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今天刷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問題很有趣: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題主說不論家長還是社會都以孩子是否聽話來衡量好壞,而且很多心理專家都認為: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導致這樣的情況呢?
越乖越容易討好,越遠離真實的自己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故事,大概是講述有個網友小時候奶奶帶他出去玩,走到路邊的糖果攤時,奶奶指著他說:“好孩子,你想吃嗎?”
他搖了搖小腦袋說:“不想要”。
奶奶開心的表揚孩子:“我孫兒真乖,從來不亂要東西”。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哪有不想吃糖的,自己面對想要的東西卻強忍拒絕,有人覺得這是「延遲滿足」,但我想說,如果這樣長期下去,孩子大概慢慢會變成一個以滿足他人意願,甚至討好他人,忽略自我真實感受的“工具人”。
美國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在《薩提亞轉化式家庭治療》一書中指出:
“討好是一種求生存的應對姿態,在壓力情境下,一個人忽視自己的感受,認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盡力取悅一切人和事,就是不在乎自己。這便是討好。”
”討好”這個詞並非是貶義詞,很多人之所以是認為能更好的生存與成熟的策略,但根據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有個公式:
成熟=為他人著想(討好)+勇氣
所以他認為,從小特別乖的孩子,自然更容易為他人著想,可現實情況卻是這類人卻缺少勇氣,也就是說這些人壓根不成熟,而且總是陷入損己利人的怪圈,常常失敗,心理問題更多。
太乖意味著太“壓抑”我在過去很多文章都提到過,一個孩子太乖一定是因為過度壓抑自己導致的,根據精神分析來看,人的本能是有攻擊性的,如果我們想健康的生活,就一定不能完全壓抑它。
假如一個人的攻擊性無法象徵性的表達,那麼這股能量並不會消失不見,而是會轉向內部世界,變成自我攻擊。
要知道一個人嚴重自卑、患上抑鬱症、強迫症甚至軀體化障礙都和這個有巨大關係。
比如之前我的一個來訪者從來不會和人吵架,但它總是覺得胸悶,去醫院各種檢查都沒事,後來諮詢過程中,他開始釋放自己,先從諮詢室內開始發洩真實感受,最終胸悶問題得到解決。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懂事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比如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打壓自己家孩子的自信,還美曰其名為我是為了給孩子壓力讓孩子變好。
可武志紅的解釋很犀利:
父母總喜歡誇 “別人家孩子”,而不願誇自己家孩子。
這會給自己孩子這種感覺:你必須全能。否則“別人家孩子”總有比你強的地方。
這很可能是,父母將 “我必須完美” 的嬰兒式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變成,“你必須完美”。
太乖會形成僵化思維生活中你發現了嗎?很多乖孩子缺少一份「靈氣」。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做“防禦機制”,其中有個防禦叫做「理智化」,也就是習慣用思維和理智處理人性真實的情感,可這會切割與隱匿了正常人性當中的感受體驗,過度地陷入在思維當中的時候。
這就像很多神經症患者的防禦,它時刻提醒患者要謹言慎行、遵守規範,但同時也會造成思維和行為的刻板僵化。
比如「應該思維」,我之前患嚴重抑鬱症的時候就是被這個問題搞得痛苦的要死,我嚴重抑鬱的時候一點飯都吃不下去,但是我潛意識總覺得我這麼大的人就“應該吃很多的飯”,或者我抑鬱的時候工作效率低,潛意識就會認為“應該更加努力”。
最後我被割裂成一個“應該自我”;另一個“現實自我”。
“應該自我”就像一個理性的、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玩樂上的「效率機器」,而“現實自我”則是不完美的,情緒化的。
這樣長此下去我越來越痛苦,甚至沒有了情緒。很多人都覺得我活得僵硬死板,這都源於小時候我被有條件對待,懂事了父母就獎賞我,不懂事就冷落責備我,所以我潛意識形成了“應該思維”。
但這些都嚴重限制了我的創新,其實我有很多想法,都是因為這些僵硬思維讓我失去很多機會。
還有你要知道,理智化的人都是為了防禦過強的情緒感受,但事實卻是沒人能把情緒消除,哪怕利用理智化防禦也不行。
魯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提出一個問題:“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種寫法你知道嗎?”
這一問話傳遞出了孔乙己的情感隔離,他藉助自己讀進去的書,構建起“讀書人”的特殊優越身份感,以“理智化”的防禦來抵禦自己真實處境中的窘迫與孤獨。
我們不需要這樣的懂事,我們需要愛那些太乖的孩子被愛的有條件,所以更需要無條件的愛。
一個人只有先被愛才能愛人,這是太多經驗和實驗研究的成果。
《弗洛伊德的使命》中,有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無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寵愛的人,會終生保持勝利者的感覺,而這種成功的信念,會導致他這一生,都能不斷地獲得成功。”
大家還記得傅園慧吧?
因為奧運拿獎成為“洪荒之力”的代言人,可沒多久就因為受傷比賽接連失敗,自己在泳池哭泣的樣子被很多人心疼。
一時間所有人都覺得她飄了,網路暴力真的可怕。
後來傅園慧一個人在雨中走了很久,是父母找到她,叫她不要想太多。
那一刻真的全世界都對她失望,除了她父母。
也正是父母的支援讓傅園慧很快走出了逆境。
她明白了,就算全世界的人對她失望,但父母不會。
有父母的愛做底氣,讓她有了自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能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標,有了今天的成績。
一個人內心的強大不是從乖巧懂事的歷練中成長,而是被愛與接納的環境滋養起來的。
育兒專家阿黛爾·法伯說: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孩子、情感真實的人比繼續讓他當“媽媽的乖孩子”更重要。
記得不知道是誰說的,我們一生做個壞人會死的很慘,做個好人會被累死,只有做一個壞壞的好人才能瀟灑自在,你品你好好品。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