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媽提問

我家寶寶原本是很聽話的孩子,最近一點都不聽話了。每天吃飯、喝水、穿衣都不能順順利利地進行,寶寶表現得實在是不講道理、不聽話,你越是告訴他不能做,他就偏要去做,而且有時他會看著你的眼睛、你的表情故意去做,真是令我十分氣憤,因為有些事情寶寶是不能去做的。比如廚房裡的煤氣灶,寶寶是不可以去操作的,但他總趁我們不注意就悄悄地溜進廚房擺弄煤氣灶;我告訴他正在充電的手機不能碰,但他依然會去摸摸碰碰,這樣做多麼危險啊!有時帶他去公園玩,也會鬧得大家都不愉快。

早晨起床寶寶要去早教班上課,時間比較緊張,寶寶卻一定要自己穿衣服,結果兩條腿穿在一條褲腿裡,又大喊大叫讓我來幫忙,鞋子也要自己穿,結果左右腳穿反了。

如此的事情舉不勝舉,真的讓我忍無可忍,就只能衝他發火制止他,大喊大叫制止他,甚至動手去打他。我也知道這樣做不對,可是我們該怎麼辦啊?我們聽說孩子會有執拗期,難道我家寶寶是進入執拗期了?

看了這位媽媽的“吐槽”,想必許多家長都會覺得:這不就是我家孩子嗎?其實,孩子在2~3歲的時候有類似的表現意味著他們進入了第一反抗期,也叫執拗期。面對孩子進入執拗期後的種種表現,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一起看看李璞老師的建議,讓2歲不再可怕!

專家解答

估計您家孩子應該2歲多了。伴隨著體格、體能、心理等方面的發展,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活動能力日漸增強、活動的範圍日益擴大,同時,他們漸漸地有了“自我”的概念和一定的獨立性,好奇心、探索慾望也不斷膨脹起來,自認為家長能做的事情自己也可以做。於是,他們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周圍的事物。

執拗期是孩子自身能力和心理開始發育、成長的一種正常現象,曾有國外專家說:執拗期的出現,是孩子心理髮育和成長的“里程碑”。

孩子執拗表現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孩子執拗表現的心理需求可能有這幾種:

一是尋求家長的關注;二是希望家長能理解自己的好奇心,並給自己探索的“權利”;三是孩子受到家長的批評後產生心理傷害,故而產生逆反心理、尋求報復;四是孩子受到家長的指責後假裝無能,消極抵抗。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後能夠自尊、自強,有獨立思考能力,成為有創新能力的人。可當他們剛剛準備獨立,想要自己去了解和探索周圍的一切事物時,卻事與願違,把他們想做的事情搞得一團糟,這可能會引來家長的不理解和抵制。對此,孩子會感到很失落、茫然和焦慮,久而久之他們可能會失去探索的勇氣。如果家長換位思考,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這些心理狀態。

面對孩子的執拗期家長要做些什麼?

執拗期是兒童心理髮展中的必經階段,有的寶寶表現得比較明顯,有的不明顯,但孩子的執拗期並非必然是家長的“危機”,只要家長做好相應的思想準備、想好對策,就可能變執拗期為心理的飛速發展期,對孩子心智水平的提升和良好性格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養育孩子是一項涉及多學科的“系統工程”,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其中有非常高深的學問。成為孩子的父母,不只是自然的晉升,也不只是生理和倫理上的晉升,我們最終要成為社會意義上的父母,承擔教育子女的重任,更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學習、實踐、摸索。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為啥孩子小時候漂亮,長大後就"變殘"了?多是沒有這些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