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是孕育寶寶的地方,但是對於媽媽生產後來說,對我們的子宮有一定的損害和影響,從懷孕到生下寶寶,子宮被撐大了幾倍,導致盆肌底喪失彈性,有的還出現漏尿的行為。
所以寶媽也要愛護自己,不要忽略因為子宮的變化對身體帶來的危害,可以利用前期時間快速的養護我們的子宮。
一、如何養護子宮?1、排尿需及時
在生產寶寶後的第一時間,寶媽就需要快速的去排尿,因為分娩過程中會讓膀胱變的膨脹,然後導致我們的傷口疼痛,一般在產後四個小時左右去排尿。
2、保證營養
產婦既需恢復自己的身體,還要為寶寶提供充足有營養的奶源,因此,產後保證充足營養對新媽媽來說非常重要。對新媽媽來說,產後應注意補充充足的優質蛋白,如魚類、禽類、肉類、蛋、大豆及其豆製品。
3、適量運動
自然分娩在產後6-12小時就可開始下床活動,這樣更利於惡露排出、子宮復舊。但需提醒的是,產婦第一次下床活動最好有家人陪同,時間不宜太長,強度不宜太大。待適應後,再循序增加活動量及時間。
4、母乳餵養
寶寶吸吮可刺激產婦乳房引起反射,從而促進催產素分泌,利於子宮收縮和惡露排出。因此,對於產後新媽媽來說,需讓寶寶多吸吮乳房。
5、注意私部
寶媽要注意自己私部的衛生,如果因為不夠清爽而導致的其它炎症,則不利於子宮的復原,新增新的傷害。
二、如何判斷子宮恢復情況?1、排出量
子宮內膜會隨著產後而脫落,因此就會有我們常說的惡露產生,大概42天內就能排出,這種都屬於正常狀態,如果長時間有惡露,且惡露量多,則適當可以採用子宮收縮劑,幫助子宮更好的收縮。
2、顏色
惡露前期的顏色,可能會有部分宮頸粘液、血液等,但是子宮後期恢復的越好,則色澤越清透,顏色會逐漸變淺,如果呈現了土色褐色,那各位媽媽就要注意,警惕胎盤殘留的危險!
3、味道
如果惡露前期有一定的血味是正常的,大概10天以後都是沒有異味的,如果你的出現了臭味、並且色澤渾濁,那麼則有感染的可能性出現,需要及時進行檢查。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要學會讀懂自己的身體,愛護自己的身體,這堂養護子宮的課程你學會了嗎?
- END-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