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聽樊登老師講過一個案例,說得是陶行知先生當校長時的一件事。陶行知先生,是個小學校長,有一天,他在學校裡邊兒看到一個大小孩兒欺負一個小小孩兒。校長就去制止說不要打了,然後跟那個大小孩兒講:“你去我的辦公室等我”。這大小兒害怕就在那個辦公室等校長,被校長叫到辦公室肯定誰都會很緊張,然而陶行之進到這個辦公室以後,首先拿出一塊糖給到這個孩子。這孩子說:“為什麼?”校長說:“你看,我讓你來辦公室等我你就來等我,對吧,這說明你心中有我這個校長,懂得尊敬師長呢,很好,該吃塊糖。”
然後這孩子說:“啊?謝謝啊!”接著校長又拿出一塊兒出來:“再給你一塊兒”。“可是,這已經吃了一塊兒?”“沒關係,這又一塊兒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剛剛打聽了一下你為什麼打那個小傢伙,因為他欺負女同學,對吧?你這個行為呢,基本上叫做見義勇為,男子漢就要學會見義勇為,見義不為非勇也,拿著!”第二塊兒糖給了孩子。這孩子心說:難道今天打對了?然後這個校長又說:“那我問你,除了打之外,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我們不但要有勇也要有謀對吧?”,大小孩兒就說:“我不應該打他,打同學是不對的,我把他們拉開就好了,我今天太著急了,所以校長我不對,我欺負同學了,我下次再也不打了!”“很好,再拿一塊兒糖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則改之嘛,對吧?有過就改沒關係,所以拿著這塊糖,你這事兒說完了,你這個問題咱也談清楚了”。
如果你是一個孩子犯了錯誤,你的校長能夠用這樣的方式跟你談話,你估計這輩子都不會忘了這件事兒,對嗎?陶行知先生用這樣的方法,在短短的一點兒時間裡教會孩子三件事:一是尊敬師長;二、見義勇為;三、知錯能改,這三個東西都是價值觀層面非常重要的東西。小孩子之間哪有不打架的?我們如果把一個小孩子之間打架的事兒,上綱上線,不斷的批評,請家長,那麼這個孩子心裡得有多委屈,而且都學會了什麼呢?他有可能學會了:我用暴力打小朋友,老師用暴力讓家長來打我。所以陶行知為什麼是教育家,就是因為他在發現了孩子都已經做錯了事兒的時候,還依然在努力的尋找他身上的優點。這就是教育最核心的東西。
從陶行知先生的這個案例中,我們也可以總結出幾個關於批評的心法。
一、 和孩子搞好“關係”永遠比批評本身重要。
好多家長都會所抱怨:為什麼我說什麼孩子都不願聽?其實父母該問問自己:孩子憑什麼聽你的?就因為你人高馬大,他尚且弱不禁風,打架打不過你之外,還有其他有說服力一點兒的理由值得讓他相信你嗎?更何況,你面對的是一個認知、情感、體能還沒有發展完全的孩子,你說的邏輯道理他根本就聽不懂。這時候,該怎麼辦?其實就一個辦法:搞好關係。那怎麼搞好關係呢?把孩子當朋友?無條件滿足……其實最好的親子關係,就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合夥人。
比如早上孩子拖拉,眼看大人孩子都要遲到,你此刻的吼叫和指責有用麼?也有可能短時有用,但是過兩天孩子就對你的指責脫敏了。既然是合夥人,那麼你可以跟孩子商量:媽媽非常愛你,但是如果我們按照今天這個速度出門,我們倆都要遲到,因此你有可能會挨老師吵,而我可能除了會挨領導批,甚至還會被扣錢。你挨吵媽媽會心疼的,那我們能不能想個辦法保證讓咱們倆都不遲到,讓媽媽也不被扣錢?拉近和孩子的關係,讓孩子感覺媽媽和自己就像是一夥的,我們需要共同努力才能達成目標。這個時候你的話孩子才有可能聽得進去。
二、批評和表揚一樣,同樣應該針對過程。
孩子們常常不願接受批評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讓我覺得我很糟糕,我是壞孩子!所以如果批評上升到針對個人的批評甚至人身攻擊,結果是最糟糕的。但是如果批評是針對過程的(俗稱“對事不對人”),比如相信孩子能夠想出更好的辦法,或者直接為他提供可替代的選擇,就可以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批評,也更容易改正。
就像上面陶老先生的例子,從頭到尾他都沒有針對孩子本人提出批評,甚至還在表揚孩子的見義勇為行為,他只是針對事情讓孩子自己思考解決辦法。
因此與表揚一樣,批評同樣需要針對過程,相信他能做出別的選擇,或者給他提供可替代的方案。
三、 幫助孩子找到“替換方案”比批評本身重要很多
我們批評孩子,其實最終目的就是想要孩子改進,找到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那麼幫助孩子找到“替換方案”其實比批評本身要重要很多。所以我們的關注點應該放在如何和孩子成為合夥人一起尋找解決辦法,或是啟發孩子自己發現解決辦法上,而非批評和指責上。
四、 最好的批評可能是沒有批評
陶行知老先生上面的案例其實就完美的體現了這句話的含義。
最後,給父母們提個小建議,就是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拼了命地反饋,而不只是在他做的不好的時候才批評他。甚至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剋制一下,故意忽略掉孩子的一些負面行為。這樣才能給他足夠的暗示和信心,讓他自己也聚焦在正面行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