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之前看到一句話,有缺失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癒。

當時覺得不以為然,最近卻發現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據在。

讓我們先從Z的故事講起,Z是一位20來歲的女孩子。自小家庭幸福,父母疼愛,作為獨生女,她得到的愛也不能算是少的,但是總是有隱隱的不自信感伴隨著她,她很少主動去結交朋友,回顧過去的友誼,很多的朋友都是別人送上門來的,別人對她好,她就覺得對方好,不拒絕,談戀愛也基本是這樣。

有時候如果和別人走得太近,心裡有個聲音隱隱地告訴她,她想要逃開,下意識地,她不知道這是因為什麼。起初,我也不太能幫她分析。

直到這兩天在讀雷靂老師的《發展心理學》時,才略微明白一點。詳細地讀進去,發現了之前看書時沒有想到的一些點。記得Z告訴過我,幼兒期很小的時候,她很早的記憶中,她經常一個人待著,或者跟保姆待著,父母太忙,沒法陪她。

她對愛的感覺是模糊的,成年後那種不自信的感覺一遍遍重複,部分源於幼兒期沒有充分得到關注,沒有充分發展自己,那種探索自我的缺失,被愛的缺失。兒童的世界沒有怨恨,她不會去怪罪成年人,而只會覺得自己不夠好,這種不自信伴隨了她很久很久。

幼兒的期盼

下面來看解開我部分疑惑的這些理論。

按照心理學者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階段觀點,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分為八階段,這個八階段由遺傳決定,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

其中第一階段,0-1.5歲,是幼兒建立基本信任的階段,如果這階段孩子沒有得到很好的養育面對世界的基本信任感是缺失的,以後的一生很可能都會面臨信任的難題。

1.5-3歲是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這階段開始有一定的自主性,運動範圍擴大,如果善加引導,就能發展出比較好的自主感和信心;但如果總是過分保護或者懲罰,兒童有可能對自己產生懷疑,並且羞怯。

第三階段是學齡初的幼兒期,一般是3-6歲,這階段面臨的主要是主動對內疚的衝突。在這一階段幼兒的探索主要是透過一些遊戲來進行,他們喜歡到處探索,這階段如果養育者提供環境讓他們探索,身心能夠得到充分發展,就會有很好的主動感和自我感,否則自我意識很難建立起來,反而很可能會產生無法排解的內疚感。

在一些平臺回答心理疑問時,也會碰到諸如沒有自信,沒有很好的自我意識,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愛的案例,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從幼兒期的成長史去挖掘一下。

在幼兒期還有個很重要的任務是進行初步的性別認同,這階段的幼兒開始慢慢懂得性別(注意這不是青春期的性別差別)的區別,並且開始有意識地地去認同自己的性別角色。如果這階段沒有引導好,就很可能產生性別識別障礙。

有時候接觸一些諮詢案例時,也會碰到性別問題,之前不太知道成因,現在看或許能從這裡找到一些可能的原因。

通常,即便有意識,但是幼兒的性別建構還不是很穩固。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幼兒有一些性別倒錯的遊戲或者舉動,大人的態度很關鍵,如果一直放任,不斷重複,TA的性別建構就會朝向被誤解的這一種。這也就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大人應該怎樣引導,當然是合理引導,而不是強制武斷。

治癒童年

我接觸的案例不多。從有限的一些案例中可以分析出,其中成長過程原生家庭不幸福,父母離婚、父母長期關心不和,給孩子造成不好影響的機率,很高很高。

當然,造成的影響有輕有重,輕一點的比如敏感多疑、不自信,重一點的比如社交恐懼,無法建立親密關係,無法建立自我認同,有的甚至產生了性別模糊.......我想每一對婚姻中的夫妻如果看到這些,應該都會對自己的婚姻更為慎重,對待孩子時也更加地積極。不然造成的影響,是之後後悔都來不及的。

成年後的一些心理問題和童年原生家庭的影響存在一定相關性,當然也並非唯一原因,具體需要結合案例和各種控制條件。一個比較理性的態度是,我們沒可能把所有的鍋都給原生家庭來背。

那麼面對上述童年期的各種問題,怎麼解決?

一般還是需要回到從前去梳理一下,如果能夠在催眠的情況下來進行梳理當然很好。如果沒有條件,可以自己靜下心來做,可以求助朋友,也可以求助諮詢師來回溯挖掘。

當然,挖掘的目的,是為了分析當時的情境,儘可能接納當時的情緒,而一旦一個人的情緒被看見,就容易有治癒緩解的可能。

另一方面,也需要自己不斷去改變認知,用新的認知去引導自己走出來,畢竟,人已經長大,

沒可能永遠沉溺在過往的思維模式中。具體的方法比如一念之轉、ABC理論等,都可以用。當然,這個需要時間。

從一般意義上講,父母給予孩子的耐心和發自內心的關愛,對孩子來講都是治癒的。有時候一些傷害可謂無心之失,因為父母本身也在成長中,也會面臨各種問題,甚至可能會有很多情緒和壓力,無法處理。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父母情緒的疏導程度,情商的提高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兒童的情商和未來。

這裡用了影響,而不是決定,因為兒童也是能動的,不是鐵板一塊,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

最後,讓每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10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這幾種麵包沒營養還浪費錢,為了孩子健康,家長購買時儘量要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