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讀了一本書--《兒童健康講記》,它帶給了我很多的思考跟體悟。於是特別著急火燎的想要把自己當下的想法都記錄下來。但當我寫完以後,我發現自己想說的話還有很多,於是決定結合書裡的內容,更詳細的講一下講一下父母應該如何養護和引導孩子。文字和視訊,是從兩個不同的維度來看這本書,都很精彩。希望你們都能認真看完,期待你告訴我,你的啟發和共鳴。

01

最近有個反對校園霸凌的電影,叫《少年的你》,有沒有看過?裡面有個大反派,叫魏萊,外表清純美麗無害,在父母眼中她是乖乖女,學習成績也很優秀,你都很難把她跟校園霸凌聯絡到一起。可就是她,對同學辱罵、毆打,拍裸照,甚至間接害死了一個女孩子。魏萊扭曲的人格與自己父母很大的關聯。因為復讀,她的父親一年沒有跟她講過話。後來她意外身亡,父母親在確認屍體的時候,也沒有表現出巨大的悲痛感,而是“恨鐵不成鋼”一般嘆了氣,然後扭頭就走。在一個只會冷暴力的家庭裡成長,正常的孩子,也會變得不正常,這也導致魏萊一步步的走向了歧途。

男女主小北跟陳念,之所以能惺惺相惜,也跟他們的家庭背景離不開關係。小北13歲被親生母親拋棄,從此無依無靠,成為了一個無惡不煞的小混混,被人打,也打別人。而陳念,爸爸不知所蹤,媽媽長期在外打工,債主經常上門討債,她內向,不愛交友,沒有安全感。生活在陰溝裡的人,都是沒有被人好好愛過的。

在亞洲家庭治療大會中,日本著名家庭治療師田村毅老師說:“所有的校園凌霸都是家庭出了問題。”而這部電影,不僅僅在講校園,還促使我們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如何引導孩子去走正確的路,成為一個善良正直的人。▽之所以會提到《少年的你》,其實是想說,孩子的成長之路,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小孩子本身心思單純,陽氣又足,只要給他提供一個好的環境,自然就會健康。而我們大人就是他們的環境,我們的健康和情緒狀態直接地影響著他們。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現在每天都過得急匆匆的?什麼都是“越快越好”,我們希望孩子上幾節早教課就能比別人更聰明,生病的時候吃點藥就能好起來,學游泳,學跳舞,學畫畫,想讓他們什麼都會一點,還盼著他們趕緊長大自己能省點心。我們焦慮,暴躁,也毫無耐心,也因為如此,家長們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少,但這樣下去,對孩子真的好嗎?孩子應該是要在從小具有安全感的地方生長的,他需要感受到足夠的愛和溫柔,來建立自己的自尊體系,這是學校教育給不了他的,更關鍵的,是父母。如果你對孩子不了解,有隔閡,長期把自己的意念強加到他的身上,那麼時間久了,他一定會反抗。就像很多父母都頭疼孩子吃飯的問題,但卻沒想過,讓孩子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吃飯。

有爸媽會強行餵飯,甚至呵斥和懲罰,這樣只會取代原本孩子自然發展的方式。萬事萬物都講究規律,你沒有尊重孩子的規律,孩子的身體也會因此做出反擊。

02

當一個人每天被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都搞得身心疲憊的時候,是沒有能力去愛自己的孩子的。你可以試著想想,當你最近工作忙得要死,房貸等著你還,父母頻繁生病,所有“糟糕的事情”都積攢在一起,你肯定是處於崩潰邊緣,情緒十分暴躁。如果這個時候,趕上了孩子不舒服,想要你抱抱,你可能嫌他煩,會對他說:“離我遠點,自己一邊玩去。”一聽見他哭鬧,你會覺得他特別不懂事,會吼他罵他。可是,孩子做錯了什麼呢?他不過是想從你那裡得到一點溫暖和愛而已。

當你心急焦躁,孩子也會感到不安,身體也會緊張不能正常運轉,對於孩子的病情絕不是好事。但當你處於舒適安心的狀態中,孩子也是可以感受到的,他能與你一起擺脫掉恐懼和焦躁。▽在《兒童健康講記》這本書裡,我很喜歡一個觀點“父母的精神氣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特別是媽媽的精神狀態和情緒會直接傳遞給孩子。”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體,這種能量體有物質的部分發揮著作用,可能是氣血的執行,可能是心臟的跳動,津液的輸布。然後還有一個層面的能量是來自於無形的東西,比如情緒,意志,等等。比如你看到孩子性格沉悶,內向,不愛溝通,又經常有上焦的一些問題,你大概可以想象到他在家庭裡面的狀態,可能父母之間就缺乏溝通,也沒有人聽他說話。有一些東西就會積壓在一個地方,最後就會以物質,也就是氣血阻滯的方式表現出來。

父母所表現出來的感情與態度,孩子很快就會感知到,孩子很多的表現和行為只是對父母的一種反饋。現在的孩子,體質大都偏虛寒,這也跟家長們脫不了干係。爸媽平時就喜歡吃水果,喝涼水,孩子自然而然也會跟著學起來。有些媽媽在懷孕的時候,也不忌嘴,什麼都吃,脾胃很差,生出來的寶寶,脾胃功能也會偏弱。還有些孩子反覆生病,容易哭鬧,睡不好,都有情志上的問題。這都跟家庭裡能量不高有關,也會受到自己媽媽的影響,他們的神也就不容易定住。

03

現代人缺乏古代人那種舒緩而安靜的精神環境,大人都活得非常焦躁不安,無法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精神環境。《兒童健康講記》的作者李辛,是在法國遊學的時候,寫下這本書的,他一邊了解世界,一邊認識自己,在他的筆下,你能在浮躁社會裡,感受到一絲的恬靜。他會告訴你,生命是一個流動的過程,應該去感受每一個當下。就像艾灸的時候不要去看手機,閉上眼睛體會一股熱流慢慢蔓延到身體的裡面,蔓延到全身,體會身體裡的寒意被驅走,淤堵被開啟,回神結束時身體會更通暢。養孩子也是如此,父母能覺察自己,順應自然,只用心不用急,讓樹苗的根部吸收好能量,相信自然爆發的力量,以後孩子的發展想必勢不可擋。

中國媽媽們活得太緊張了,每天都在擔心孩子是不是吃的飽穿的暖,有沒有不舒服,孩子稍微有點不舒服就慌得不行,聽見打噴嚏,心就跟著提到嗓子眼了。書裡的一個觀點:“人吃五穀,生病是正常的”。我很認同這種說法,但是,作者對某些病症的治療方式,是不太可取的。孩子生病,我們需要做兩件事兒,一是要從每一次生病中學習,把每次生病和治療的過程記錄下來,幫助你建立一個邏輯思考的過程,多記幾次就大概能從中找到規律。二是要有一個安心、靜心的狀態,只有在心平氣和的狀態裡,我們才能看到孩子最真實的情況。心靜不下來,每次孩子生病都是急急忙忙應付病症,心煩意亂,急匆匆送到醫院看病,醫生開什麼藥就吃什麼藥,醫生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孩子整個生病和治療過程完全沒弄明白。還有人覺得中醫藥效太慢了,孩子發燒就想著“今晚必須退燒”,所以給吃大量的西藥。但是吃完藥,不久後還是會繼續發燒,這藥效是快還是慢?發燒這種事,是經過一段時間積累的,讓它迴歸到正常的狀態當然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當父母這門課,是沒有人教的,我們會需要坎坷和困難,只能靠自己一點點的去摸索,去探究。在照顧孩子這條路上,爸爸媽媽的狀態非常重要,一定要保重自己,才能做孩子言傳身教的健康支柱。如果父母關係不好,或者家裡氣氛是冷冰冰的,充滿戾氣的,這些對小孩子的體質都會有影響,而且非常容易生病,他也不會是一個很溫柔的寶寶。就像是《少年的你》裡面那些拿欺負別人為樂子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也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做人,怎樣做好人。父母應該是孩子的底氣,也是他們的依靠,是感受被愛的根源。最後,我很喜歡這本書裡的一句話:“‘病’是生活總體品質的呈現。立足內心,好好生活。要治療身體的疾病,最大的調節閥門還是在生活中。”怎樣對孩子的愛多一點,要求少一點,重點在於你怎樣對自己的愛多一點,要求少一點,對自己更接納一點。只有你變好了,孩子才能與你一起健康成長。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一段話:“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心靈震撼另一個心靈”。願我們,都能成為最好的父母,孩子最好的醫生,家人最堅定的依靠。

151

日本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我女兒玩累了,自己睡”,媽媽如此哄睡方式,幾年後區別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