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看到《如果父愛缺席》中的這句話,我不禁渾身一震,再讀下去竟然淚眼朦朧。作者胡慎之是關係心理學家,從心理學分析了父愛之道。

很多成年人之所以出現自卑,主要源於原生家庭中父愛的缺席,因為父愛和母愛共同支撐起了人們內心的世界。

如果成年人在幼年或童年出現父愛缺失,內心就會出現缺口,從而出現社交無力、懦弱沒主見,甚至無底線討好他人,關鍵時不敢表現自己。

而父愛的缺席會導致成年人一生的工作、生活模式、情感深受影響,甚至人生過得很紊亂,尤其是生活模式深受影響,而這一切的根源是因為父愛缺失

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很可憐

父親有一個超級功能,就是成為孩子的英雄,比如有號召力,能成表率和榜樣,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部分父親在孩子成長曆程中都屬於缺席狀態,而我們家也不例外。

昨天讀這本書的時候,突然有點心酸,感覺孩爸陪孩子真的太少了,於是跟孩子溝通時說:你爸在外地工作,很少陪你,但他是愛你的。

孩子直接來一句:無所謂,反正我就當我爸不存在。

這句話讓我很是難過,儘管是為了養家餬口而不得雙城生活,但扎心的現實是孩子對父親早已沒了感覺,甚至讓我一度質疑是不是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出了問題。

按說孩子應該試著去理解,畢竟在外工作也是為了賺錢讓他生活得更好。只不過道理都懂,感情上真實的感受卻騙不了人,即便道理懂得,也無法接受缺失感情中的失落與可憐兮兮。

即便成年人有再多的理由,為了賺錢,為了工作,為了負重前行等等,但孩子缺失的感情與可憐,是現實存在的問題,而且會隨著時間的擱淺而影響越大。

沒有父愛呵護的成年人,大都很自卑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會融進他的血液裡,跟隨他一輩子。

這句話很對,只不過父親這個詞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太陌生了。曾有一個名詞叫做“隱形單親媽媽”說的就是父親缺失的家庭,由於父親很少參與養育孩子,而母親就如同離了婚的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小孩一樣。

後來又變成了“喪偶式育兒”,還是父親的缺失,甚至是長年管孩子,或者說幾乎不著家的父親。

再後來變成“詐屍式育兒”,也就是說平時用著時不出來,用不著時還要發表幾句言論,讓人氣得想直接拍暈,最終只能來一句“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只不過生氣歸生氣,抱怨歸抱怨,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不僅缺少父愛的呵護,更缺少陪伴,而導致孩子從小失去了安全感,最後變得自卑。

可以說父親們往往很忙碌,也許是為了生計,也許是為了應酬或工作,而沒有時間或者說沒有心思去陪伴孩子的成長。而母親卻參與了孩子的全程教育,這就出現了“超級媽媽”的情緒化和片面性。

這是因為成年人缺乏父愛,從小習慣性養成的骨子裡自卑,因為母親一旦變強,父親就會弱化,而孩子也會非常自卑。

父愛的缺失使人內心軟弱,習慣性逃避

“我一個人帶孩子,你還想怎樣。”

經常會有母親這樣朝孩子父親咆哮,甚至是在崩潰後的大哭。而現實也的確如此,女人的價值早已不只是生育和撫養孩子,還承擔了衣食住行以及教育的多方責任,而且大部分女人還擔負著賺錢的責任。

而父親的角色越來越弱化,甚至除了賺錢,幾乎在生活中的存在感很低,不然孩子跟父親對話最多的只不過“我媽去哪了?”

這是因為母親參與孩子從嬰兒到成人的全過程,而父親的角色則被一度趕出,但同時缺乏父愛陪伴的孩子,不僅會內心軟弱,還會習慣性逃避困難。

父親是孩子心理上一座靠山,而一旦父親在生活中存在很少時,就會情感缺失嚴重,甚至會變得膽小怕事,甚至不敢大聲說話。

所以說,合格的父親是孩子最原始的自尊,應該讓孩子覺得驕傲,但如果只是孩子認為有他沒他一個樣時,不僅父親沒了應有的地位與價值,也會讓孩子內心出現糾結與習慣性的逃避。

而想要中和的唯一辦法,就是父親的陪伴與父愛的不缺席,因為父親這個角色給予孩子的除了有物質的支撐外,更有精神的支撐,也可以說將自己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

一旦缺失父愛,不僅父親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一落千丈,也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感培養。

結語

隱形爸爸的存在,並不是個例,而是很常見的家庭構成。出現這種差異,不僅女人抱怨和委屈,而且孩子也深受影響。

似乎為了麵包和牛奶,就不得不捨棄愛與廝守,只不過理由再多,都抵不過孩子心靈受傷的現實,而這種傷會持續至孩子成年,直到變成一生無法和解的結。

而缺失的父親之下,又有著焦慮媽媽,自然就有了失控的孩子,最終變成自卑的成年人,這個結構很讓人想哭。

但這個模式本來是可以改寫的,需要父親用盡可能多的時間,擁抱妻子和孩子,用愛去表達,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漫不經心。

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各種的無可奈何,但還有另一種選擇:愛。比如用心傾聽,用心付出,用愛感化,這些都是父親能夠給予的最好禮物,只是看願意不願意了,只要內心的愛足夠強烈,時間都可以“擠”出來。

9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生完娃,他不碰我了!”二胎媽媽深夜崩潰,順產真會變“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