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1歲之前是我婆婆帶著的。由於老家還有80多歲的爺爺和奶奶要照顧,基本上都是奶奶帶著歐文回老家待上兩個月,再帶回來和我們住兩個月。因為這樣歐文半歲就不得不斷奶了。
老家離我們工作的地方很遠,那個時候要坐20多個小時的臥鋪,而且我婆婆帶著娃來回奔波確實非常辛苦,整個人都瘦很多了。
歐文的姥姥家離我們上班的地方100多公里,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所以,歐文1歲之後是姥姥幫忙帶著,姥姥帶孩子雖然也很盡心盡力,但是,她卻缺乏耐心,當著孩子的面就會發脾氣罵人。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孩子變得怯弱,我擔心這樣的環境不利於孩子成長,最後就把孩子接回自己家裡,自己帶。
我的老闆很仁慈,沒有因為我帶著不到兩歲的孩子上班而開除我。但是,每天早上抱著孩子去打上班卡,但可能因為孩子拉褲子,不舒服了,不到10點又不得不抱著孩子回家。
這樣的工作我堅持了兩三個月,孩子也照顧不好,工作也完成的很一般。所以,我辭職回家專門帶娃。
因為孩子從小就不是我自己帶大的,有的時候遇到孩子哭鬧,我也會對著孩子發脾氣。
現在想來真的特別的後悔。
孩子2歲半就送去上幼兒園,剛開始的時候三天兩頭生病,我經常整夜不睡覺照顧孩子。孩子慢慢長大,我發現歐文的性格有些叛逆,愛頂嘴,愛發脾氣。
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因為在孩子0-1歲時我陪伴的缺失,留下了很多後遺症。
我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有問題我該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開始不斷地學習各種各樣的育兒知識,和他一起改正壞脾氣,一起成長,終於歐文也長成了一個活潑懂事的小夥子。
有了歐文的經驗,奧莉妹妹出生後我就全職帶著她,她出生後不久就趕上了疫情。每天陪著哥哥一起在家學習,玩耍,但是疫情期間不敢跟人身體接觸,妹妹基本就沒讓外人抱過。所以妹妹至今都不讓外人抱她,但是她熱情開朗,見到鄰居都會大聲地打招呼問好。
哥哥從小“si/shi”不分,所以,疫情期間,我們每天在家練習口部操。哥哥學,妹妹正是牙牙學語的時候也跟著學,所以等到她開始說話的時候吐字十分清楚。
妹妹不滿意了會哭,但是很容易破涕為笑,她自己會吃飯,自己會找吃的。哥哥很大了仍然要大人餵飯。
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缺席,否則,真的很難彌補帶給孩子的傷害。孩子這段記憶雖然會隨著時間遺忘,但是缺失的安全感卻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如果能夠自己親自帶儘量不要給老人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