響很大。

第三,我們學習到跟父母有健康的依戀關係,孩子才能投入更多精力到學習中,也才會有好的成績。

最後,父母不必過於擔心孩子的社交問題。與父母關係良好的孩子,情感體驗豐富,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自尊感,將來他自然能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

今天的內容,是否緩解了一點你的教養焦慮呢?明天我們將學習更加有效的方式,建立起穩固的依戀關係。​

10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有沒有出息,吃飯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