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胎兒一天沒有出聲,媽媽們都會止不住的對他產生好奇心,想要知道小傢伙在羊水裡做什麼,胎動的時候他是用手、腳、頭還是屁股在打招呼呢。其實胎兒的身體資訊除了透過B超成像能檢查判斷外,還可以透過醫生的觸診來了解,而等到孕中晚期胎兒不斷的長大媽媽體感的不同也是報告胎位的訊號。
一、觸診判斷
雖說現在醫學檢查對儀器的依賴性很高,但是在判斷胎位的時候,醫生的一雙巧手也能達到“透視”的目的。一般在孕24周左右時,就會在產檢中增加胎位檢查專案,如果發現胎位不正的情況就能在30-32周之間矯正,而過了36周後才發現的話通常都沒有改變的可能。
觸診時,醫生面向孕婦,在觸控宮底判斷高度後就能對胎位進行判斷。如果觸感回饋的是又硬又圓的浮球狀時,那就是胎兒的頭部,胎位正常;而如果感覺是寬又軟不規則時,則多半是胎臀,也意味著胎兒是臀位,有矯正胎位的必要。
二、媽媽的體感判斷
媽媽的身體是胎兒生長的容器,對胎兒狀況的最直接判斷一定是來自於媽媽。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的長短、重量都隨之增加,媽媽們的身體也伴隨有不同的體感。
因為胎兒頭部是全身上下硬度最大的地方,如果到了孕中晚期胎兒是正常胎位的話,意味著胎頭在下,等到胎頭入盆,對胃部的擠壓減輕,前期胃部的各種不適都煙消雲散。但胎頭下降卻讓膀胱受擠壓,尿頻、坐骨神經痛明顯。而胎兒要是臀位的話,胎頭在上,長期頂住媽媽的胸膈肌就會讓她們感到胸部膈肌疼痛。
三、B超判斷
B超在懷孕的不同時期承擔著不同的檢查目的,孕中晚期是需要透過B超來看胎位是否正常。
正常胎位的話是枕前胎,這個位置的話胎兒是頭部最先露出來(頭先露),背部衝外,生產的時候這樣的胎位最為安全和順利。B超指標中如果顯示LOA(L骨盆左側、O頂先露、A枕前),則代表著最常見以及可以順產的胎位。
在檢查瞭解了胎兒的胎位後,就能為下一步的分娩做計劃了。胎位不正的話,醫生會知道孕婦透過膝胸臥位操來糾正,如果還是難以調節或者發現時間較晚的時候,醫生可能會採用手術的方式來糾正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