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數:1661字
閱讀時間:約5分鐘
孩子出生後,我們最擔心的就是他的成長問題。像最近引發爭議的《素媛》電影原形出獄的事情,就導致很多人把孩子保護在了家裡,甚至是因此搬家。
他住所附近的幼兒園直接關門了,因為家長們都太害怕孩子有危險。的確,孩子的生命安全永遠是第一位,自我保護的能力越強,孩子的成長越好。
最近發現一組數字,“壞人”20分鐘就可以騙走46個娃,他們的欺騙手段非常高明。相比於之前的抱走、趁亂弄暈孩子,現在的人販子已經“進步”了不少,別說孩子難以辨別了,就連家長都防不勝防。
在一次幼兒園的防拐測試中,85%的孩子都“上鉤”了。其中有一名女孩叫星星,在她去幼兒園之前,星星的媽媽千叮嚀,萬囑咐,告訴星星不要因為任何的東西和別人走。就算陌生人說的再好聽,也要假裝不知道。
結果,當天下午演戲的時候,星星就“妥協”了。那次防拐訓練,幼兒園並沒有告知孩子們,這是一場訓練,只是通知了孩子們的家長,從教室的位置觀望。
這場活動以元旦活動為主題,出現了很多陌生的面孔,他們就是這次假裝的拐賣人士。剛開始的時候星星還無動於衷,對事先安排好的陌生人有些排斥。
但是隨著對方的堅持的引導,星星開始變得“有興趣”了起來。最後因為一個佩琪的玩偶,選擇和陌生人去到了他指定的地方。
訓練的最後,陌生人透過自我介紹說明了自己的身份,也告訴小朋友們,其實人販子平常就是這樣傷害自己的,遇到同樣的情況千萬別再大意了。防拐的教育責任不應該停留在學校層面,家長的教育同樣很關鍵。
一、為什麼孩子容易“被拐”?A、好奇心
很多人販子都會騙小孩子說,叔叔帶你去一個地方,那裡有多麼好玩的東西,吃的東西多麼美味。
為了滿足好奇心和自己的慾望,孩子很容易上當。因而,這份好奇心是孩子們“入坑”的重要因素。
B、沒有安全意識
有的孩子膽子很大,面對陌生人的時候他不會害怕,反而很從容。這些孩子大多沒有安全意識,因為他不知道未知的環境會帶來什麼,自然少了一份害怕。
所以這些沒有安全意識的孩子經常成為目標,把自己放在了危險的處境當中。
二、孩子“防拐教育”的必要性A、保護孩子的利器
家長不可能隨時隨地出現在孩子身邊保護她,所以能讓孩子避免拐賣騙局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孩子的思想一起,讓她知道怎樣才能不被拐賣,提高警惕。
B、讓孩子有危機意識
現在家庭對孩子的保護都太周到了。防拐教育讓孩子有一定的危機意識,這樣對於他們的成長來說,是很好的教育內容,可以從認知上改變孩子對外界的認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三、孩子的“防拐”教育,家長別停下1、告知潛在的危害
有一些家長是不願意告訴孩子,社會一些陰暗面的。比如拐賣這樣的事情,家長就覺得這樣太可怕了,容易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但實際是,不教育才最影響孩子。
因而,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告訴孩子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可能存在哪些安全問題,壞人處處都存在。
2、一定不要和陌生人走
儘管有著一些“熟人”作案的事例,比如上海老總強姦女童、申聰拐賣案等,他們都是透過欺騙信任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但不可否認,在許多兒童案件、拐賣案件中,還是臨時作案比較多。
因此,建議家長們給孩子灌輸一些思想觀念。比如放學的時候一定不要跟陌生人走,和爸爸媽媽一塊兒出門,不要自己走丟,單獨行動等。這些在關鍵時刻,可以救人一命。
3、學會求助
曾有學者寫過相關的研究,他指出人在不被指定的情況下,會分散責任感。比如說碰到別人受傷害,假如沒有特指自己幫忙,他內心道德的譴責就會少很多,覺得這和自己無關,而且會有其他人幫忙,他沒有在求助於自己。
因此,家長要教孩子正確地求助方式,比如什麼髮型的阿姨,什麼衣服的叔叔。這樣獲得幫助的可能性會變大。
在這裡提醒大家,人販子騙術升級,學校需要提高警惕的同時,家長們同樣需要做好防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