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門診有人問我:為什麼驗到懷孕,抽血查β-HCG和孕酮指標都很好,可為什麼最後照彩超卻是個空孕囊呢?滿心歡喜最後卻滿臉失望、滿腹疑慮、滿腦擔憂……
問題
1.空孕囊到底是什麼?2.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3.如何處理?4.下次會不會還出現類似情況?如何避免或減少再發生?
什麼是空孕囊?
往期文章講過生化妊娠,講過胚胎停育,其實空孕囊和生化妊娠一樣,屬於胚胎停育的一種特殊型別,通常說的有胎芽無胎心、有胎心後停育是胚胎停育的常見臨床型別。
所謂空孕囊就是在受精卵著床後發育異常,還沒形成胚胎就停止發育了。在B超下能看到孕囊,卻沒有卵黃囊,沒有胎芽、胎心。
如果孕囊直徑>20mm,而囊內仍未見到胚芽,則提示空囊,屬於自然流產的一種形式。早期有些人會出現少量陰道出血伴腹痛腰痠或早孕反應停止,也可能無任何症狀。
(圖中箭頭所示為卵黃囊,B超看到卵黃囊即可確定宮內妊娠)
為什麼會出現空孕囊?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遺傳因素(男女雙方染色體異常)
2、感染因素(優生五項檢查異常、生殖道感染包括支原體、衣原體、各種型別的陰道病及其他特殊菌群的感染等)
3、免疫因素(包括抗磷脂抗體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封閉抗體、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等相關自身抗體異常)
4、內分泌因素(包括黃體功能異常、高泌乳素血癥、多囊卵巢綜合徵、甲狀腺功能異常、血糖異常等)
5、其他因素(包括男性精液異常、環境因素、不良飲食及作息習慣等)
如何處理?
和生化妊娠相比,空孕囊的處理相對麻煩。生化妊娠隨著月經就結束了,多數時候不被發現,幾乎不需要特殊處理。空孕囊則不同,從發現到確診已經歷一段時間,雖然沒有胎芽胎心,但孕囊組織較大,多數無法自然完全流產,需要行手術治療,如若停育時間較長者,組織機化易感染,也容易出現凝血功能異常,處理更為麻煩,有大出血可能。
如何減少或避免再發生?
論孕前檢查的重要性
眾多的不良孕產史出現的原因無一不在說明孕前檢查的重要性,這也是遵循我國優生優育的政策理念。
因此孕前雙方染色體檢查、內分泌檢查、優生五項等感染專案、包括男性檢查專案很有必要;如果既往有類似不良孕產史或不孕不育,免疫相關檢查亦不可忽視。當然還要排除相關的環境因素,是否有毒害;備孕期需改正不良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
因為這些都是導致不孕不育、流產、畸形的重要原因。
如排除上述諸多原因,其實早期胚胎停育一般還是胚胎自身發育異常,優勝劣汰的結果,因此不必太過悲傷或擔憂,調整好心態,調理好身體。
可以嘗試中醫藥調理,中醫藥調經種子是中醫婦科的優勢,讓備孕更容易、更順利。調理好身體,準備迎接你們的“天選之子”吧,希望大家得償所願,都有“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