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孫莉親自迴應黃多多打耳洞、染髮,衝上了熱搜第一:
孫莉說“愛美是女孩的天性,你現在阻止她,將來她也許會更叛逆,她嘗試過了,可能過兩天就不喜歡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如今進入叛逆期的黃多多並沒有太多變化,母女倆之間就像朋友,有說不完的話。
孫莉這樣的媽媽,大約是每個女孩子兒時的夢想吧。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但2020年的今天,很多人依舊沒有重視審美的力量,甚至去嘲諷孩子愛美的心。
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孩子,在2.5 - 7歲之間,都會經歷審美敏感期。
孩子會變得十分挑剔和敏感,想要更完美的接納每一種東西。
第一階段:執著於物品的完整和完美。
最初孩子會要求物品的完美完整。
比如挑剔吃的:缺了口的蘋果一口都不吃,只要完整的、最大的、最好的。
接著,他的審美注意力可能會放在使用的事物上。
比如寫作業的紙張皺了,撕掉、畫的直線他認為不直,擦掉......
這不是任性,只是他覺得:只有完整的東西,才是最完美的。
第二階段:對自身和環境有了審美的要求。
對自我形象的要求需要完美,模仿自己喜歡的形象或者大人。
比如CC有段時間超級喜歡公主,就會執著於小裙子,即使外面鵝毛大雪;
迷戀我的高跟鞋,嘎噠嘎噠在屋裡走上一圈......
還會偷偷潛入梳妝檯,抹個小紅嘴兒(嘴上,嘴外也都是),塗個鸚鵡色的眼影(各種顏色的混搭)......
第三階段:對環境、內在氣質、藝術品等狀態的完美要求
孩子對自己房間有了設計、擺放的要求,有了自己的穿衣喜好等等。
孩子對於美的嚮往是自然而生的,也是逐漸升級的,他們在不斷地探索中,更新著自己的認知和對美的感受。
別隻把孩子當做孩子,他是一個有思想、有秘密、有觀點的人,他有自己的人生。
當孩子熱衷於“臭美”的時候,我們該不該鼓勵呢?
答案是必然的。
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說:“幼兒時期出現的審美意識,將影響他一生的氣質和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是孩子人生的底色,它帶給我們的並非是分辨美醜那麼簡單。
穿衣打扮得體的孩子更有人緣兒,是個社交的加分項。
哈佛大學心理學科學家艾米麗考格斯蒂爾研究發現:
根據他人的外在特徵來判斷對方性格的傾向從孩子3歲起就開始了。
孩子在交友方面更為直接,他們年齡雖然小,卻也懂得美與醜。
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長得好看、穿著打扮得體的,的確收到的目光和關注就多,在幼兒園裡的朋友也會很多。
也就是說,“以貌取人”也是孩子世界的潛規則。
有段時間CC特別想跟班上一個小朋友交朋友,我問原因,CC毫不掩飾地說:
“因為她漂亮呀!她的衣服很好看,頭髮(髮型)也好看。”
連幼兒園老師都會說,有兩種孩子最受老師喜歡——聽話的、長得好看(打扮得體)的。
聯合國這則公益廣告,可以更加直觀的反應現實:
同一個女孩子,只因為穿著打扮不同,路人對待她的態度截然相反。
當然,除了直觀的獲取更多關注外,還有許多潛在的東西。
打扮得體的孩子,因為總是額外得到關注和誇獎,不僅會自信,內在也更容易堅持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夢想的追求顯得更有信心和底氣。
如何抓住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引導孩子形成審美觀念?
1、做好孩子的鏡子,爸/媽的美,是孩子最初的審美。
成為媽媽之後,我們總是無意識的把光鮮的一面留給外人,把邋遢、最糟糕的一面展現給了孩子。
因為下意識的認為孩子那麼小,能懂個啥?
不要覺得小孩子不懂得啥叫美醜。
私底下,孩子們還會對比誰的媽媽更漂亮。
雖說兒不嫌母醜,但是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的父母體面而精緻呢?
作為陪伴時間最長的媽媽,是孩子審美上最初的啟蒙老師。
一個活得精緻的媽媽,也會用心地去裝扮自己的孩子。
耳濡目染受到的薰陶,早已化作孩子的血肉,融進孩子的生命中,生長為將來旁人豔羨不來的優勢。
看似麻煩,背後的福利與愉悅卻會影響深遠。
你越是善待自己,越能感知幸福。
孩子也如此。
換季給孩子添置幾套得體的新衣服,倒不是真的買多少、穿多貴,貴在讓TA覺得自己被重視,覺得自己值得。
2、蹲下看世界,用孩子的角度看待所認為的美。
小小的年紀畫什麼妝啊,這麼醜,這怎麼出去見人啊!天吶,你這紅配綠都配的啥?我們去爬山,你整個公主裙幹嘛?有的時候我們總會按照我們的想法附加給孩子。
孩子不用畫妝、爬山裙子不方便!
但我們卻忘記了孩子的真正需要: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
兒童成長心理學提到,從審美敏感期開始,如果對這種探索進行打壓,就會傷害孩子的自信。
錯誤對待孩子的審美,等於改寫孩子的人生。
有個朋友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
因為從小就長得胖,媽媽時常抱怨:“你以後少吃點,胖了穿衣服太醜了。”有次,看朋友穿蛋糕裙漂亮,她也就央求著媽媽給買一條。沒想到媽媽聽了,立馬就來氣了:“還買裙子呢?你看看你學習下降的,敢情是心思在這兒呢!你這身材穿裙子更難看,還不如考個好成績呢!”也許這只是隨口一說的激勵語。但類似的種種經歷讓她對自己的身材強烈不自信:不敢穿裙子、短褲,總感覺別人會笑話她;面試的時候,看到漂亮的、瘦的競爭者就感覺低人一等;戀愛也總是戰戰兢兢,害怕失去和被嫌棄。
我們總覺得追求外在美膚淺,但一味單純地鼓勵內在美又何嘗不是一種膚淺呢?
3、培養審美力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接受孩子與自己審美的不同。
——尊重孩子對美的“探索”。
可以給意見,但是如果不是影響嚴重,不要干涉,更不要詆譭!
其實,我家C爸也有自己的一套審美理論,他不會對我指手畫腳,但對CC的各種愛美操作總是忍不住揶揄。(這不是大人欺負小孩是啥?)
比如,“好好的指甲你染的花裡胡哨的好看嗎?吃進嘴巴里不嫌髒嗎?”
看,這就是直男!
眼瞅著CC一臉期待的小臉,就從渴望變成了失望。
每每這種時刻,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幫CC出頭回懟:
“我覺得很美啊,你覺得不好看,也許是因為你的眼光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又是美給別人看的,也不是為了取悅誰。”
你隨便一句你這樣很醜/很難看,打擊的是孩子對自己全部的自信。
連父母都不認可的審美,她還敢展示給誰看?連父母都諷刺地嘗試,她還敢如何繼續?
尤其是女孩子,父親的認可,影響著她生命之初全部的自信。
所以,C爸後來面對CC獨特的審美,學會了安靜如雞的“假笑”,並不失優雅地說一句“我持保留意見!”或者,給出更具參考性的建議“我覺得XXXX會更好看點。”
那表情、那神態,跟逛商場時不認可我要買的某件裙子時一毛一樣!
對嘛,對待成年人的那份尊重,分點給孩子怎麼了?
C媽說:成年之後,要說有哪些是小時候不明白,長大了才懂得的事?「人是可以貌相的」絕對算一件。父母和老師只讓你注意心靈美忽略外在美,導致我們下意識的認為外在美和內在美不可兼得。好像如果鼓勵孩子追求外在美,他就會必然成為一個只懂打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花瓶”。長大後,世面見得多了,看到太多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靠實力的全能選手才知道,內外兼修,並非魚與熊掌。接納孩子的愛美之心,其實沒有那麼洪水猛獸。為什麼不給孩子一個,既能心靈美又能外在美,既能有能力又能有“顏值”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