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寶學走路階段,媽媽們是“痛並快樂著”。看著寶寶一步步邁出自己的小腳丫,媽媽打心底開心,但是過程可就受累了。

整天需要貓著腰扶著寶寶一步一步不斷練習,一會下來,自己都腰痠背痛了。

所以,為了解放媽媽們的雙手,學步車也應運而生!將寶寶放進車中,就能輕鬆讓寶寶學會走路,可謂是堪稱完美的“育兒神器”。

但媽媽們不知道,被你們追捧的學步車,早就已經被外國多個國家拉入黑名單!早在2004年,加拿大就禁止了嬰兒學步車的製造,銷售和進口!

學步車為何被拉進黑名單

真實資料:

美國兒科學會(AAP)調查發現:美國自1990~2014年,230,676名15個月以下的兒童,因學步車發生事故而被送進急診室。

其中74%的兒童是因使用學步車時從樓梯跌落而受傷,約91%的兒童受傷的部位在頭部或頸部。

真實案例:

北京市一名9個月大的男嬰在學步車內行走時,不慎從二樓樓梯跌下當場死亡。

東莞一名約10個月大的寶寶在使用學步車時摔至水泥地面,導致頭部及雙肺均受到嚴重損傷。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雖然脫離生命危險,但目前仍無自主意識,成為植物人。

不良影響:

>>>>

隱患一:影響腿型

學步車其實是比較雞肋的存在,它對寶寶學走路沒有幫助,還容易造成寶寶O型腿。

因為胯下那根帶子導致寶寶腿部在行走的時候不能蹬直,讓寶寶無法完全站立,長時間保持這個姿勢就容易讓寶寶變成O型腿。

而且,過早且長時間讓寶寶使用學步車,可能會引起下肢畸形,易造成足內翻、足外翻的行走習慣。

>>>>

隱患二:導致智力發育遲緩

寶寶自然發展的每個動作都在反映著寶寶的身體和智力的發展。

學步車限制了寶寶的自由活動,減少了寶寶認知世界的機會,延緩了大腦的正常發育。

研究顯示:使用學步車的孩子智力發育測驗方面的分數低於沒有使用過學步車的孩子。

>>>>

隱患三:失去鍛鍊機會,影響發育

寶寶出生以後,發育是從大運動動作開始,抬頭、翻身、坐、爬、扶、走、立這些是寶寶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寶寶身體各部位的發展才能協調。

讓寶寶坐在車裡,就失去這種鍛鍊的機會。

畢竟有車的支撐,寶寶根本不需要其他感官的配合,只需要被車子帶著走就行了。

>>>>

隱患四:容易造成意外

寶寶坐在學步車中每秒的移動速度過快,孩子的頭部所佔比重大、較重,又暴露在車身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護。

而寶寶無法控制,缺乏平衡力,所以一旦從樓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他們的頭部或其他部位則很容易受傷。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尊重寶寶發育規律,切記不要拔苗助長~

4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除了“葬禮”,千萬不要帶孩子去3個場所,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