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家孩子太愛哭了,一點小事就哭個不停”,“我家也是,稍微不合心意就哭鬧,真是個敏感寶寶呀”……芝麻醬聽過很多類似的對話,也會經常思考相關問題,愛哭就是敏感嗎?現在的敏感寶寶有這麼多嗎?真相是……

No.1 哭鬧,不是敏感寶寶特質

目前,還沒有醫學手段可以鑑別出哪些嬰兒會成為敏感寶寶。有些嬰兒出生之後,遇到刺激就很容易哭鬧;有些嬰兒即便吃得好、睡得好、體重也正常增長、沒生病,可前幾個月就是一直哭不停……

嬰兒哭鬧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身體機能還沒完全發育成熟,也可能是因為感受到了爸媽太多的焦慮或家庭壓力~~嬰兒的很多情緒(如憤怒和恐懼)尚未分化,哭鬧往往只代表壓力,並不能說明他就是敏感寶寶。

No.2 愛哭,可能是爸媽不懂得迴應

有研究專門追蹤了那些一出生就非常愛哭的嬰兒,發現他們到了1歲多還是非常愛哭。研究發現,這些媽媽對嬰兒比較沒反應,平常的親子陪伴也不太投入,母子關係比較疏遠。其中,50位媽媽接受了如何安慰嬰兒、如何和嬰兒玩耍的訓練,她們的孩子1歲多時就比較不愛哭,喜歡與人互動,也比較聰明。

照顧0~1歲的孩子,確實比較累人,但這個階段基本都是體力上的累,心智挑戰不大(想想以後要和孩子鬥智鬥勇、陪寫作業呢),光是依靠媽媽的直覺和孩子互動就夠了。

照顧、陪伴孩子時,要放鬆心情

都說現在養娃比之前累多了,很多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感觸最大,“之前一個人養3個孩子,也沒覺得多費勁,現在帶1個孩子咋就這麼多事呢”。現在的爸媽講究科學育兒,凡事都要聽專家的,但專家也經常意見不統一,搞得爸媽都很焦慮。

比如,哄睡,要按照各種科學育兒法讓孩子規律作息,可孩子就是不睡,反而哭鬧不止,媽媽各種方法哄,可還是沒用。更讓媽媽崩潰的是,換一個人,一抱起孩子,孩子就不哭了,閉上眼就睡了。其中的關鍵點就是,媽媽很緊張焦慮,而別人很放鬆。別看孩子小,他是真的能感受到你的情緒。

最了解孩子的人是你,孩子為什麼哭,媽媽是最有發言權的。芝麻醬以過來人的經驗勸各位媽媽放鬆心情,各種育兒理念都有利有弊,有時候,放鬆心情,跟隨自己的內心,選擇讓你和孩子都輕鬆愉悅的做法就可以啦。

No.3 孩子愛哭,爸媽可以這麼做

及時、正確地迴應孩子

對初生嬰兒來說,他只需要爸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迴應他”。爸媽要通過迴應來滿足嬰兒的需要,對嬰兒的情緒做出反應。

嬰兒不會說話,唯一的語言就是“哭”,爸媽必須直覺地猜到嬰兒需要什麼,然後及時給予迴應。有時候,即便是最敏感的爸媽也不見得知道嬰兒需要什麼,那就要多試幾次,積極、錯誤的迴應也好過沒有迴應。隨著經驗增加,爸媽就能越來越好地迴應孩子啦。

太熱、太冷、太吵、尿了、拉臭臭了、餓了……這些都可能是嬰兒哭泣的理由,爸媽要學會分辨孩子不同哭聲代表的不同含義,然後有針對性地迴應。有時候,嬰兒哭鬧僅僅是因為無聊(天天躺著,看著白白的天花板,是夠沒意思的),想吸引爸媽注意,想讓爸媽抱抱自己,此時,爸媽只要抱起來安撫一下就好。

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安全的港灣

陪在孩子身邊

孩子一哭,爸媽就會本能地想安慰他,讓孩子不要哭。芝麻醬不建議各位一味地禁止孩子哭,哭泣有時候就是孩子釋放情緒壓力的方法而已,對於那些活動力高、情緒強烈的孩子尤其重要。在孩子釋放情緒的哭時,爸媽陪在孩子身邊就夠啦。

儘量不要讓孩子一個人在那裡哭。爸媽可以抱著孩子,坐在舒服的椅子裡;如果孩子扭動身體不讓抱,那就溫柔地觸控他,不要搖晃他。可以溫柔地跟孩子說,“媽媽愛你,這裡很安全,你哭一下沒關係的”,然後可以跟孩子說說問題可能是什麼,孩子有什麼樣的感覺,順便幫孩子認知情緒和思考問題解決方案……

孩子困了,及時哄睡,否則孩子很容易煩躁地哭

No.4 爸媽還可以試試這12招

如果孩子身體很健康,但是很愛哭,爸媽還可以試試以下這12招,看看是否會有幫助。

① 儘量不要跟孩子玩得太瘋。

② 儘量減少嬰兒床裡的玩具、掛飾、圖片等裝飾物。

④ 建立嬰兒喜歡的生活節奏:洗澡、餵食都儘量保持固定的時間和方式。

⑤ 儘量少帶嬰兒出門見陌生人。

⑥ 只用最柔軟的棉質、簡單、花樣固定的嬰兒衣物。

⑦ 調整房間、食物、洗澡水的溫度,儘量讓嬰兒舒服。

⑨ 把嬰兒背或抱在身上。如果你必須帶著孩子去高度刺激的環境,一定要把他抱在懷裡。

⑩ 每天帶孩子去戶外小睡一會兒。人在戶外總是比較放鬆。只要天氣夠好,就讓孩子在戶外,睡在嬰兒車裡。

⑪ 1歲之前儘量避免搬家或旅行。

⑫ 爸媽要儘量保持情緒平穩。

很多時候,孩子愛哭,並不是因為他敏感,而是因為爸媽不會解讀孩子的情緒語言,不懂得迴應。爸媽陪在身邊,積極、及時、正確的迴應,才是孩子成長最大的定心丸~~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不乖不能打,抓住6個懲罰原則讓孩子更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