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
前段時間,網上爆出來一個新聞,在偏遠的一個地區,一個年僅25歲的母親懷中抱著第四個孩子,忍飢挨餓,只得靠喝水維持生命。25歲,許多人才剛剛大學畢業,而這位寶媽已經是四個孩子的媽媽了。因為家中太窮,養育的孩子很多,丈夫需要外出放羊來維持生計,孩子們很多,食物很少,只得忍飢挨餓。奄奄一息的母親,抱著可憐的孩子,這種情況不僅沒有得到人們的同情,反而引起了反對的聲音。大家都認為,生孩子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生孩子,不能越窮越生,越生越窮,最後導致孩子喪失生命,讓人覺得很是惋惜。社會一直都在進步,人們的生育觀念也應該向前發展,要把培養孩子作為核心,而不是把生孩子作為重點。
今天蘿爸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25歲4胎寶媽在家無人照顧,孩子靠喝水充飢,所以在在瞭解到這個訊息之後,很多網友都說:這是何必呢,既然敢生就得養!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越窮的地方生的孩子越多,但是其實這是大家的誤解。
越窮的地方,生的孩子竟然越多!這是為何?一、受教育程度低
“養兒防老”的觀念一直滲透在老人的思想之中,許多窮的地方的老人認為,只有生孩子多了,自己老了之後才會有人照顧。老人自己受教育程度低,他們也不會讓孩子接受教育,儘管生下來了,卻也要過貧寒的生活。如果孩子不受教育,會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這樣不僅對孩子來說不公平,對大人來說也是一種負擔。因此,不要過分注重孩子的數量,要注重孩子的質量,要“少生、優生”。
二、不避孕
貧窮的地方,人們避孕的觀念很差,認為有了孩子就是“天意”,順其自然生下來就可以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如果不避孕,一直懷孕,一直生,孩子越來越多,大人的體質也會越來越差,孩子多了,基本的溫飽也會成為大問題。
怎樣才能夠把孩子培養得更加優秀呢?1、要質不要量
如果只注重讓孩子吃飽穿暖是遠遠不夠的,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應該多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成長為一個有能力的人。而不是家長只注重“量”,只講究多生孩子,而不把握好“質”。
2、負責任
生下孩子就要負責任,好好養孩子,孩子跟隨父母的幸福感指數要遠遠高於跟著爺爺奶奶,因此,爸爸媽媽生下孩子之後要多多陪伴孩子,給孩子應有的教育,而不是撒手扔給老人,這很不利於孩子的生長。
3、注重家庭教育
學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才是根深蒂固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身上總是會有父母的影子,父母應該多多教育孩子,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長大之後才會更加優秀。
生孩子並不是兒戲,而應該是成熟的父母深思熟慮誕下的結晶,生下孩子之後,要為孩子做好打算,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有原則、講信用,受人喜愛。你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