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過孩子的女性回憶起來,大多會想起當初分娩時的痛苦,以至於有不少女性表示生娃太可怕了,這輩子都不想再生。
90後寶媽小王就因為生娃時發生的事情,遲遲不能消除內心的介懷。
小王懷孕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醫生檢查之後判斷她可以順產,這讓小王忽然感覺有些害怕,想到聽說順產時的撕裂痛苦,寶媽小王忐忑不安。
終於等到預產期,寶媽小王被推進了產房,不過她的情況比較順利,從分娩之前的開指到產房中生娃,她生娃的過程都比較快,不像有些孕婦被折磨很久。
正當寶媽小王努力忍受痛苦,拼命用力生娃的時候,她忽然感覺身體一陣劇痛,大喊"有什麼東西夾到我了"。
接著就是一連串尖叫,醫生護士檢查了之後發現沒有什麼意外情況,趕緊安撫她說是錯覺,讓寶媽繼續生娃。
後來寶寶快要生出來了的時候,護士這才發現原來是寶寶在亂動,可能是因為分娩速度比較快,寶寶變換了好幾個姿勢,無意之間踢到寶媽,才讓寶媽感覺劇痛的。
得知原因後醫生和護士鬆了口氣,隨即忍不住大笑起來,但是醫護人員放鬆後開心的笑,卻被寶媽誤以為是在嘲笑自己,羞愧地不好意思跟醫生護士講話。
以至於生完孩子很久之後,寶媽小王還以為自己是被醫生笑話了。
其實產房裡突發狀況很多,會發生一些尷尬事,但是醫護人員都會以分娩順利為目標,其他的瑣事不會放在心上。產婦最好提前知道這些,有一個心理準備,就不會太過糾結了。
產房裡還有什麼尷尬事呢?1. 內檢
其實還有不少準媽媽不知道,預產期並不是立即就能生娃的,即便身體有了破水的情況,也可能需要再等很久,因為要等到身體開指到能夠分娩的寬度才行,這個時長因人而異。
為了判斷產婦什麼時候能夠進行分娩,讓產婦在分娩之前節約體力,醫護人員需要用自己的手指去實際測量產婦開指的程度。當然,這個檢查的動作就會讓產婦有些尷尬了。
2. 生理反應
在分娩的過程中,產婦感受到生理反應也是很自然的,因為分娩時身體用力的感覺也和排洩有些相似。
另外孕婦懷孕後期,也很可能有便秘的情況,如果破水來得很突然,產婦沒有提前排洩做好準備,那麼就很有可能會在產房裡突然剋制不住生理反應。雖說醫生護士們已經見怪不怪,但是產婦卻會覺得非常丟人,覺得自己沒有尊嚴了。
3. 產前刮毛
在進行分娩之前,有一件讓很多產婦感覺尷尬的事情,那就是刮毛,一般醫生護士會說是"備皮",這個名詞也能夠避免讓產婦聽了之後尷尬。
產前刮毛可以將產道外附近的細菌降低到最低量,而且越是臨近分娩的時候進行這項準備工作,細菌數量就越低,產婦和新生兒就越健康安全,產婦和家屬應積極配合。
4. 男醫生接生
男醫生來給產婦接生,恐怕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了,有時候不僅是產婦自己很抗拒,丈夫和家人更覺得難以接受。這主要是因為傳統文化講究倫理,感情上覺得很難接受。
但是男醫生體力更好,能夠每天堅持多次接生,女醫生則容易感到疲勞體力不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產婦應該予以理解。
其實不光是產婦自己覺得尷尬,醫護人員也是正常人,一開始也是會尷尬的,但是作為治病救人的醫者,他們必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把精力投入到接生的各項工作中來,以確保產婦和孩子的安全。產婦和家屬也應該多理解醫生,儘量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