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龍應臺曾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寫道: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

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

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

用他5歲的手指。

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讀這段話,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然而現實生活中,這種慢悠悠的等待,是磨人心的。焦慮的時代,很難像龍應臺書裡寫的這麼心平靜和,伴隨我們和孩子更多的,可能是催促和怒吼。

上次開新學期家長會,有位媽媽說,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催睡覺,都要經歷一場怒吼。還有人說,不督促孩子,孩子就無法好好吃飯,很墨跡。

在座的家長都表示感同身受。

環顧自己的生活,似乎也存在不少“催促孩子”的聲音。前幾天,女兒還跟我打小報告,說爺爺早晨送她去幼兒園時,喜歡催她,她覺得很煩。

看吧,哪裡有歲月靜好。大人忍受不了孩子磨蹭,孩子厭煩大人催促,親子關係相愛又想殺罷了。

01

估計很多大人心裡都有疑問,為什麼孩子總要墨跡?

是啊,為什麼孩子出門總拖拉,收拾完具很墨跡,洗澡睡覺愛磨蹭。

既然搞不明白孩子為什麼要磨蹭,不如我們先想想自己為什麼要催促孩子吧。如果此時讓你回想催促孩子的事,原因都會是什麼呢?

我總結了下自己的:

1. 趕時間比如早晨要出門,擔心時間不夠怕上學遲到,上班遲到。比如晚上已經很晚了,想讓孩子趕快睡覺。2. 見不得孩子墨跡,忍不住想提醒比如孩子吃一口飯,要在嘴裡嚼很久。3. 喊不動孩子比如叫孩子穿衣洗刷,喊了半天沒動靜。

隨便一件事,放在當時分分鐘忍不住要吼一句”快點快點“。

可真的是孩子很磨蹭嗎?好像也並不是呢。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孩子只有催促才能快速完成。

然而事實不是。

有沒有發現,當我們越催孩子快點時,孩子做的越慢。就譬如催孩子穿衣刷牙,我們可能喊了七八遍”快點快點“,孩子依然絲毫不動,甚至還要鬧情緒。

而面對這個場景時,通常我們很容易炸毛。

為什麼我們會炸毛?

因為時間來不及了,因為孩子當我們的催促是耳旁風。孩子打亂了我們的時間節奏,沒有按照我們計劃的10分鐘內準時出門。

這就是我們忍不住催促孩子的原因和真實感受。

02

而孩子的感受是什麼呢?我們可能並沒有去捕捉過。

我問過女兒,既然不喜歡爺爺催促,為什麼不自己動作快一點?

她給我的回答“我已經很快了”。

對於這個回答,我有去觀察,發現她說的是真實感受。

我注意到,女兒早晨洗刷完畢後,出門的時候,爺爺會開始催促她:“快點快點,走了”“走了走了要遲到啦”“快穿鞋子”“快點快點電梯要來了”,這時候她的情緒就有些炸毛。

我注意到,在爺爺催促她穿鞋、出門時,其實她有在做這些事,只是動作很慢。比如穿鞋,她穿一隻鞋是先拿一隻,蹲下來慢慢穿;穿好之後再拿另一隻。這個過程大概需要1分鐘。

1分鐘穿鞋子,對於一個大人來說是非常慢了。我試過穿一雙鞋子,大概也就是10秒以內吧。應該絕對部分成人是忍受不了花1分鐘來穿鞋的,尤其是早晨要趕著出門。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呢,1分鐘的穿鞋速度已經很快了,她們手腳的靈活度趕不上成人。

孩子和成人做事的節奏是不一樣的,不論是從生理差別還是智力認知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孩子很難像成人一樣,控制住時間的分配和做事情的節奏。

比如說早晨,成人聽到鬧鐘可以立馬起床,而孩子可能需要先從熟睡中慢慢適應,才開始慢悠悠地起來。

如果用成人的做事標準衡量孩子,他們基本上很難達到我們的期望。

03

應該十個孩子裡,有九個孩子不喜歡被催促吧。

在幼兒說上看到過這樣一段分享,有一位爸爸說自己小時候,大概五六歲時跟爺爺學做飯。他印象中小時候的米粒裡有很多小石子,他就想著把米粒裡的小石子都挑掉再洗。但他的爺爺一直在他的旁邊催”快一點,你能不能快一點?你這麼慢,我們都要餓死了...”。

洗米時也不停地催“快一點快一點,生火時也是一聲聲催”快一點快一點“...結果因為過於著急,他不僅把碗摔碎了,自己的手指也燒傷了。從那以後,他對做飯這件事就很抗拒了。他說:”老被催促,是一件很沮喪的事情,那一聲聲催促,總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無能“。

是的,孩子在被催促時,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反應。有些孩子感受到的是沮喪、有些孩子感受到的是憤怒、有些孩子感受到的是麻木。

無論是哪種反應,被催促帶給孩子的感受都是不舒服的。

網上還有一份曾經對1300名學生的調查,讓孩子們說出最厭惡父母身上的6件事,其中一件就是:父母催促跟嘮叨讓自己不勝煩惱。

這份調查大概也解釋了,孩子為什麼越催越慢,越催越容易鬧情緒的原因吧。

04

如果不催孩子,那要怎麼辦呢?

6歲之前的孩子,想讓他們按照成人的節奏行事是有困難的,只能說盡量去調整各自的節奏吧。

比如孩子早起有賴床的習慣,那我們就需要把控好時間,給孩子留出賴床的時間。比如孩子喊不動,我們就需要主動去幫忙,帶動他一起完成。

拿女兒早晨起床來說,最初我的做法是鬧鐘響了以後,我會開始叫她起床。可她不會那麼乖順,能立馬起來,這時我會進行第二遍第三遍的催促。然後呢,結果就是她非常生氣。儘管她已經起來了,但情緒也跟著來了。

後來我調整了方法,鬧鐘響後,我不去叫她。我知道她已經被鬧鐘鬧醒了,只是不想起來。所以大概過個兩三分鐘後,我開始給她脫睡褲換校服。一般呢,在我換完校服時,她就完全清醒了。接下來就會順利地刷牙洗漱梳頭髮,情緒很平穩。

印象中,調整方法後,她早晨起床基本沒有再鬧過情緒,偶爾幾次有起床氣會哼唧幾聲,但都不是特別嚴重那種。也大概於此,出門那一會被爺爺催促,會讓她感覺很牴觸。

當然這麼做的前提,是我們自己要把握好時間,保證在不催促的情況下能順利按時出門。

如果我們自己清楚知道,時間來得及,我們狀態也不會表現的急躁,對孩子也不會一直的催促了。

另外,我們需要有意識的把“快點快點”換成告訴孩子具體怎麼做。

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催孩子,覺得只要我們催的急一點,孩子就能馬上去做。其實不然,可能我們一聲聲的“快點快點”,正在掀起一場孩子的情緒風波。

我們希望孩子快點完成什麼事,就直接告訴他。比如穿衣穿鞋,我們就直接把衣服鞋子遞給他們,“來,穿鞋or衣服了”。

不催,直奔主題才是最快的,說十句“快點快點”,都不如你直接過去告訴他做什麼,怎麼做。這不是越俎代庖替孩子穿,是在指導他快速自己完成穿戴。

如前所說,孩子喜歡墨跡是因為時間節奏認知不一樣。對於時間的認識,我們也需要讓孩子學會,至少學會認識時針和分針。他知道了大概的時間概念,才能跟上我們的節奏,知道我們口中說的時間緊迫。

當我們溫和而不是一味地催促孩子的時候,只要孩子有能力,他們都是樂意配合的。

如果沒有,那一定是他沒有能力完成那件事。若是這樣,催促並不能使得孩子快一點,不妨就留出一些時間給他磨蹭吧,等他能力足夠時自然就快了。

實在不行,那就讓孩子嘗試一次自然結果,感受下遲到的滋味吧。這也好過我們不盡的催促,讓孩子每天過在火急火燎的時間裡。

1107

睡眠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逐漸對孩子沒有耐心、容易發脾氣怎麼辦?可以試下這三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