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上很多人都推崇努力和勤奮的重要性,英國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普通人到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要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必須要經過一萬個小時的練習,但是真正的關鍵根本不是訓練時間的長短,而是要在你想發展的領域內刻意練習再加上一萬小時的努力,才有可能成為專家。既然刻意練習在各個領域都被驗證是成功的訓練方法,那麼這個方法如何運用在孩子的學習上呢?
第一、只在學習區練習。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知識和技能可以分為三個層層巢狀的圓形區域,最內層是舒適區,是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各種知識,在這個區域無非是日常工作和學習的重複,即使重複了一萬個小時,也不會產生質的變化,最多是讓你的技能更加熟練而已,所以這一層不是我們刻意聯絡的物件,最外一層是恐慌區,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知識和技能,這一層是和我們現有學習和工作相關性不大的區域,我們對它知之甚少,所以去刻意練習沒有太大的意義,二者中間則是學習區,在學習區裡才可以進步,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學習區是什麼。比如,孩子在學習鋼琴,那麼在掌握了基本樂理知識和指法後就要大量的去彈奏曲子,只有大量的練習才能讓彈奏變成肌肉本能反應,才能把身體和樂曲很好的融合起來,這樣就能演奏出非凡的曲子。
第二、成績提高的秘訣在於大量重複練習。
從不會到會的秘訣是重複,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就成了。很多同學的成功充分說明了練習的重要性,曾經有學生在網上曬出從高一到高三的所有考卷,大約有三尺高,這說明了他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刻意聯絡的程度。不僅僅是高考,重複練習也是學習MBA課程的重要方法。在商學院裡,每個學生每天都要面對20個真實的案例,學生首先要自己研究怎麼決策,怎麼提出解決方案,最後老師給出結果並做點評。當然,這種練習應在專業教師指導下進行,不是毫無意義的重複練習。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有意義針對性的重複練習。
第三、及時反饋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老師最大的用處是什麼,也許有人回答是傳道、授業、解惑,激發學生興趣。從課業角度來看,老師最大的用處是及時高效的反饋。對於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來說,老師最大的作用並不是激情飛揚的講課,也不是灌輸了許多知識,而是告訴自己哪裡不足,如何改正,哪裡還有提升空間,怎麼一步步做到,所以不要總是埋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而是要從孩子的成績中總結出問題來及時反饋給孩子,並幫他找到解決方法,當然也要讓孩子自己學會從錯題中總結出正確的解題方法,然後大量重複的刻意練習,這就避免了某一類的錯誤發生,學習其實就是一個個的排雷過程,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解決它並且持續不斷的正向練習就是不斷掌握知識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