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和一個離預產期不到一個月的孕婦朋友聊天,她說 她想順產,去產檢時,醫生經常鼓勵她順產,她自己也覺得順產對寶寶,想試試,但是內心又特別糾結,因為看網上媽媽們的分享,順產很疼,特別害怕,擔心自己受不了。
那段時間還因為這個事情心煩的吃不好睡不好,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掉眼淚。
我告訴她 “想順產就順產啊,現在無痛不都全國推廣了嘛,你問問醫院,到時候打無痛就好了嘛~”
“我當時是打了無痛,到兩指半的時候,已經疼到受不了,喊醫生給我打無痛,麻醉師來了,說有效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打的早,那後面可能還會疼,但當時就是疼到不行了,就決定打了。結果打了就開始睡一會兒醒一會兒,幾乎感覺不到疼,一直到生的時候,麻藥沒效果了才又開始疼,不過當時也顧不上疼了,一心只想著讓寶寶趕快出生。我的經驗是打了真的要好很多。”
她聽完我的經驗,立馬開心了,並且果斷的說,她也要打無痛。
後來等她生完後給我發報喜訊息,我問她 “打了無痛是舒服很多吧”?她發了一串痛哭的表情……後面跟了句 “怎麼都沒想到,不讓我打無痛的居然是我親媽!!”
原來是她生寶寶的時候,她爸媽也來了醫院,她已經提前和老公商量好要打無痛,可是她媽媽聽到“無痛”後,死活不讓她,還說“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別這麼嬌氣”,還說“那東西對孩子和你都不好,咱不打啊”,吧啦吧啦的說了一堆……
最後她就在疼的死去活來的狀態下,生了個孩子,出了產房第一句話就是 “以後再也不生孩子了!”
其實,現在“無痛”已經在全國推廣了,試想:如果真不靠譜,國家會推廣嗎?
反而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對孕婦很受益的事情,在生孩子的過程中,可以少受很多罪。
把開宮口過程中因疼痛帶來的焦慮煩躁、所耗費的精力,省下來用在寶寶出生的環節,好好的把寶寶生出來,它不香嗎?
在《新生日記2》中最後一期,李艾分享她當時分娩的經歷,一心只想打無痛,無奈超快順產,還沒來得及打寶寶就出生了。
拿什麼拯救那些不同意我打無痛的親屬們?這是一個平臺上的熱議話題,有將近500條回答,大致看了一遍,發現大部分親屬們不支援打無痛,最主要的原因是對無痛存在 “認知誤區”。
1. 家屬不支援打無痛,是由於這兩個認識誤區
① 把無痛妖魔化,就是覺得不好,沒法接受
就像一個網友說的“醫生看我疼的厲害說要不要打dulengding緩解一下,我婆婆都勸我不要打,在她眼裡一切有緩解疼痛效果的東西都不好,就要硬挨著痛才是好的。”
② 擔心有後遺症,比如腰疼
因為有不少人說到這個點,擔心產後對身體不好。
但也有網友分析了:產後腰疼主要是因為帶孩子時姿勢不正確,比如頻繁的抱孩子、抱孩子姿勢不正確、總低著頭給寶寶餵奶換尿不溼等,再加上孕期胎兒對腰椎的壓迫導致的。
還有的媽媽是產後一段時間後腰疼,是因為骨質疏鬆,再加上帶孩子不小心弄的腰椎間盤突出了才出現的。
因此,正確的認識無痛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要找到產後導致自己身體出現不舒服的真正原因,這樣才能更準確的解決問題。
2. 當然,打無痛的確會有一些“不適反應”
的確,我當時打了無痛後也是昏昏沉沉的睡覺,睡醒來就吐上幾口,吐完了就又睡著了,倒是沒有癢癢,但我也覺得相比十級分娩痛,這是可以接受的。生完寶寶後一切都很好,並沒出現其他的身體不舒服。
3. 也不是所有順產產婦都能打無痛針,要提前諮詢醫生
還有一位媽媽總結的很好:
首先,無痛針並不是所有順產媽媽都能打,因此孕媽們也不能為了順產不疼,而盲目堅持,要提前諮詢好醫生;
其次,她也說了 產後腰疼有原因,不能甩鍋給無痛;
還有她最後提到的 “女人一定不要虧待自己”!這也是京媽最想說的,在愛孩子之前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孩子!
最後再總結下,懷孕生孩子是夫妻倆人的事,有些事情要自己有原則,比如婆婆媽媽比較倔強的,可以儘量避免衝突。
比如 先不讓她們過來,或是提前給她們做好工作,給她們看相關的影片和內容,帶她們去聽聽相關的線下孕期課程,或是產檢的時候帶上她們,故意在醫生面前問一句,讓醫生解釋給她們聽。
你生寶寶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當時有沒有打無痛,又有沒有家人反對呢?來說說你的經歷和感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