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坐地鐵上班遇到一家四口,途中孩子有些吵不過氣氛很溫馨。中途發生了一件事,讓小哥倆吵了起來。也許是他們目的地比較遠,哥哥覺得無聊想玩一會兒平板。
父母並沒有拒絕, 可一旁的弟弟直接把平板搶了過去說:我也要玩!哥哥不過六七歲的樣子,他也不想把好玩兒的東西讓給弟弟,生氣地喊著:明明是我先拿的。
本以為他的父母會替哥哥說話,沒想到小男孩兒等來了一句經典的話:弟弟那麼小,你就讓著他吧。哥哥既生氣又委屈但還是把平板讓出去了,弟弟臉上洋溢著得意的表情,衝著哥哥吐舌頭,彷彿剛剛是一場較量,而他因為年齡小勝利。
這個畫面在很多二胎家庭中都出現過,表面上是一種父母的偏心或孩子不懂事。在這背後容易忽略的是,一種隱形的手足欺凌正在發生。
手足欺凌就在身邊,很多家長沒重視兄弟姐妹之間如同手足,所以這種欺凌也來自於他們,給孩子帶來傷害很大。例如家裡有二胎,或孩子性別不同,在相處時容易發生矛盾,怎樣解決這件事,就為孩子的關係埋下了種子。
一開始是父母要求一個孩子讓著另一個,受委屈的孩子不敢反抗,被偏愛的孩子心情大好,久而久之成為了習慣。
總是被偏愛的那個孩子,心中有十足的底氣:無論怎樣爸爸媽媽一定不會說我,好東西都是我的,哥哥姐姐必須讓著我,逐漸從在父母袒護下受寵,變成更主動“欺負”自己的手足。
另一邊受委屈的孩子習以為常,因為他知道反抗也沒人會替他說話,甚至已經被“洗腦”,產生我就該讓著他的想法。孩子雖然不會說什麼,但這種關係不只傷害了受委屈的那個人,被偏愛的孩子也沒逃過。
“手足欺凌”隱藏的傷害,不止一個人遭殃“手足欺凌”給孩帶來的隱性傷害,比物質不公平嚴重得多,只是很多家長沒發現。
1)童年的心理發育
研究發現:關係不好的孩子,會清楚記得小時候父母偏心、孩子之間的矛盾。關係較好的孩子,幼時記憶少但沒有不愉快的印象。
被偏愛的孩子得到了快樂產生優越感,卻產生了隱性的蠻橫刁鑽還有自私的性格。受委屈的孩子長期悶悶不樂,產生嫉妒甚至怨恨的心理,親子關係也因此受到影響,他的童年是不快樂的。
2)孩子一直在“競爭”
兩個孩子是親人,跟朋友、閨蜜和同學關係有本質上的區別,他們之間更多的應該是“合作”關係。
但是在“手足欺凌”的影響下,孩子之間多了很多不必要的競爭,每個孩子都想成為家庭的中心,競爭食物、衣服玩具,實際上是競爭父母的愛和關注度,孩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心的距離漸行漸遠。
3)坑了兩個孩子的一生
手足欺凌給孩子帶來影響更大的,是他們長大後的生活,“扶第魔”、“扶妹魔”都是手足欺凌的體現。
直到成年之後,他們還是處於不公平的關係中。因為手足關係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增加生活負擔卻仍受著委屈,還可能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戀愛婚姻。
對方的要求越來越多變本加厲,用“親情”作為籌碼心中卻沒有親情,不對兄弟姐妹好的人,多半也不會太孝順。而且因為長期的索取,變得沒有上進心,獨立能力極差。
此時的偏愛,從實質上並沒有讓人任何一個孩子受利,反而坑了兩個人。
讓“手足欺凌”止於幼時,家長給孩子上好第一課埃利奧特·阿隆森教授曾表示:共同合作努力過的兩個孩子關係更親密,可以包容和理解對方。
明辨是非,是父母給孩子上的第一課,當孩子因為一件事起爭執,誰對誰錯不是取決於年齡和性別,而要迴歸到他們做的事情本身。
不要覺得小一些的孩子被批評了很可憐,因家長的偏袒而讓他不明辨是非,進入學校社會被別人批評時才更可憐。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手足欺凌”的例子嗎?
#育兒小知識##父母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