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熊媽!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分享。
記得有一年,我帶著兒子去閨蜜家做客。剛走到她家裡,就看到閨蜜的女兒在玩剛買回來的滑板車,當時她女兒還不到1歲半。我兒子也想玩,就湊上去看,不過小姑娘非常排斥,緊緊抓住滑板車不讓兒子碰。誰知閨蜜竟直接把女兒握得緊緊的小手掰開,硬生生的把滑板車奪過來,給了我兒子。然後把女兒抱回臥室,告訴她,要讓哥哥先玩兒,要學會分享,懂事。
結果當然是小姑娘哇哇大哭,我兒子也嚇得不敢再靠近, 當時混亂的場面我現在還記憶猶新,尤其是那時自己內心說不出的困惑和糾結,使我更加焦慮。閨蜜的做法對嗎?雖然分享是美德,可是這樣強迫孩子做出分享的行為,真的對孩子好嗎?我們曾經也都是孩子,應該也特別討厭,家長自作主張的將自己的玩具送給別人吧!
心理學研究表明,分享不是與生俱來的。分享是人類的一種親社會行為,是人主動自願地與他人共享資源,並從中獲得快樂和滿足的行為,分享是幼兒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形成健康個性的基礎。
這告訴我們,分享不是天生的,但是分享很重要,所以需要後天培養。
那作為家長,到底該如何正確地,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學會分享呢?
分享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物權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只有當孩子明白了哪些東西是我的,哪些東西是你的,對物品的所有權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才能慢慢去引導!只有當孩子對自己的物品具有清晰的獲得感,擁有了這件東西,他才會內心有安全感,當他被引導要分享時,才不會擔心這件物品被搶走,那時候他才會主動願意跟別人分享。
所以,3歲前的孩子不要刻意要求去分享,因為他們還不具備分享的概念和能力。分享對他來說,就是赤裸裸的搶奪。如果家長刻意強求,反而會加深孩子對物品的佔有慾,還會讓他對所謂的朋友,產生恐懼感。
不要說那麼小的孩子了,就連我們大人擁有的很多物品,也不是每一件都願意跟別人分享吧!想一想,比如說我們的錢包、手機、水杯、銀行卡密碼等等,都不會跟別人分享吧,因為我們都認定這是隻屬於自己的物品,別人是不可以碰的。因此,我們平時可以在家裡,可以多跟孩子進行玩具的分類,可以詢問孩子哪些玩具是隻屬於他的,哪些玩具是可以和小朋友分享的。讓孩子選出來,這樣,當有小朋友來家裡做客,就可以讓孩子把那些可分享的玩具拿出來,跟小朋友一起玩。
當然啦,我們平時也可以教給孩子一些分享的技巧,進行分享啟蒙。比如,外出的時候多帶一些玩具,和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換,或者學會輪流玩;還可以帶一些好吃的,如果孩子被拒絕了,讓孩子把好吃的給到對方,進行異類物品的交換。總之,讓孩子在交換中體驗到分享的快樂,漸漸地便會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