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沒有母乳吃了”,芊在朋友群發了這條資訊。
隨之而來的是數十條滿含內疚之情的資訊:
“我不是個好媽媽,孩子才吃了幾天母乳,就吃不到了”
“我不該生氣,要知道母乳會被氣沒,我就忍忍,我怎麼就不忍忍呢?”
“你們說,吃奶粉會不會有什麼不好啊?”
“孩子吃奶粉,到時會不會跟我不親?”
……
好像每個新手媽媽都被“母乳”這個問題困擾過。
大多數新手媽媽都是希望孩子吃母乳的,只不過迫於實際情況,總有一些想餵母乳卻喂不成的情況。
對此,一些媽媽坦然接受,一些媽媽負罪感爆棚。
像朋友芊的這種情況,應該有很多。我也是曾經的一員,還好我想開的比較快。
我不認為喂不喂“母乳”和是不是個“好媽媽”有什麼必然關係。
誠然,餵母乳確實更容易和孩子建立起親密關係。但是和孩子更親密的方式不止這一種,其他時間陪玩、擁抱、說話同樣有效果。
有多少媽媽為了孩子能吃上母乳受了太多罪?
先是開奶。說起來開奶,我就想起來自己在醫院看到的一幕:
所謂的“開奶師”對著產婦一頓揉搓捏掐,簡直是人間酷刑。一位媽媽做完對我說:“疼麻木了”,嚇得我落荒而逃。
關鍵是,不一定有用。
如果是農村人,那麼回到家就會受到七大姑八大姨並街坊鄰居的一致問候:
“有沒有母乳啊?”
“母乳質量好不好呀?”
“我知道一個土方子,回頭拿給你試試”
“你別不當回事,孩子還是吃母乳好!”
……
作為媽媽,永遠想給孩子最好的。特別是新手媽媽,越是想給孩子最全面的,就越是慌亂。如果沒有做到,就會內疚。
幾個建議分享給焦慮的新手媽媽:
一、對自己的要求不必太高
每個新手媽媽估計都幻想過:自己要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但事實卻是:很多事情慌亂無措到崩潰。
放輕鬆,你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哪有一開始就能完全遊刃有餘處理所有事情的人?不要太苛責自己!
二、客觀看待事情本身,擺脫內疚情緒
很多事情本身不大,是我們將複雜的情緒夾雜了進去,因此才變得複雜起來。
客觀看待事實,擺脫情緒,冷靜解決問題。
比如沒有母乳,這個時候內疚除了令自己更焦慮之外,還無用處。
沒有母乳怎麼解決?挑選奶粉,給孩子選擇更適合的,好好餵養。將注意力轉移到解決問題上面,焦慮情緒也就不知不覺被緩解了。
寶媽們,你們的孩子是吃母乳還是吃奶粉呢?是什麼原因做了這個選擇呢?你有沒有經歷過這種內疚情緒呢?一起分享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