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能力
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資訊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資訊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絡、統一),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感覺統合失調
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出現原因
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調;
因早產或剖腹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造成觸覺失調;
因懷孕期間不正確的吃藥和打針對幼兒造成的傷害。
環境及人為的原因(後天性的)
由於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兒童活動範圍變小,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事事包辦,導致兒童接受的資訊不全面;
父母太忙碌,輔導少而造成幼兒右腦感官刺激不足;
出生後,沒讓孩子經過爬行階段就直接學習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
父母或保姆不準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髒,從而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
過早地使用學步車,使幼兒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嚴,人為地造成孩子壓力太大,兒童自由活動時間太少造成精神上的傷害,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等等 。
主要表現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表現為好動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衝突,調皮任性,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語言表達困難說話遲。
視覺感不良
表現是無法流利的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多字少字。寫字偏旁部首顛倒,甚至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抄漏題等。
觸覺過分敏感
表現為緊張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壞境,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聽覺感不良
表現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丟三落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佈置的作業等。
本體覺失調
表現為缺乏自信,消極退縮手腳笨拙,語言表現能力極差。
動作協調不良
表現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經常出現摔傷,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會翻滾、騎車跳繩和拍球,手工能力差、精細動作差等。
解決措施首先,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出現上述情況,可以帶孩子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評估,聽取醫生建議,採取相應措施;
其次,可以讓孩子接受感覺統合課程的鍛鍊,通過專業老師的引導與專業的器械鍛鍊,達到鍛鍊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目的;
最後,家長可以學習寶寶撫觸手法,規律的為孩子提供觸覺刺激,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喚醒孩子的觸覺面板,以緩和觸覺敏感的狀況;或利用吹風機,調到微風擋緩緩吹孩子的面板;用軟刷子輕刷孩子的身體、或者拿梳子輕輕敲擊面板等。
感統失調的寶寶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寶寶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通常兒童在12歲之前通過感統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一旦超過12歲就會定型,無法改變,因此3-6歲的寶寶能夠在感統訓練下糾正過來,6歲是孩子們“感統失調”最佳治療期。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寶寶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很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