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朱朱
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談安全感的重要性
很多人都會說,我的安全感不夠,我孩子的安全感不夠,那麼,到底什麼是安全感呢?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事時的有力或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也就是生存需求之後,第二層就是對安全的需求。而實際上,人的安全需求與生存需求息息相關。而安全需求缺失的具體表現,就是“這個人缺乏安全感”。
因此,一個人要建立安全感,就要首先滿足內心對於安全的需求。當我們的生活狀態不夠穩定時,當我們在關係裡的感覺到不確定時,當我們對於事情的發展失去控制時,當我們對自己的現在或未來無法掌控時……凡此種種,都會引起安全感缺失。尤其是童年時代出現的這些類似現象,會讓我們留下童年陰影;這種陰影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就會引發各類心理問題。由此可見:安全感決定了一個人的幸福指數。
那麼,安全感與什麼有關呢?應該說:安全感來自於關係裡的確定、信任和尊重。無論是親子關係還是夫妻關係,無論是家庭關係還是社會關係,彼此之間的相處模式及信任和尊重程度,都會引起安全感的變化。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由於孩子在關係裡的敏感度非常高,因此這種變化就更為明顯。
安全感來自關係裡的確定、信任和尊重
先來談談孩子的安全感。家長們經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已經改變了,我的孩子還是呆在家打遊戲不去上學呢?這個問題其實跟安全感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有關,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告訴我們,只有滿足了較低的需求,才會去追求較高的需求,上學對於孩子來說是自我實現的需求,但是現在孩子的安全需求還沒有滿足,安全感還不夠,怎麼去實現自我實現的需求呢?因為我們以前種種的做法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所以現在孩子在家打遊戲不上學,我們應該解決的如何去補足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足了,上一層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滿足了,那麼他才會有勇氣回到學校。
那麼,孩子的安全感來自哪裡?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穩定的情緒、和諧的夫妻關係和被允許。大家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下功夫來補足孩子的安全感,這個過程不是說父母只是改變了幾天、一個月、兩個月,孩子就能馬上補足的,這需要家長持續的努力,等到我們自己的情緒真的很穩定了,夫妻的關係達到比較和諧的程度,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被允許、接納,孩子這時就會發生改變,就像我們家孩子,他在家呆了三個多月就復學了,但是復學後上學一直斷斷續續,我想這就是因為他的安全感還不足,他對我們的改變還不確定,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盯他上不上學,而是繼續努力做好該做的,只要這樣做,我相信孩子會有力量爆發的那一天。
要給孩子安全感,首先自己得有
那麼,要想補足孩子的安全感,除了做到以上所說的,我們自己要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能給孩子安全感,自己沒有的東西是不可能給別人的,那麼如何下面我再來說說成年人的安全感。
確切地說,對於成年人來說,我們與自己的關係,才是所有關係狀態的根源。一個對自己滿意的人,往往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並能處理好因關係而引發的各類問題;一個對自己不滿意的人,往往擁有糟糕的人際關係,而即使發生了問題也無法很好的解決。這就是語凡老師說的,相信自己的人,更容易相信別人;否定自己的人,更容易否定別人;責怪自己的人,更容易指責別人;忽略自己的人,也更容易忽略別人。
我是一切的根源
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你內心的樣子。真正的安全感,只來自於我們內心對自己的信任、尊重與肯定。即使我們有來自童年的陰影,我們也可以透過成長去改變自己,在不斷了解自己的過程中接納自己,在完整接納自己的過程中相信自己,在持續相信自己的過程中欣賞自己,在懂得欣賞自己的過程中完善自己。若能如此,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收穫一個越來越滿意的自己。
連載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