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昨天,我想趁週末約閨蜜去逛街,閨蜜說:“我哪有時間,晚上要陪孩子寫作業。”

“你婆婆不是在家嗎?讓孩子待家裡寫作業,等你回家再檢查不就行了。”

閨蜜回答道:“你以為我想陪啊?開學已經1個月了,我女兒好像還沒進入學習狀態。每天晚上寫作業總是磨磨蹭蹭的。我要是不盯著,她更無法無天了。“

“那你每天盯著有效果嗎?孩子通常幾點能完成作業?”

“我發現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改錯題了,我要求她把寫錯的地方擦了重寫,誰知她第二次還是錯的。我是急性子,忍不住吼她幾句,她倒好,越改越錯,本子都快要被她擦爛了。我女兒沒有一天11點之前能休息的。”

其實,寫作業慢並不全是孩子的錯,如果家長輔導作業的方式不對,就會產生社會抑制效應。

社會抑制效應是指因為他人在場而工作效率降低的現象。1965年,美國學者扎榮克提出了“優勢反應強化說”,揭示了社會抑制的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他指出,一個人從事正在學習並需要複雜思維活動的工作時,他人在場會對其動機水平的提高產生干擾作用,引起他操作水準下降。

社會抑制效應主要來源於人們的緊張心理。扎榮克認為,人們普遍希望得到良好的評價。當別人在場時,潛意識裡總認為別人在審查自己。對評價的關心會喚起個體的內驅力,從而影響個體的作業水平。

孩子渴望得到來自父母的讚賞,努力想證明自己,但父母在場影響了孩子能力的發揮,如果做題出錯後遭到父母的指責,父母越吼,孩子越會出錯,產生惡性迴圈。

不懂社會抑制效應,家長做的是無用功

1、父母的“假陪伴”,分散了孩子的精力

梓樂在寫作業時,他的爸爸在旁邊刷手機,看到盡興的地方,梓樂的爸爸時不時發出幾聲笑聲,引得梓樂心裡癢癢的,想趁喝水的時間,偷看上幾眼,不料小心思很快就被識破了。

梓樂的爸爸對他吼道:“你看都幾點了,還在這裡磨蹭?趕緊去寫作業!”

梓樂被罵後悶悶不樂地回到位置上,好不容易寫完作業給爸爸檢查,很快就遭到了一頓狠批:“叫你認真寫作業,你東張西望!看你寫的是什麼?26+9=24?有沒有帶腦子?!”

梓樂擦掉錯題,癟著嘴又算了一遍,寫出了答案是26,這個答案招來了一個巴掌:“給你最後一次機會,再給我認真算清楚。”梓樂眼角含著淚又重新算了一遍,這次終於算對了。

一名教育家說過:”孩子需要激勵,就像植物需要澆水。離開激勵,孩子就不能生存。“

許多父母怪孩子磨蹭,其實自己也有責任。這位父親在陪伴的過程中,沒有給孩子提供好的環境,分散了孩子的精力,在孩子作業出錯後,又用吼叫的辦法,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2、父母的“過度陪伴”,孩子精神焦慮

張女士無意中發現,女兒小維在房間寫作業時竟偷看漫畫書,氣不打一處來。這晚,張女士乾脆家務也不做了,就坐在小維的邊上,盯著她寫作業。

過了一會兒,小維有點坐不住了,她扭頭對媽媽說:“媽,你先去忙吧,你這樣盯著我,讓我怎麼寫啊?”張女士不以為然:“盯著你還寫不好,不管你,你是不是要上天了?”

小維敢怒不敢言,寫起作業就有點撒氣的成份,剛抄了半頁英語單詞,張女士就指著她的作業道:“你能不能寫好點?這字跟蚯蚓似的,老師能給你評A就怪了。”

等小維寫數學作業時,媽媽又在一邊嘮叨:“難怪你考的不好,就不能在草稿上列好式子嗎?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知不知道?”

“媽, 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你這樣我真的沒法寫,要不,你來幫我寫得了?”小維終於發怒了,她把筆往桌上一拍,頭一偏,抱著雙臂在邊上生悶氣。

“我還不能說了,是吧?你看你數學考了多少分?老師把成績發在群裡,我都替你感到丟臉!趕緊寫,現在都幾點了,不完成作業你今晚就別睡覺了!”

中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祕密在於相信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賞識孩子。”

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別人的賞識,家長需要不斷給孩子以鼓勵,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在邊上不停地嘮叨,以及潑冷水。

3、父母大吼大叫,孩子反而越來越“笨”

這樣的情景大家會不會很熟悉:

“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會做錯?給我重做!”

“怎麼又錯了?你能不能長點心?你看這是第幾回了,再錯你給我抄十遍!”

有的家長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越吼孩子的反應越慢,孩子是不是無可救藥了?其實關鍵就在一個“吼”字。許多家長在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或作業完成得差的時候,往往口不責言。

孩子受到父母指責的時候,進而激發孩子身體中的一個本能反應——戰鬥或逃跑反應。

戰鬥或逃跑反應是催眠術語,也是心理學、生理學名詞,是1929年由美國心理學家懷特·坎農所建立。

戰鬥和逃跑反應是所有生物的本能,是一種條件反射。孩子在驚慌時,爬蟲式下腦裡防禦性的迴路被激活了,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中偵測到威脅,繼而啟動神經迴路,作出戰鬥、逃跑以及木僵等行為。

戰鬥狀態

這是一種防衛的本能,如果是面對敵人,其表現就是出現攻擊的行為,這時身體會調動全身的氣血,以便讓這些氣血供給大腦及上肢。

有的孩子被吼以後,就會產生逆反心理,故意做錯題,或對父母怒目而視。我聽同事提起,她兒子上五年級以後就變了,以前吼他,他只會低著頭,現在卻會握著拳頭,一副怒氣衝衝的樣子,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逃跑狀態

打不過怎麼辦?只能逃唄!為配合“逃”的動作,此時人體的血液都到達了四肢。大腦的血液供應不足,便會影響到孩子接下來的做題效率。平時記幾分鐘就能寫出來的單詞,可能孩子記十分鐘也默寫不出來,而簡單的數學題,可能會一錯再錯。

木僵狀態

有的孩子被罵以後,跟呆子一樣不知所措,這是孩子被吼以後,處於木僵狀態,頭腦一片空白,意識模糊。這時家長可能會誤以為孩子在挑戰他的權威,更加憤怒,形成了惡性迴圈。

擺脫“社會抑制效應”,家長可以這樣做

1、不妨給孩子先嚐點甜頭

孩子寫作業前,家長可以和孩子做一個約定,在規定時間寫完作業,可以擁有自主時間,比如,看半小時電視,或是看喜歡的漫畫書,玩喜歡的玩具。前提是,如果超出時間完成作業,這些權利就要收回。至於選擇哪一項獎勵,孩子可以自己選擇。

為什麼要在寫作業前做約定,而不是在孩子做完作業後再來談獎勵呢?

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說過:“失去等於改變,而改變是自然界的樂事。”

心理學家做了一項研究,在學生背景相同的情況下,如果老師在學期初拿到獎金,那麼其所帶的學生的成績將會有10%的提升,前提是如果學生成績沒有達到設定的目標,老師將失去這筆獎金。相反,可如果老師在學期末才拿到資金,學生的成績並沒有出現提升,這叫”稟賦效應“。

研究表明,人一旦擁有某件物品時,人們會更加珍惜它。寫作業前的約定,會讓孩子覺得已經擁有了這項自主時間,為了避免損失,他就會全力以赴。

有位媽媽就是這樣做的,在孩子寫作業前,就和孩子約定,如果孩子能在2小時以內把作業全部完成,就可以去樓下散步,或去附近的超市逛逛,買喜歡的零食和準備第二天的早餐食材。

如果作業表現出色,還可以選擇第二天早餐吃什麼。時間一長,孩子寫作業的效率越來越高。

2、保持孩子的專注力

關於寫作業,臨床心理學家吳怡賢說過這樣的話:

試想老闆要求你交一份報告,規定要手寫,字要漂亮,還派了“檢查專員”負責“協助”擦拭錯字及不漂亮的字,確保可在時限內提交,你會因為接受一個可學習的挑戰而感到高興?還是想著“是不是得罪老闆了”?

孩子白天上課已經非常累,一放學回來就要寫作業,家長如果像盯小偷一樣守在孩子旁邊,看孩子寫作業,挑孩子的毛病,孩子做更加煩躁。

溫斯頓·丘吉爾說過:“如果你對每隻向你吠的狗,都停下來扔石頭,你永遠到不了目的地。”這句話闡述了專注力的重要性,以及對結果的影響。

有一個關於專注力的實驗,參與實驗的人觀看一段球類比賽的視訊,讓他們記下傳球的次數,中途有人穿著黑猩猩服裝的人從場中央走過,實驗物件卻也沒有發現他,因為他們的專注力都放在數數上。這就是有名的“看不見大猩猩實驗”。

實驗表明,當大腦專注於某個任務時,會無視其他顯而易見的事情,這種現象稱為“非注意力盲視”。可見孩子想要早點完成作業,專注力尤其重要。

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房間內自主完成作業,桌面上除了書本和作業本外,不要留其他影響孩子注意力的東西。且注意任務的單一性,就是一次只做一項作業。單任務的方法可以讓作業的效率提高。

孩子專注的時間可以慢慢訓練,視孩子的情況逐漸延長專注時間,每天增加3-5分鐘。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去打擾孩子。

一位媽媽讓孩子在房間寫作業,卻又不放心,擔心他渴了,餓了。一會兒敲門問孩子:“口渴嗎?要不要喝水?”,過一會兒又扯開嗓子問:“媽媽開了西瓜,你要不要吃一塊?”

這時把孩子惹火了,他興沖沖地開啟門,煩躁地對媽媽說:“媽媽,你不是說要讓我專心寫作業嗎?可不可以不要來打擾我?”

3、和孩子保持“情感連線”

許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之所以會失去耐心,往往因為一而再,再而三地教孩子一個知識點,孩子卻一臉茫然,這時家長其實是陷入了“知識的詛咒”。

《黏性》這本書所提出了“知識的詛咒”概念:當一個人知道一件事後,他就無法想象自己是不知道這件事的。家長以成人的思維去看待問題,當然容易理解,孩子卻因為思維的限制無法理解。

有一個段子這樣形容給孩子輔導作業的家長,可謂一針見血:

1-3年級最凶,因為家長基本都會!

4-6年級罵不出來,好多題目他都不會!

初中以後基本不會罵了,因為都不會!

高中以後經常會被孩子鄙視:都不知道以前你是怎麼讀的書!

當孩子做題出錯時,家長要意識到,孩子並不是故意出錯的,他也想盡快地完成作業。

家長在檢查作業時,要先找出孩子的優點,比如字跡工整,錯題數量比以前少,作文寫得比以前好。語氣盡量溫和,不要帶著情緒,謹防大吼大叫“出口傷人”。

丹尼爾·西格爾在《去情緒化管教》書中提到“情感連線”的概念。並在書中提到:

在孩子情緒激動時,理性引導很難成功,只要孩子還不開心,他就不會想聽你給他上什麼課,如果你能讓孩子冷靜下來,他就會變得願意接納,並試圖理解你所教導的東西。這比冷冰冰的懲罰和說教有效多了。

和孩子保持“情感連線”,意味著家長要尊重孩子,以共情之心對待孩子。只有不帶威脅的交流,才可以使孩子的爬蟲大腦放鬆下來,啟用上腦回路。孩子恢復理性,就能聽得進父母的教導。

家長可以這樣自我暗示:

孩子還小,需要我的幫助我要避免說教,態度要儘量溫和如果孩子聽不懂,是我的方法不對

和孩子說話之前,先問自己:“我現在足夠冷靜嗎?”再問孩子:“有沒有準備好?”

對孩子說話時,儘量少用“你”字開頭,只描述你所看到的:

我發現第一大題有1道錯題,我猜你一定能自己的。我看到第三行第3個字沒有在居中的位置,你有辦法讓字更好看嗎?這次的錯題是你自己發現的,太棒了!

相信在家長的積極引導下,孩子會越來越有信心,寫作業的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人流”只需3分鐘,但胎兒經歷的疼痛你想不到,看完你還會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