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知道嗎,在遙遠的巴拉圭,有這樣一群住在貧民窟的孩子,用最硬核的材料——垃圾,做出了最高大上的作品——交響樂樂器。
這些樂器不但能看,甚至能彈,不但能彈,甚至彈遍世界各地,彈遍世界名曲。
“世界給我們垃圾,我們卻報之以音樂。”他們這樣說道。
本書是由法國著名童書作者米歇爾·皮克馬爾著文,著名插畫家利昂內爾·勒·尼瓦尼克配圖,在本書中,他用垃圾實拍做出了極具藝術感的拼貼畫。
米歇爾 皮克馬爾
而作為忠實記錄了這支傳奇樂團的本書,也曾獲得包括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在內的多項國際大獎,被法國近1200名教育工作者推薦。
豆瓣評分也是高達9.8分!
事不宜遲,讓我們隨著繪本的步伐,去看看他們的故事吧!
以下圖文涉及劇透(有刪節),加粗字型為繪本原文,其餘為解說。圖片來自繪本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
故事開始:
很久很久以前.......
是的,這個故事就像童話一樣,
只是這裡沒有公主,沒有國王,沒有王后......它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貧民窟的人們用自己的雙手去翻垃圾堆,
這就是卡特烏拉小鎮居民的生活,每一天連活下去都很難。
孩子們一邊撿垃圾,一邊問自己:“這就是我的人生嗎?”
(問號形狀的垃圾正表現了小男孩對未來的迷惘,
衣服上的感嘆號恰恰是小男孩此刻內心震動的外顯)
突然有一天法維歐·查韋斯來到了垃圾堆,他是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
他相信音樂可以喚起孩子們對美的感受力,為生活點燃希望,讓孩子們遠離打架,吸毒等糟糕的東西。
法維歐想教孩子們學習音樂,
但是,沒有樂器怎麼學音樂呢?
就在這時,一位巧手的爸爸說:
“我們可以自己製作樂器,我可以用我的桶來做鼓。”
“所有的樂器都是用木頭、金屬、絲線等材料做出來的,這些東西在垃圾場裡都找得到。”
從那天起,貧民窟的人們在撿垃圾的時候,不僅僅想著賣錢,還想著怎麼製作樂器。
他們依次做出了小提琴,吉他,低音提琴,笛子,小號。
後來啊.......
所有這些撿垃圾的人都得到了應有的尊重......
樂團裡的小小音樂家們對明天充滿了期待,
音樂就像一把鑰匙,為他們打開了魅力世界的大門
故事結束。
------------------------
今天是聖誕節,大家記得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
那個善良可愛的女孩,最終在平安夜離開了美麗的世界,不過幸運的是她最終在天堂與祖母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
《貧民窟裡的交響樂團》正好像現實版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孩子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垃圾堆裡,但他們卻沒有在絕望中沉淪。
當男孩撿起一塊問號形的垃圾,內心深處依舊會泛起對自己生活環境的不甘——他們渴望過上美好而有價值的生活,並願意為此付出努力。
他們很普通,普通到卑微。他們是社會中最最邊緣的人群,幾乎沒有人會注意到他們心中的驚濤駭浪。
可就是這樣一群最最普通的邊緣人,他們有著最美好最樸素的願望,劃亮一隻又一隻的火柴,做成一把又一把的樂器。
終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們的努力和美好品格得到了世界的矚目,讓所有人看到了屬於邊緣普通人的魅力!
那麼讓我們也看看他們的傑作吧!
這就是那個可以長樂器的“神奇”垃圾堆:
再生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阿達·里歐斯和她的“練琴房”:
這隻就是故事中的小提琴:
看到材料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呢?
本書的作者皮爾馬克不僅是優秀的童書作者,還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
在為孩子寫書之前,他曾做過15年的兒童教師。在與孩子的交流中,他認為人們應尊重孩子們看見不公、殘酷的權利,因而筆下常常出現邊緣、弱勢人群。
孩子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墜入人間的天使。我們努力將他們保護起來,為他們在凡間築起天堂,不希望他們接觸到凡間的任何悽風苦雨。
可是抱著,牽著,拉著“天使”行走在街上,我們還是不免遇到各式各樣邊緣弱勢群體,他們或是在乞討,或是在翻尋垃圾箱。
遠遠看見時,你會怎麼辦呢,帶著孩子避之不及嗎?
請帶著孩子安靜禮貌的從他們身邊坦然路過吧。
或許孩子這次不會注意他們,可當孩子發現了有些人與自己不同向你詢問時,可以懷著尊重的溫和態度向孩子們解釋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
畢竟,知曉他人的不幸,是孩子變得慈悲而有同理心的第一步。
每個孩子都是墜落人間的天使,請別懷疑ta能否感同身受。
唐不遇曾經寫過一首小詩,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世界上有無數的禱詞,都不如 我四歲女兒的禱詞,那麼無私,善良,她跪下,對那在煙霧繚繞中微閉著雙眼的觀世音說:菩薩,祝你身體健康。 "
書名:《貧民窟的世界樂團》
主題:音樂,邊緣人群,溫暖適合年齡:3-8歲
亮點:剪貼畫,溫暖人心,認識世界
推薦指數:四顆星,推薦購買
感興趣的,可在下方購買:
編輯助理:神仙
本文圖片來自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