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媽媽分享自己的煩惱,孩子晚上十點半了還不睡,在床上翻來滾去地玩,這位媽媽跟孩子商量好給他講一個故事就乖乖睡覺的,但一個故事講完了,孩子卻還不願意睡,要媽媽給他唱歌哄睡,媽媽不同意,孩子就鬧情緒,把枕頭和被子掀到床下,還把媽媽手上杯子裡的水打翻到床單上了,可能孩子也不是故意的,但那會兒媽媽一心想著讓孩子睡著,然後還要完成明天要用的PPT,再看床單被弄溼了,就立馬火上心頭,動手打了孩子。這位媽媽事後非常自責,後悔不該打孩子,因為這個一晚上沒有睡好。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控制不住自己而發火的時候,尤其家裡有了小孩子以後,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白天忙工作,勞累一天回家後,又得哄小孩,但小孩子又非常調皮,大人不得不跟著孩子在他的小世界裡打轉。有時候可能白天工作上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或者與家庭成員鬧矛盾心情很糟糕,這時孩子經常就成了壓死家長情緒忍耐極限的“最後一根稻草”,無辜的孩子承受了家長突然爆發的情緒。
《思考,快與慢》中,作者提出了人腦分為系統1和系統2的概念,系統1是情緒化的、反應迅速的,系統2則是理性的、深思熟慮的,系統2的運作速度比系統1慢,所以人在系統1的作用下,會快速的發生憤怒、歡樂等情緒反應,而憤怒的抑制則需要理性的系統2的參與,有時系統2還沒反應過來,人的火氣往往已經冒出來了。
大人尚且有控制不住自己脾氣的時候,小孩子有序大腦各個部分的發育還不完善,他們的情緒調控能力就更有限了。
當由於種種原因,家長對孩子發脾氣後,不要以為孩子還小,自己會過去的,家長一定要足夠重視並正確處理,否則很可能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可能破壞親子關係。這裡推薦一套處理方法:
1. 等自己發火完冷靜下來後,要跟孩子道歉。道歉的時候態度要真誠,蹲下來或者坐下來,這樣你和孩子平時對方的眼睛,而不是讓孩子仰望著你,然後認真地對孩子說:“對不起,媽媽剛才不應該打(罵)你”。對有的家長來說,做出這一步並不容易,他們會覺得跟孩子道歉很彆扭,很不好意思,但跨出這一步,相信你們的親子關係會更上一層樓的。
2. 然後就是鼓勵孩子也能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情緒,不管是憤怒還是害怕,甚至是大哭大鬧,家長都要接納接納孩子的情緒。
3. 最後等孩子的情緒也平復一些後,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顧發生的不愉快經歷,給孩子解釋自己生氣的原因,也讓孩子明白他自己做的不對的地方。比如開頭的例子中的那位媽媽,可以給孩子說:媽媽希望你能按時睡覺,這樣一方面你能休息好,另一方面媽媽還計劃等你睡著後把工作的事做一做,所以看你一直不睡就心裡很著急,後來你把水杯打翻,媽媽的火氣瞬間就上來了。這樣解釋可以讓孩子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下次吸取教訓,雙方就能更好地相處了。
除了對孩子發火後的處理,如果能做到少對孩子發火,當然是更好了。雖說人都難免會有控制不住自己而生氣的時候,但我們能做的是儘量減少發火的次數,經常對孩子發火,對孩子、對家庭關係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傷害。
那麼怎麼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減少發火的次數呢?
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忍”了,但不是所有人、所有事都可以忍住的,而且這樣做只是把火氣壓制住了而已,長久下來對自己的身體不利;
還有一種方式是“轉移注意力”,當前的情景和正在經歷的事情讓你很生氣的時候,在發作前可以立馬抽身離開,乾點別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離開使你生氣的刺激,你的心情也會漸漸平復。
最後一種非常推薦的方法就是“疏導”,換個角度看問題,那些原本讓你很生氣的事可能就都不是事了。比如孩子纏著媽媽講故事,可能是孩子一天沒見媽媽了,想多跟媽媽玩會兒。所以在孩子讓你很生氣的時候,不妨試著從孩子的角度想想他這麼做的原因,也許你會看到之前沒有留意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