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王小騫說

著名心理治療師M·斯科特·派克曾說:

“只有恰如其分地做出改變,使人格和心靈不斷完善,才能擔負起做父母的職責。”

成為父母,不單是身份的轉變,也意味著加入了一場自我修正的馬拉松,只有不斷完善自我,而非急於塑造孩子,才能逐步擔負起為人父母的職責。

然而,並不是每個父母都具備成長意識,以至於太父母做得很被動,只知道解決孩子的問題,卻沒尋求問題的根本。

也不是每個父母一開始就稱職,而是在不斷追求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做父母有四個層次:

第一層是肯為孩子花錢,偏重以物質養孩子;

第二層是願意花時間,在情感上滿足他;

第三層是願意為孩子學習,共同進步;

第四層是為成就孩子,願意做出改變。

您,在哪一層?

第一層

肯為孩子花錢,重物質養育

不少父母捨得為孩子花錢,並認為這是對孩子負責。

只要孩子開口,啥都願意滿足,衣食住行,樣樣給到最好。

五花八門的興趣班,別家孩子有的,自家一樣也不落下,更少不了爭取到貴得傷心的學區房。

然而,物質上的堆砌,並不能成就好教育。

孩子對獲取金錢沒有概念,如果在物質上一味地滿足,孩子不知珍惜,無法體諒父母賺錢的不易,也學不到感恩。

父母看重物質的滿足,孩子就很難學會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容易變得愛慕虛榮,而內心貧乏。

其次,大量地報興趣班,往往出於父母的意願,而非孩子所愛。

記得《少年說》中,有個叫周子皓的小男孩,原本膽小、容易緊張的他,竟鼓足勇氣當眾吐槽親媽。

子皓不明白,媽媽為啥給自己報了多達12個興趣班,有奧數、書法等,甚至很多興趣班,連名字都叫不上來。

子皓希望媽媽給自己減負,有休息的時間。

媽媽報這麼多興趣班,孩子真正喜歡的少之又少,勉強他學習,不但沒成效,反倒“偷走”孩子寶貴的童年。

父母照自我意願報的班,被迫學習的孩子會心生委屈,得不到理解,不能自由表達意願,容易與父母產生疏離。

給孩子提供物質條件,不能與愛劃等號,偏重物質和教育形式,卻缺少愛的陪伴,孩子處在情感匱乏中,心理成長往往滯後。

比起提供好的物質條件,滿足孩子心理情感需求更為重要。

第二層

肯為孩子花時間,滿足情感需求

孩子是小樹,父母的陪伴就是他紮根的土壤。

花時間陪伴孩子,滿足他情感需求,就是給他心靈輸入成長養料。

在父母陪伴和關注下長大的孩子,安全感充實,自信陽光。反之,內心容易不安,負能量較多。

王弢曾在《新生日記》中,回憶成長經歷。

小時候,父親的精力都用在事業上,很少關注自己。

他抱怨爸爸不在意自己,但身邊所有人都肯定爸爸是愛他的。

然而,王弢卻從來沒有體驗過父愛,只記得爸爸陪他踢過一次足球。

王弢坦露,自己性格比較陰鬱,負能量較多,跟爸爸陪伴缺失有很大關係。

不少父母本有愛子之心,卻少了對孩子的關注和陪伴,以至愛並沒有效傳達,孩子感受不到愛,就缺乏安全感,同時又對父母產生抱怨和不滿。

《少有人走的路》書中寫道:

父母必須在孩子身上花足夠多的時間,父母的關注意味著陪伴和注意力的付出,注意力越多,關注的質量就越高。

而缺少愛的陪伴的孩子,會成為“心理上的孤兒”

花時間陪伴孩子,重點在注意力的付出,而非“身在心離”。

或許你並沒太多時間給孩子,卻可以零碎地付出注意力,在繁忙中抽空給孩子打個電話,讓他明白你在任何地方都掛念著他。

休息前,花幾分鐘欣賞孩子的繪畫作品,由衷地提出讚美和意見,或跟他談心、親密擁抱。

父母陪伴時間不充足,但如果還能對他個性、喜好、生活習性等了如指掌,並能在出現問題時,給予正面反饋,孩子仍然能感受到被愛,內心滿足。

而缺乏愛的陪伴的孩子,內心往往充滿不被人關注的孤獨,甚至成為心理上的孤兒。

花時間陪伴孩子,就是對他未來的投資,陪伴質量越高,未來收穫就會更大。

第三層

肯為孩子學習,共同進步

初次為人父母,有太多慌張。

早早一歲時,我發現自己竟不能“教”她。

她搭積木,小手還不能處理精細動作,經常搭不好,她就扔掉積木接著大哭,我本能地說:“別急呀,想想辦法……”。

話剛一落我就激靈一下,我所傳達的是“遇事不要用情緒解決問題,要用方法”,可我做到了嗎?

我是個習慣用情緒解決問題的人,用負向情緒控制別人,拿凌厲的眼神和故意不配合的動作讓別人感受到壓力,選擇被迫順著我。

可現在,我卻在教孩子不要用情緒解決問題?

這樣的瞬間越來越多,我慌了,開始反思自己,難道我要做個只知要求孩子,卻一樣也辦不到的媽媽嗎?

這樣教育對孩子真的管用嗎?

不,我要做合格稱職的媽媽。

2017年,我“回爐”到中國科學院讀心理學專業碩士課程,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

因為我知道,養孩子,要先養育自己,好媽媽才能養出好孩子。

我拿到了中科院所認證的“婚姻與家庭心理指導師”,期間也接觸了大量家庭實際案例。

如何更好養育孩子,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洞見,我決定把它們用一本書呈現出來,讓更多父母受益。

《媽媽知道怎麼辦》這本書因此面世了。

後來,我收到了許多媽媽的反饋,也知道了更多“學習型媽媽”的存在。

她們有的剛懷孕,有的孩子幾歲大,有的才幾個月大,在書中她們看到了自己和孩子的影子,也為心中的疑惑找到了答案。

有的媽媽甚至讀到淚流滿面……

這些都是對自己努力的饋贈,既幫助了千萬家庭,又實現了自我價值,我非常欣慰。

父母應該跟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只做基因上的父母。

因為成為父母而做父母,照感覺養育孩子,但感覺多數時候是不可靠的,憑藉豐富的人生經驗教育,再豐富的閱歷也有侷限,而東家一句西家一辭的零碎資訊,更難適合自家孩子。

這樣養孩子,往往付出很多,卻收不到好效果,也耽誤孩子的成長。

但如果父母願意多方學習,不管是聽課、看書或參加培訓等等。

爭取做更好的父母,能夠了解孩子成長規律,理解並滿足他心理需求,知道如何更好地引導他,就能養育出內心強壯的孩子,同時也拓展了自我,收穫更完善的自己。

肯為孩子學習,就是抓住了自我成長的機會,也給孩子成長提供了一片沃土。

第四層

肯為孩子改變,成就他

教育專家、心理輔導師賽西·高夫說:“我們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自我教育,不是追求塑造、改變孩子,反而要先改變自己。

故事《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中這樣寫到:

上帝讓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但蝸牛實在太慢了,我摧它、唬它、責備它,但蝸牛已經盡力了。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我無能為力,鬆開了它,卻聞到了花香,感覺到了微風,聽到了蟲鳴鳥叫,原來這裡這麼美好。

教育就是這樣,父母要求孩子跟上自己,可他盡了力也還是那麼慢,父母責怪,甚至打罵,孩子只好帶著傷吃力地往前走,但仍然很難達到要求。

但如果父母鬆開孩子,放慢腳步,反過來跟隨孩子的速度,卻發現育兒原來這麼美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父母變要求為給孩子自由,順應他天性,孩子的成長沒有限制和束縛,生命才能更加整全。

肯為孩子改變自己,就是成就孩子。

《親子關係全面技巧》作者李中瑩說:“家長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培養出孩子照顧自己人生的能力。”

付出時間關注和陪伴,滿足孩子情感需求,同時,父母又願意和孩子一起學習進步,也能改變自我來成就孩子,他就有充足的心理能量,擁有勇敢面對人生風雨的能力,讓生命散發更多光芒。

為人父母,您在哪一層?

王小騫

7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別讓識字難倒了孩子,這6種方法幫助快速識字,家長們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