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這是一篇應先生要求寫的文章,以記錄他升級人父的一些歷程。對於寫文章這樣的要求,我是很樂意效勞的。僅以此文送給我的人生夥伴,我女兒深愛的爸爸—我的先生。

01 準備了很久的會面

懷孕的時候,跟先生去煎餅屋吃飯,先生慢悠悠、笑嘻嘻的夾了一筷子京醬肉絲放在煎餅上。左折一下,下折一下,再右折回來。笑眯眯的跟我說,小寶寶就是這樣裹起來的。然後吃一個,認真的裹一個。

我肚子慢慢大起來的時候,先生開始在家裡練習抱姿。拿著一隻玩具小狗抱在懷裡,說新生兒大概就是這樣抱的吧。他抱著那隻狗輕輕搖晃的時候,我笑的多長出幾條皺紋來。

關於穿紙尿褲,我並不記得先生是何時學何時練的。我只是看見,他換紙尿褲的時候比護理師還專業,對於我的操作,總是被他定義為“莽夫”行為。

那麼認真的準備,一如所願迎來了自己前世今生的小情人。

02 二十四小時專屬外賣配送員

女兒出生後第二天,查出黃疸超標和肺部感染,需住院治療四五天。家屬每兩天只能探望一次,且只能遠遠看幾分鐘。護士拿去了紙尿褲、奶粉和奶瓶,我們依然想讓女兒儘可能地吃到母乳,雖然我那時的母乳少的可憐。

問過醫生,可以不定時送母乳進去。之後的四五天,最早是早晨六點多,最晚是晚上十二點。先生會帶著我吸好的母乳送去醫院,有時候30毫升,有時候50毫升,不過是奶瓶底部足以被忽視的一小截。

沒有一次不樂意,沒有一次有怨言。先生真的是一個敬業的配送員。

03 勝負懸殊的熬夜持久戰

我和孩子在月子會所住了42天,先生也跟著我們住在那邊。女兒白天睡得香,捏鼻子揪耳朵彈腳心都叫不醒的那種。下午6點到10點會連續哭,也就是嬰兒期常見的“黃昏鬧”。我們兩個人輪流哄,卻很少能哄好。會所的護理師聽見哭聲趕過來,用專業的抱姿很快緩解女兒的不適。為人父母的我們很失落,很煩躁。我現在還清晰記得,老公抱著女兒在房間裡踱著步唉聲嘆氣的樣子。

晚上困了,女兒喜歡像小考拉一樣趴在大人的肩膀上睡覺,那樣她有足夠的安全感。先生體恤我夜裡隔兩三個小時要起來吸一次奶,10點之後便讓我休息,他靠坐在沙發上,女兒趴在他胸前睡的很香甜。有那麼幾次我們輪流抱著坐到凌晨兩三點。先生白天還要上班,那段時間整個人憔悴了許多。那幾日,我總是擔心他白天開車會晃神,每日數次提醒他,困的時候一定把車停在路邊稍稍休息。

熬過了那場持久戰,到現在都沒能正式跟先生說一句,他是我和女兒眼裡最好最稱職的爸爸。

05 爸爸的多重寓意

一開始,先生換紙尿褲就比我嫻熟。加之後來我腰痛嚴重,先生在家的話女兒的紙尿褲都是由他來換。所以,跟女兒說我們要換紙尿褲嘍,女兒就會爸爸爸爸叫個不停。

女兒和我睡一個房間,先生獨自睡一個房間。女兒每天早上醒來,喊一聲媽媽,發現媽媽沒有迴應(我都是閉眼裝睡,看她會不會再睡著),便會朝著外面喊,爸爸,爸唄~。這是向爸爸發出倒水、衝奶的訊號。先生其實特別想賴床,但是聽到女兒的呼喚,總會遠遠的迴應一聲,哎,爸爸來啦。然後立即起床,把女兒的水杯遞進我的手裡再去感受枕頭的餘溫。

女兒習慣我給她餵奶,但是每次吃完奶都是喊爸爸。一邊喊,一邊往外遞奶瓶。爸爸即刻神會,回女兒一句,好嘞,爸爸這就去給你洗乾淨。轉身前,常會放下奶瓶抱起女兒,說一句,爸爸的寶貝怎麼這麼可愛。

06 陪伴,是最好的禮物

先生不加班的時候,我們家的日程安排比較固定。下午5點到6點我給女兒準備晚餐, 然後餵飯。先生7點前用罷晚餐,7點左右推著女兒下樓遛彎,出行計劃約1小時。這段時間,是他留給我的私人時間,我用來學習或是輸出。

女兒是幸福的,先生每天都能給她至少一小時的高質量陪伴。帶她打鞦韆,引導她滑滑梯,帶著她學習滑板車。而這些都是我所不擅長的。

孩子是父母傾心而作的一幅畫。母親把握著創作的形式,而父親主導了這幅畫作的主題。母親,善於在細節處著筆,加入各種靚麗鮮豔的色彩;父親,樂在深化主題,看似不著痕跡,實則直擊靈魂。

養育一個孩子,是一場考驗耐力與恆心的加時長跑賽。我和先生是首賽選手,缺乏經驗,不懂如何快速取勝。好在我們彼此鼓勵,互相支援,未來仍舊可期。

4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經常罵大寶笨蛋、誇二寶聰明,這樣的父親,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