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這些年,自閉症兒童的數量不斷加速增長,看著這些數字都讓人心跳加快。以美國為例,2004年是1/166,2009年是1/88,這五年就增長了近一倍,今年的資料還沒有釋出,結果可能會令人更加擔憂,恐怕要突破1/50,即2%。而韓國的公開資料更為嚴重:1/38!

所以,一些家長自然會擔心,擔心自己孩子是不是自閉症。三歲以上的孩子很好判斷,有很多國際標準和普遍採用的測試量表可用。有四個典型特徵,即:不與人互動、重複性和刻板性的行為、語言和肢體語言問題、興趣狹窄。一般專業機構也是透過觀察兒童的行為和對家長的調查來判斷的。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講,尤其是兩週歲前的小小孩子,判斷起來就不那麼容易,因為孩子越小,表現出來的就越少。美國兒科學會發布了11條用於判斷兩歲前孩子的標準,但不是很全面(11條有8條是語言方面的),現象描述得很清晰,但沒有具體年齡。兒童的行為不跟年齡聯絡起來就毫無意義。

最近也有好多家長在網上問我,如何對小孩子做判斷。其實,我們國家早在2010年7月就釋出了對18個月孩子的判斷標準。我們來看一下。

國家衛健委的標準(適合18個月的孩子)

衛健委的標準很簡單,只有七條,具體如下:

(1)4個月時不會看著別人的臉微笑。

(2)6個月時沒有明顯的快樂情緒。

(3)12個月時聽力沒有問題,但喊其名字不理睬。

(4)16個月時不會說任何一個詞。

(5)18個月時不會用手指點東西。

(6)18個月時目光不會跟隨別人的指點看東西。

(7)18個月時不會玩假扮遊戲。

衛健委在網站上提醒家長和一些專業人士:在幼兒18個月前若發現這些情況需採取進一步評估。可以說,如果滿足七條中的三條,家長就要小心了,需要進一步觀察,或進一步評估,就有可能有自閉的風險。

對國家標準的解讀

(1)4個月時不會看著別人的臉微笑。

這說明:一,會看人說明有對視;二、能微笑說明人際互動和情感發展得不錯。

如果四個月了還不會看人微笑,明顯遲緩了。

(2)6個月時沒有明顯的快樂情緒。

孩子一般一兩個月時就會有快樂情緒,但到六個月仍沒有,說明在情緒發展上存在問題。

(3)12個月時聽力沒有問題,但喊其名字不理睬。

一般情況下,孩子會在六個月左右時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但到一週歲時仍沒有反應,說明孩子可能在對語言資訊的理解上和人際互動上存在問題。

(4)16個月時不會說任何一個詞。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五個月時沒有咿呀聲就不正常,在一週歲時不能有意識地說出一兩個字,在語言上就落後了,如果到16個月還不會有意識地說出一個詞,語言一定是落後的。

(5)18個月時不會用手指點東西。

孩子在說話時一定會揮動小手,即使不會發聲,在表達自己的需求和表達情緒時也會揮動小手,這些應該發生在一週歲前,如果一歲半仍不會恰當使用肢體語言,說明孩子的語言發展是落後的,在理解和認知上也存在問題,因為他不會表達需求,不會用肢體語言來表達需求。

(6)18個月時目光不會跟隨別人的指點看東西。

孩子在能坐起來之前,就會初步具備“手眼協調”的能力,同時對聲音、光線是很敏感的,另外,視覺也會得到充分的發展。如果一歲半的孩子追視能力不夠,說明孩子視覺有問題,同時,理解、認知和智力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7)18個月時不會玩假扮遊戲。

想象力是一項綜合能力,是建立在感官的充分發展、認知和理解能力的基礎上的。如果不會玩過家家等想象或假扮類的遊戲,孩子可能存在多項遲緩和落後。

以上是我們的“國家標準”,這十年來沒有更新過,說明這些標準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同時,我發現還要再加上三條才更合適,而且這三條還很重要:

(8)18個月時,手裡拿著東西,會反覆重複一個動作(重複性動作)

(9)12個月後,只會簡單重複一個字或一個詞(重複性語言)

(10)12個月後,對玩具沒興趣或興趣過於單一(興趣狹窄)

透過第(8)和第(9)條,能觀察出孩子是不是有“反覆性、重複性”的刻板動作和重複性語言,而刻板行為和重複性語言,也是判斷孩子是否為自閉的重要標準;透過第(10)條是判斷孩子是否有“興趣狹窄”,這也是很重要的。

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哈佛研究發現:養育男孩時,父親常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