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他們在生活中會犯下很多錯誤,很多父母總會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言行,說錯話,改,做錯事,改,該道歉時就道歉,該處罰時就懲罰。孩子如同樹的細苗,多餘的枝枝叉叉,需要經常修剪,才能長參天大樹。

但是,有些父母不這麼做,孩子犯錯後,父母覺得小孩子沒什麼不對,畢竟年齡還小,這種縱容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導向,他認為這是可行的。從不斷的小錯中,慢慢釀成大錯,從而一發不可收拾。

01

三個案例

案例1:

女子取快遞,被人拍下影片,拍攝者用心不良,配文稱女子跟快遞員好上了,只是拍著玩的心態,他跟女子並不認識。影片在網上不斷髮酵,經常有人指責女子,十分不友好。

隨後,她被公司勸退丟了工作,情緒處於崩潰狀態,甚至出現抑鬱情緒。男友擔心女友出事,也辭職照顧她。事情過去幾個月後,女孩被“社會性死亡”,她甚至找不到工作。

而拍影片者的態度並不好,僅被拘留數日,生活幾乎沒有受到影響,該做什麼做什麼,而拍攝學生的父親稱孩子冤屈,本來是孩子鬧著玩的,這種違法成本與女子的損失難成正比。

女孩本來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月薪15K,擔任總經理助理一職,她思維清晰,內心堅定,學識和思想深度都很高,優秀勇敢的姑娘,一定要加油。

案例2:

一名成都20歲的女孩,被人披露是疫情患者,她的資訊在網上迅速傳播,甚至電話號碼也被洩露出去,弄得人盡皆知,這個結果已經相當嚴重了。

不斷有人搜尋、訓斥她及她的家人。女孩也非常委屈,自己也是受害者,並不知道自己奶奶患病的事兒。他發現自己中招後,馬上做出配合,並上報自己的活動軌跡,接著就是治療、隔離。

網路暴力對她的工作、生活帶來影響,家人也受到傷害。

案例3:

發生在清華園的一件事很有意思,一位學弟揹著揹包,無意碰到學姐,結果學姐要求學弟道歉,記住,是要求公開實名道歉的,這還沒有完,而且要讓他的家人和院系也人盡皆知。

幸運有現場的影片還給學弟一個公道,要不他是百口莫辨,造成久久甩不掉的“標籤”。最後,學姐表示這事吧,不是她無中生有的,確實感覺到有人“侵犯”到自己了。希望學弟沒有造成很大的損失,你要理解學姐的感受,你以後也要小心,不要因為你的不小心,給別人造成誤解。

要不這麼樣吧,我們相互道個歉,這事就算一筆勾銷了,希望你一個好的前途。

學姐當初可是要“社死”學弟的,事情還原後,從“道歉”資訊上看,並沒有足夠的誠意,先把別人網暴一番,別人聲譽受損,就想不了了之。不僅讓我們考慮一個問題,這種抵毀別人的成本是不是太廉價了?

雖然學弟並沒有過多計較,雙方已經達成和解。但律師強調,合理公佈非法行為有助於打擊侵犯者,但是釋出不實資訊也會“引火燒身”。

02

網暴背後的思考

“社會性死亡”成了網暴工具。雖然有害者公佈受到傷害的事實,有助於增加法律、道德威懾力,增加犯罪成本,讓心存歹念的人,不敢輕舉妄動,他首先要考慮一下後果。

但是,如果公佈的內容並非事實真相,就會侵犯別人隱私,涉嫌誹謗。

一般而言,網暴分成兩種情況:

1、傳播範圍小

如果傳播面比較小,可以進行冷處理,可以不去理睬這些。

2、傳播範圍大

如果傳播面比較廣,甚至影響到你的聲譽、家人、工作、生活、感情時,需要及時澄清事實,態度要溫和而堅定。如果仍不能止損、消除時,可以拿出法律武器予以回擊,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消除誤解、化解影響。

02

女性受到侵犯時

性騷擾不斷引起人們的關注,當女性受到滋擾時,可以拿出法律讓對方承擔責任。

現實情況是,性騷擾是一個讓人避諱的話題,由於涉及隱私,不易取證,有的女孩只好忍氣吞聲,這可能造成騷擾者降低犯罪成本,讓更多女性受害。

孩子受到性騷擾,應該鼓勵他們進行合法的維權,但不是衝動行事,如果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一口咬定對方侵犯了自己,可能讓自己捲進違法的泥潭。

網路暴力並非首次發生,而且影響大,傳播快,這提醒我們的相關部門,需要快速公開、披露真實資訊,及時遏制網路暴力,建議對違法者從重處罰,以正視聽,避免用很低的違法成本,給別人造成嚴重影響。

作為父母,我們也要教育孩子,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不要做一個盲從者,遇到問題要擺事實、講道理,必要時用合理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新生兒救護車,這些城市一輛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