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一位媽媽問我。

“什麼樣的教育算是溺愛,為什麼我的朋友們都覺得我是溺愛孩子?”

朋友們為什麼會覺得她是溺愛孩子呢?

比如教育孩子,她不對孩子動手,而用罰站的方式。

比如給孩子買東西,會問孩子的意見,並且真正尊重孩子的選擇。

我覺得挺好的,這是對孩子的用心和尊重。

如果這就是溺愛的話,那就多愛孩子的一點吧。

入秋了,打算給小小魚買睡袋。

顏色款式,我會讓他在網上自己挑選。

從小開始,很多給他準備的東西,一定要讓他參與決定。

而他擺好的積木造型,沒有他的允許,我不會改動他。

可老人有時就是喜歡動一動,結果他哭著鬧著。

看到孩子這麼吵鬧,來玩的鄰居們都看不下去了。

說要幫我找大棍子打他屁股。

嚇得他不敢哭。

我說這本來就是大人把積木弄亂了,要打也要先打大人的屁股。

小傢伙一聽又放心地繼續哭。

但沒哭多久,還是平靜了下來。

所以很多人說我太寵他了,就差沒把天上的月亮摘下來。

如今,他也會常常掉眼淚。

親戚們見到就說,男子漢還這麼愛哭,羞羞臉。

結果哭得更大了。

老婆說就是打少了,太慣著了。

我說男孩也能哭啊!

這個年齡的臉不就是說變就變,好好說話,沒事。

看完我的這幾個分享,估計很多媽媽會放心了。

原來都差不多啊!

2

這世上,愛孩子的方式其實都差不多。

而不愛的情況卻千奇百怪。

我們說溺愛,其實很多孩子根本就沒有得到過愛。

父母的冷漠,長期關注事業,忽視孩子的成長。

遇到孩子的問題,總是想著如何更快地去解決。

“不許哭!我沒心情聽你哭!”

“不要磨蹭,我沒時間等你!”

“不要煩我,我很忙!”

“自己去讀故事書,不要總是找我!”

我想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幻想:孩子的問題能自然消失,能一直乖乖地快快長大,那該多好啊!

的確,養大一個孩子,是非常艱辛的事。

這裡說的養大不是餵飽喂大。

不是動物本能的一代代生育繁衍。

而是要把他培養成心智成熟、心理健康的人。

這需要父母關注孩子內心的成長,呵護他們的心靈。

遇到孩子發脾氣,你需要看看見、響應他。

孩子磨蹭,可以找找原因,幫助他,等等他。

而孩子煩你,其實大部分情況是在呼喚愛,也同時傳遞愛,你需要把一部分時間花在孩子身上,也許看上去像是在浪費時間。

所以,在擔憂溺愛孩子之前,或者指責其他爸媽溺愛孩子之前。

要先看看,到底有沒有愛?

3

還有一種觀點是孩子得到父母太多的愛,而沒有受到挫折,沒有得到拒絕,以後去社會上會適應不了。

好像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些打罵,感受排山倒海的情緒打擊,讓他們學會求饒。

才能在外邊學會承受打罵,學會討好求饒。

這個邏輯對麼?

猛地一聽還真有道理。、

可是,用心的愛裡,也會有規矩,也會有拒絕,也會有懲罰。

這跟愛並不衝突!

而且,真正在社會上適應不了的,往往是那些從小被打罵不停,缺乏父母真正關心的孩子。

他們的童年是痛苦的,沒有安全感。

一個人的童年關係模式、內在關係模式和當下的關係模式,會呈一致性,所以我們說原生家庭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

孩子小時候跟父母的關係,跟家庭的關係如何。

在成人後,心理上還是帶著陰影,留著抹不掉的印記。

缺乏愛和安全感的人,交往時或者是自卑畏縮,舉足不前。

或者待人粗暴無禮,不敢信任他人。

還別說人,就看看小狗就是如此。

那些從小被主人嫌棄,吃不飽睡不好的小狗,它們往往見人就躲。

要麼就是冷不防朝著你吠。

就算遇到熟悉的人,都不會搖尾巴,因為它們經歷過的世界,總是充滿被傷害著的痕跡。

而孩子呢?

他們的內心會更加敏感,心理更加複雜。

給他滿滿的愛,他也會對人溫和,帶著善意。

雖然社會上也有壞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成為壞人那樣。

我們還是可以做一個溫暖的好人,只是在確認安全前,記得帶上防備。

4

愛孩子的時候,請記得“有原則,但是不帶條件”。

這樣就不會陷入溺愛的陷阱中。

我想可以從下面的幾點來談:

給孩子溫暖的愛,不帶條件。

從嬰兒期就開始了。

我一直在強調,積極給孩子響應,特別是幾個月的寶寶。

他們坐在自己的嬰兒車裡,有時會興奮地叫喚,有時卻又發呆。

這些所有的時刻,他們都需要你關注。

因為幾個月的寶寶,他們跟母親是合為一體的。

他們會覺得自己就是媽媽,媽媽就是自己。

你的及時出現和響應,會讓他感覺舒服。

就算孩子到了五六歲。

還是渴望父母的親吻和擁抱。

有的媽媽不知道要不要跟自己的兒子親密一點。

因為不懂男孩,各種擔憂。

又聽各種說法,不要跟男孩太親密,要鍛鍊他們的獨立性。

其實這都是一些片面之詞。

男孩同樣渴望父母親密的愛。

只是他們表達的也許沒有那樣明確。

尊重孩子的選擇,積極引導。

我們先看看遇到這件事,你會怎麼辦?

當孩子看到小賣鋪有冰淇淋賣,可最近的天氣已經轉涼,吃冰淇淋很可能會讓他拉肚子。

但他卻一定要,你怎麼辦?

要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如果是我,我會跟他說不,然後給他分析,商量好,達成一致的意見。

所以,在尊重孩子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加一個“積極引導”。

當然,有媽媽說這件事孩子並沒有選擇。

倒是很多時候,孩子選擇的東西不合理,或者不合自己的心意。

比如給孩子買學習桌。

孩子喜歡的顏色,跟家裡的裝修風格不搭,而且又太大,房間卻很小,怎麼辦?

我們可以先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肯定他的選擇,告訴他我們看到了你的選擇,並且也想這樣做。

然後可以根據具體的情形來分析。

當孩子看到了你的尊重和用心。

往往也會選擇讓步。

然後再一起商量出合適的方案。

顧及孩子的感受,及時反饋。

很多時候,父母顧及孩子的感受,看上去是對孩子太“順從”。

於是就會被人當作是溺愛。

在實際的養育過程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可以鼓勵孩子去做,直到能獨立做好。

而孩子做不到的事,請及時幫他,不要開玩笑,也不要逗孩子。

這是用心的愛,而不是溺愛。

“打你是為了好,愛你關心你才打你罵你啊!”這是很多父母的口頭禪。

你看人家,多捨得打,這就不是溺愛。

看看你,什麼都依著孩子。

可是,打罵就是愛嗎?

還有就是愛要帶著規矩。

愛與規則是一隻手的兩面。

少了誰,都不行。

這世上有真正的溺愛嗎?

當然有,而且還有很多。

父母溺愛孩子,幾乎是動物本能。

你看看那些被啃老的父母,滿滿的悔恨和無奈。

我可以愛你,但不會為你做一切事。

我希望你快樂,但不要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

該推開的要狠心推開。

該吃的苦,讓他去吃。

世界那麼大,終歸要靠自己。

有規矩的愛,不會失控。

我想,給予了孩子真正的愛和尊重,這個孩子長大後不會差!

4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有了二寶後,同一個玩具總要買3次,誰說養老二省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