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在看雲,我在看你,而你卻並不在意”。對於為人父母的我們來說,最遙遠的莫過於親愛的寶貝站在我面前,而我卻一個字也聽不懂。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很多孩子整天小嘴說個沒完,可愣是沒有一句話能讓父母馬上聽明白的。
有些父母倒是很看得開,認為孩子年齡還小,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比較正常,哪個孩子也不可能在3歲之前就能對答如流,父母在家裡扳一扳就過去了。有些父母則是顯得很慌張,懷疑寶貝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疾病,就像小品裡“村口的吳老二”一樣。
在我們鄭州中心的吳老師看來,孩子出現語言邏輯混亂的現象要視情況而定。年齡稍小的孩子在語言習得期間確實會出現一系列表達和理解層面的問題,但這些問題都只是暫時性的,隨著構音器官的成熟和認知能力的發育會逐漸遠離孩子。
比較困難的語法雖然會在孩子年齡稍大時才能被完全掌握,可也不至於讓孩子長期存在邏輯混亂的情況。一般來說,兒童在兩歲半時就能初步掌握構句的方法,三歲半左右可以表達語義稍微複雜的長句。但有些孩子在3歲時依然會出現諸如主謂不分、構句能力弱的問題,那麼這無疑就是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了。
語遲不止傷語音 語法詞彙更重要
在語言的定義裡,我們可以得知語言由三個要素構成——語音、語法和詞彙。語音即我們聽到的因為喉嚨震動或共鳴產生的聲音,詞彙則是語言中所有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語法則是用來表示詞彙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句子中的功能和關係的。
在語言測試系統中,語音只是需要檢查的一部分,測音師還要和兒童進行交流並對其引導,以此來判斷其語法的掌握程度和詞彙量的多與少。專業兒科和語言機構對語言發育遲緩的判定其實差不多,都是透過這三點來測評的,只是醫院多了一項生理篩查。
說句題外話,生理篩查是必要的,它可以幫助醫生和矯正師排除一大部分非致病因素。無論是從實際資料還是專業兒科、矯正機構的經驗看來,引發語言發育遲緩的最大要素依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語言環境的不良。
無論是語言學還是醫學界,一個人對語法和詞彙的掌握是要比語音更為重要的環節。試想一下,一個普通話標準的人工智慧在和你對話時說出一堆任何人都聽不懂的亂碼,是不是要比帶點發音不準但邏輯清晰的語言更讓人無法接受?語言的本質是溝通交流的工具,讓人聽明白比只讓他人聽見更加重要。
話說回來,不少人覺得兩三歲的小朋友說話時帶點大舌頭、偶爾胡言亂語的樣子還挺可愛的。這種感覺其實來自我們對生活環境的感覺差異,在聽慣了成年人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後,偶爾聽見小可愛們萌萌的奶音感覺還是挺新鮮的。可是,外人終歸是外人,小寶貝的家長們可要注意孩子是否為語言發育遲緩。
邏輯混亂與家庭淵源頗深
對於那些剛剛開始咿呀學語階段的孩子,他們語言表達的方式大多來自家庭,在家人的交流中逐漸掌握一些技巧。幼兒因為對語言的認識比較膚淺,所以難免出現說話時張冠李戴的情況,比如把“我要吃蘋果”說成“蘋果,要”。
家長在這段時期任重道遠,不僅要保持和孩子高頻率的對話,還要時刻注意他們的語言發育程序。從這一點說,孩子語言邏輯混亂的罪魁禍首非家庭莫屬。
1.缺乏早期語言刺激
如果你帶著孩子到醫院或者語言機構求助,醫生或矯正師一定會說“孩子缺乏語言刺激”。語言刺激是什麼東西?真有那麼重要嗎?所謂的語言刺激是引導和激發兒童語言發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早期語言啟蒙的唯一方法。
語言刺激並不如我們平時所想的那樣只強調“多”,質量過硬才是最重要的。一些父母只看到了吃飽穿暖,卻沒發現當你說話時孩子那雙好奇的大眼睛。父母早期和孩子的交流即使是單向的,也會決定後兒童後三年的語言發育水平。
2.家庭語言不統一
語言的統一分為兩點,一是普通話和方言的不統一,二是母語和外語的不統一。我們在以往的文章中說過,一些方言並不會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但不同的方言雜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另外,我們不建議過早進行第二語言的學習,這樣會導致孩子的語言混亂。
3.長期用代詞代替名詞
在日常生活中,假如監護人經常用指代用於替代名詞使用的話,會讓幼兒對事物的指認不清,比如詢問孩子時說“寶寶想不想要這個?”“你是想要紅的這個還是那個黃的呢?”不如替換成“寶寶想不想要蘋果?”“你是想要紅的蘋果還是黃色的香蕉呢?”
幼兒的語言發育並不完善,常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邏輯混亂的發生。對於孩子來說,語言還是比較陌生的事物,需要父母時常引導和教育,激發起孩子說話和學習的興趣。另外,父母面對孩子時不能太過急躁,一定學會把心態放平穩,和孩子一起克服這個不大不小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