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有完美的父母嗎?
作為父母,做得不夠好時,你會內疚和自責嗎?
相信很多父母會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
在成為“合格”父母的道路上,我們似乎總有一種“做得不夠好”的愧疚感。
對孩子發脾氣後,很內疚;
經常加班和應酬,沒時間陪孩子,很內疚;
沒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很內疚;
沒有給孩子擇校的能力,很內疚……
這個列表,或許可以無限延長。因為對於不同時期,剛入學的、青春期的、甚至已經成年的孩子,都會感到不同的愧疚。
愧疚是很常見的一種情緒,但它卻會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內疚的父母,容易培養出貪婪的孩子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難免因為成長經歷、見識或水平所限,做過一些傷害孩子的事情。
當我們意識到這些做法不恰當的時候,內疚情緒便產生了。
這種情緒,會讓父母放大自己的失誤,陷入錯誤的自我認知。同時,還常常伴隨著對孩子的盲目補償。
而孩子是特別敏銳的,他們能準確地捕捉到父母的內疚情緒,並加以利用。
我身邊有對夫妻,兩人都事業有成,只是因為工作太忙,他們的兒子從小都是保姆照顧長大的。
沒時間陪孩子這件事情,是夫妻倆心裡解不開的一個結。為了消除愧疚感,他們總會在物質方面努力去彌補孩子。
漸漸的,他們的孩子變得非常愛攀比,衣服和鞋子一定要買品牌,初中的時候就換了好幾部手機,動輒幾千上萬元。
他們也知道,兒子的這些要求並不合理。可是每次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他們都不忍心拒絕,硬撐著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他們想著,等孩子再長大一點就會慢慢理解,卻沒想到結果截然相反。
高一的時候,孩子向他們提出要買一輛摩托車。由於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能駕駛摩托車,這一次,夫妻倆選擇了拒絕。但不曾想,孩子竟為此負氣離家出走,兩人急得焦頭爛額,花了很大功夫才找到他。
夫妻倆見到孩子後,忍不住責問:“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給爸媽帶來了多大的麻煩?”
孩子則脫口而出:“你們管過我嗎?我從生下來就是你們的麻煩!”
夫妻倆聽完都愣住了。他們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做了這麼多,孩子不但不知感恩,反而越來越恨自己了。
事實上,很多父母都和這對夫妻一樣,當在某些方面對孩子有虧欠時,就會用加倍的愛來彌補孩子,掏心掏肺地取悅孩子。
然而,這種愛在愧疚心的影響下,往往就變了味,畸變成了寵溺與嬌慣。
這種犧牲了原則來換取孩子滿足的愛護方式,會讓孩子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觀念:父母對不起我,他們欠我的。
這樣孩子會不斷向父母索求,發生矛盾時也總是以此為據,提出很多的要求,讓父母不知所措、進退兩難。
這種親子關係是危險的,很可能發展成一個無法挽回的悲情結局。
心理學家卡爾·皮克哈特曾這樣寫道:“家長會將孩子所面臨的困境與自己曾經的教養方式相聯絡,這種聯絡越強,他們越是會感到愧疚。”
同時,他建議懷有愧疚感的父母著手去改變:
“首先需要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後承諾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做出合適的改善,比如尋求孩子的諒解;最重要的,諒解你自己。”
誠如所言,育兒先育己。父母不能自我接納,就會將很多負面想法投射給孩子,那還談什麼引領孩子成長呢?
只有放下內疚感,照顧好自己情緒,才能帶領孩子找到更多正向力量。
兒童心理學家大衛·溫尼克特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他曾經告訴父母:“我們不可能是完美的父母,但我們可以用完美的愛來培養孩子。”
因而在教育中,只要我們開啟自己的心胸,多坦誠地和孩子溝通,即使偶爾犯了錯誤,孩子也一定會理解我們的不完美。
事實上,一件事情本身的對錯好壞,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重要。相應的,孩子對這件事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有一個孩子,經常被父母責罵,不過他認為那是父母對他的愛,嚴格管教是對他好;另一個孩子,同樣經常被父母責罵,但他認為,那完全是父母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
同樣是被責罵,兩個孩子的認識不同,他們和父母的關係也會完全不同。
所以,我們不必做愧疚的家長。
愧疚感是一種情緒,而不是無期徒刑,它在告訴我們哪些地方有問題並需要改進,提醒我們該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卸下了愧疚的包袱,我們才能陪孩子面對問題,才有力量幫助孩子成長,才能在教育的路途上,邁著輕盈的腳步引領孩子前行。
本期互動:
對孩子,你有過愧疚時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