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婷婷在戀愛時得知男友家中還有一個姐姐,內心有些拒絕,因為聽說大姑姐就是“半個婆婆”。幸運的是戀愛期間大家相處得很好,一直到兩家人見面準備定下婚事,也沒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

婷婷剛結婚不久得知大姑姐懷孕了,心裡有些壓力怕被婆婆催生,可婆婆說的話讓她感有些意外。婆婆告訴婷婷不著急要孩子,因為她要給自己女兒帶孩子,現在懷孕了只能讓“親家”帶了。

閨蜜的心情很複雜,一方面是因為不用頂著壓力早早生娃,卻開始擔心如果真的懷孕了,婆婆會不喜歡孩子嗎?

沒想到怕什麼來什麼,大姑姐懷孕6個月左右婷婷也懷上了,而且最後還生了男孩,可婆婆包了個大紅包,隻字不提帶孩子的事情。閨蜜聊天時跟我吐槽:難道現在的婆婆連孫子都不喜歡了?

哪裡是她的婆婆不帶娃,身邊這種例子太多了,近些年帶娃的“主力軍”漸漸偏向姥姥,獨生子女的家庭也不例外。難道婆家人不重視孩子嗎? 這要先從心理角度看。

從心理面次看“婆家人”和“孃家人”,到底誰更疼寶寶?

許多寶媽覺得還是姥姥最疼孩子,奶奶們表示不同意,自己的孫子誰會不喜歡?平時孩子被親屬問比較多的問題也是:喜歡奶奶還是姥姥?姥爺和爺爺誰更好?

每個家庭得到的答案不同,如果你也說不出答案,不妨看看隔輩親之間的科學順序。

《進化心理學》給出結論:誰更疼孩子的科學順序是姥姥——奶奶——姥爺——爺爺。

得出這一結論,主要運用到了父子關係的不確定假設,以公公婆婆的身份來說,他們有些沒說出口的“擔心”,但一般不會明確表現出來或者兒子和兒媳。

相比擔心兒媳生男生女,公公婆婆內心深處不確定孩子是否是“親孫子”,如果孩子生出來更像媽媽會加重疑慮,因此他們對寶寶的疼愛摻雜些許遲疑。

但作為孃家人,女兒生的孩子肯定是他們的“親外孫”,疼孩子的時候毫無保留,比婆家人多了安心和肯定,所以奶奶在心理層次對孩子的疼愛程度排名第二,爺爺排在最後,第一名就是如今的“主力軍”姥姥從這一角度上看也不能全怪婆家人,是很難躲避的心理效應。

另外一層心理暗示也很現實,以公公婆婆的角度看兒媳生孩子有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她的各種擔心到兒媳產後就結束了。

孃家人不同,他們會因為心疼女兒的付出而多加照顧自己外孫,表面上看是疼寶寶,實際上是疼自己的女兒,他們會毫無怨言地帶娃,也是想讓女兒輕鬆些。

話雖這樣說,身邊還是可以看到很疼愛寶寶的爺爺奶奶,從心理層面看姥姥的愛確實更濃烈些,但在日常生活中奶奶也非常用心,這取決於個體差異

老人帶娃其實也屬無奈之舉,他們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就要“無縫銜接”重新帶一遍孩子,內心有所抗拒很正常。姥姥和奶奶都可以疼愛孩子,寶媽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婆家人”和“孃家人”誰帶娃更適合?

如果一定要在公婆和孃家人裡,選一個更適合帶娃的人,不能只看身份,還要注意他們自身的特質。

誰帶娃更好,首先要看她的性格和人品,只是嘴上說疼孩子誰都會,但落到實際行動就能看出差別。人沒有完美的性格,如果老人本身屬於性格暴躁易怒,再愛孩子也不一定能教育得好,孩子的性格也會因此受到影響,留下童年不美好的回憶。

其次部分老人仍有酗酒打麻將,甚至更糟糕的喜好,如果作為個人愛好誰也無法阻攔,但這種情況帶娃會極大分散老人的精力。

酒後他們可能會打罵孩子,比如沉迷於打麻將,抱著孩子吸二手菸,甚至將孩子獨自放在家裡餓肚子,孩子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也會沾染很多壞習慣,不利於身心健康成長。

帶孩子是很消耗體力的事情,婆婆和孃家媽誰帶孩子更好,最後還要考慮她的身體情況和精神狀態。不僅保證孩子的成長和安全,也不給老人帶去負擔。

孩子和誰更親,取決於3歲之前和誰接觸時間更久,家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如果老人願意幫我們帶娃,無論是婆婆還是媽媽都要記得她的好。

【今日話題】你更希望由誰來帶娃?

#老人帶娃#

10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45歲高齡產婦“拼二胎”,並不是盲目跟風,顯示原因不得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