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摔倒了,在地上哇哇大哭。媽媽走過來對孩子說:不疼,不疼,別哭了,快起來吧。

樊登在一次讀書會上就說,這樣的家長就沒有做到“共情”。你不是孩子,你怎麼知道他不疼呢?如果是你摔了一跤,也一定是挺疼的,怎麼就能說孩子不疼呢?

所以,媽媽說不疼,孩子可能就會哭得更厲害了。因為,除了很疼,他沒有得到媽媽的理解,心裡又多了一份委屈。

教育孩子,需要共情。

演員孫儷有一對可愛的兒女,而她的育兒理念也一直被關注,被稱讚。

一次,兒子和女兒吵架了。因為妹妹說音樂劇中的女演員比媽媽還要好看,但是哥哥卻是強烈反對的。哥哥認為世界上沒有比媽媽更漂亮的人了

孫儷處理了孩子之間的這次矛盾,並且在微博發文說:當孩子有委屈和不滿,不要去跟孩子講大道理。他需要的是你和他站在一起,給他一個擁抱,和他產生共情。

事情的最後,兒子怕妹妹的話讓媽媽傷心,還特意寫了一封信。他告訴媽媽,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多麼可愛的孩子,多麼智慧的媽媽!

很多家長總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而且認為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由近及遠”、“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等許多的共情教育理念。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同樣適用於孩子。

心理學家李玫瑾也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的童年沒有被別人愛過,那麼他長大以後,就不會懂得怎麼去愛別人。

所以,如果父母總是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現在或者可以屈服,但是會埋下叛逆的種子。總有一天,當孩子有力量反抗了,就會爆發出來。

湖南衛視播出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獲得了很多網友的喜愛。

在一集節目中,林志穎教育孩子的方式就很值得學習借鑑。

節目組在他們到達目的地之後,要求所有的孩子都把玩具上交。林志穎的兒子Kimi抱著玩具,一邊哭,一邊搖頭,連說:“不要,不要……”

林志穎沒有批評和命令Kimi,他抱著兒子,目光中充滿了理解和心疼。他肯定了兒子對玩具的不捨,疏導了孩子傷心的情緒。後來,林志穎把Kimi的注意力成功地引向來天上的跟拍直升機。

kimi問,“直升機為什麼一直跟著我們?”林志穎說,“可能是因為我們比較厲害吧,哈哈哈!”

父母和孩子產生共情,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共情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心服口服,情感得到疏導,安全感得到滿足。這樣的教育才最有說服力。

Kimi的樂觀、自信,懂得尊重和感恩,和爸爸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該如何恰當地使用共情的教育方式呢?‍

①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

孩子因為彩筆壞了,垂頭喪氣,甚至傷心掉眼淚。在我們父母的眼裡也許是一件小事,會對孩子說,“這沒什麼!”

可是在孩子看來,這就是一件大事。父母滿不在乎的語氣和態度,否定了孩子的感受,讓孩子難以接受。

當孩子遇到問題,父母也需要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切身感受,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②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父母自己也會出現負面情緒。當我們大人也被情緒主宰,很容易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

“壞孩子”、“不聽話”、“愛哭鬼”、“再鬧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

孩子摔倒了,媽媽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痛,如果還是很痛,你可以讓眼淚流出來,這樣就會好受一點的”。

我們願意接納、傾聽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情緒反而容易沉靜下來。等到孩子冷靜下來了,我們再對孩子講要堅強、勇敢這樣的道理。

孩子和朋友吵架了,或者心愛的玩具弄壞了,孩子就會很傷心。父母想要孩子開心起來,不要只是對孩子說:“沒有關係,你很快就會忘記的。”

我們不如蹲下身子抱一抱孩子,跟孩子說:“我們一起想想辦法,一定能很好地解決這件事的。”

父母的擁抱和理解,給了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如果孩子以後遇到了委屈,一定不會憋在心裡,而是和父母訴說,尋求他們的幫助。

接納孩子的情緒,不是溺愛孩子。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就是為了更好地規範孩子的行為。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孕期不要閒下來,交幾個媽媽朋友:尋找共同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