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總是習慣性不斷重複那些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有時候為了讓孩子長記性,甚至會誇大事實,期望透過語言的灌輸,讓孩子記住並能行動起來。

可嘮叨真的能促進孩子的行動嗎?

前幾天跟姐妹出去吃飯,開車的時候我們用了導航,導航出的路線是大路,可我姐妹選擇了一條小路,方向不一致,於是我就聽見導航說,“您已偏航,正在為您規劃新的路線。”

這樣的指導內容清晰,簡單明瞭,我們感受到導航在配合我們,支援我們。

試想一下,如果導航說的是:“您已偏航,偏航會導致您無法到達目的地,或者浪費您的時間,請您下一個路口掉頭,回到正確的路線上,下次注意按指示走,不要再走錯了。”

這樣的指導又會給我們什麼感受呢?是不是會煩躁,認為導航試圖掌控我們?兩種方式對比之下,哪種更有包容性,更容易讓人接受呢?

我家孩子吃飯比較慢,以前奶奶或外婆帶她,因為她本身瘦弱,所以老人都是餵飯,希望她能多吃點,每次都能把一碗飯吃完,可一頓飯甚至能吃1個多小時。

我自己帶她之後,訓練她獨立吃飯,她雖是自己吃,可一開始也是邊吃邊走神,哪怕不玩別的,一頓飯也得吃將近1個小時。

以前,我都苦口婆心地跟她講一堆道理;比如飯涼了吃了對胃不好之類的,再跟她講方法:吃飯要專心,有時還會跟她講目標,早點吃完就可以玩她喜歡的遊戲等等,她表示認同我的道理和方法,但就是做不到。每次重複相同的話之後,我發現她甚至很不耐煩,行動上也依然沒有本質性的改變。

後來,我意識到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不能一直把它當做我的事情來做,於是我退出管控孩子吃飯的模式。她吃飯的時候,我坐在一旁看書,偶爾提醒一下她:“你走神了,專心吃”,有時甚至只是跟她眼神對視了一下,讓她知道她走神了。這樣,她吃飯的速度反而有所提升了。(當然,她的提升經過了比較長的時間,而且過程中反反覆覆。)

她吃得好的時候,會來求得我的表揚,我在認可她的同時會告訴她,吃飯是她自己的事情,她自己來負責就好,不是為了獲得表揚才快點吃飯的。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提到一個觀點,權威需要簡短和選擇性沉默。在孩子反覆出現的問題上,我認為如果孩子已經知道了道理並認可了規則,但就是做不到的情況下,家長要做的不是不停地嘮叨她,而是把主導權給到她,簡短地指出她的問題併發出如何做的指令,或用沉默的方式提醒孩子即可。

寫在最後:

嘮叨傳遞出的資訊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因為不信任,所以要透過嘮叨一遍遍提醒,因為有家長一遍遍提醒,所以孩子不用自己負責。這樣看,嘮叨反而會導致孩子自主性不夠,甚至孩子有時為了獲得自主性,會故意叛逆。

想要打破孩子不聽話的局面,家長要堅持的原則是: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做主。而家長的責任是,透過有效的指導和支援,讓孩子自己去推進,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保持關注、鼓勵和等待。

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驚呆!兒子幼兒園班裡30個娃只有3個通過了這個重要能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