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孩子把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方式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他們普遍採用模仿的方式來探索這個世界、其他人還有自身文化的運作方式。但是除此之外,孩子還有一個人類獨有的學習方式。由於我們使用語言,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與他人交談的方式來教授知識,同樣,我們也可以通過傾聽來學習。
事實上,我們所知道的大部分事情都來自傾聽、閱讀或是網路。我們知道很多發生在千里之外或很久之前的事情,這些事情或大或小,但都無法通過直接觀察來獲得。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哥倫布於1492年出海遠航,世界是圓的……這些基本事實的獲得都仰仗別人的見證。
許多知識只能通過語言來獲得關於語言本身,例如想知道一個詞或一句話的意思,也必須通過語言來學習。這也是獲得虛構、神話或宗教知識的唯一途徑。我知道哈利·波特的額頭上有一個閃電狀的疤痕,但我只能借助語言載體間接地了解到。
從他人那裡學習可能看起來很簡單,就像模仿似乎很簡單一樣。但是,當你仔細考慮這個問題時,就會發現它其實很複雜。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可靠,比如,聽取誠實專家的建議就比聽取膚淺、可疑的人的建議要好得多;同一個人,有時可能是博學的,有時可能是無知的,或者可能對某些事實比較自信,對某些事卻將信將疑。他們所說的話可能正好和我們已知的資訊一致,也有可能互相矛盾。我們通過語言學到的東西很多都是間接的,我們是通過細微、複雜的方式,從他人說話時的語調、手勢、詞語的選擇或微妙的語法結構中得出結論的。
最近的研究表明,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孩子也對這些細節很敏感,並且可以廣泛地從他人所說的東西中學習。這與人們的一般想法是吻合的,即跟孩子講話、給孩子讀書是有好處的。
事實上,這是少數幾個經過明確驗證的事之一,照顧者可以有意識地去做,且能真正產生意義。貝蒂·哈特和託德·里斯利在20世紀70年代所做的一組著名的研究表明,不同家庭使用的對話和語言存在驚人的差異,這些差異同時也反映在孩子的語言中。與家庭條件稍差的父母相比,中產階級父母和孩子的交談更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的孩子也會更願意交談,從而學到了大量的詞彙。
但是超過此範圍,有意識地規劃你要說什麼是不太可行的,對孩子來說也不會有多大影響。孩子經常可以更好地解讀你所說的話和你真正想表達的意思,甚至超過你自己的理解,即使這兩者可能並不相同。
依戀模式決定孩子更相信誰在過去10年中,有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關注的是孩子是如何從別人的證言中學習的。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給孩子看兩個人,這兩個人給出的資訊是互相沖突的。例如,你可能會向孩子展示五金店中一個不常見的小工具。一個人說這是一個fep,另一個人說這是一個dax。然後你問孩子這個小工具叫什麼。孩子會如何決定該相信誰,又該從誰那裡學習呢?
事實證明,幼兒更有可能從熟悉的照顧者那裡獲得資訊,比如父母或幼兒園老師,而不會選擇相信那個不太熟悉的人。即使在他們兩歲之前,只要媽媽說這是一個fep,孩子就會說這是fep,而忽略陌生人的話。
更出人意料的是,孩子與照顧者之間的特定關係也影響著他們決定相信誰。“依戀”這個詞是心理學家對“愛”的描述,依戀研究者研究了嬰兒對照顧者的感受,尤其是他們對愛的感受。心理學家通過觀察1歲大的嬰兒與他們的照顧者分離然後再團聚時的反應來了解他們對愛的感覺。
當母親離開時,“安全型”的嬰兒是不快樂的,當母親回來時,他們就會快樂起來。相反,“迴避型”嬰兒的表現是,當母親離開時,他們的視線就會離開,即使母親回來了,他們也會繼續迴避,不去看她。這些孩子的行為表現得好像他們根本不在乎,但是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悲傷的發現,當你測量回避型嬰兒的心率時,便會發現他們實際上是非常不安的,他們已經學會了如何隱藏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焦慮型”的嬰兒在母親離開之後和返回之時,作為急需愛來呵護的嬰兒,都表現得非常傷心。
雖然這些研究通常是和母親一起進行的,但是與父親、祖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所做的實驗,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事實上,嬰兒對不同的照顧者可能有不同的依戀關係。他們可能和父親在一起時會感到安全,和母親在一起時卻比較焦慮。依戀模式是嬰兒的表現與成人對嬰兒的反應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嬰兒的這些不同表現提供了非常強大的資訊。至少在統計上,這些差異甚至可以預測孩子成年後的愛情生活會是怎樣的,儘管也有不少例外。你大概已經可以想到,你認識的成年人中,誰更傾向於擁有迴避型或焦慮型的關係了。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早期的關係也預測了幾年後孩子將如何學習。
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組嬰兒,並確定了他們1歲時的依戀模式。當這些孩子4歲時,研究者給他們做了小工具實驗。媽媽說,這個小工具是一個fep,另一個陌生人卻說這是一個dax。同時做了另一個實驗。這一次,孩子們看到了一隻雜交動物,一隻“魚鳥”,這隻動物大部分時候看起來像鳥,但有時看起來又像一條魚。媽媽把它叫作魚,而陌生人把它叫作鳥。兩個答案都可能是正確的,但陌生人正確的可能性更大。
●安全型的孩子在小工具實驗中說那是fep,可見,當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正確的時候,他們選擇向媽媽學習,而不是向陌生人學習。但在魚鳥實驗中,他們說那是“鳥”,可見,當陌生人更有可能正確的時候,他們選擇跟隨陌生人。
●迴避型孩子的行為卻有所不同:他們說fep和dax的比例幾乎相等,也就是說,他們從陌生人那裡學習和從媽媽那裡學習的情況幾乎一樣多。那些焦慮型孩子的表現也有所不同:在魚鳥實驗中,即使媽媽可能是錯的,他們也選擇相信媽媽的話。
因此,對不同的照顧者有不同感受的孩子,從照顧者身上學習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而教養模式則暗指,我們可以通過與孩子進行不同方式的交談來塑造孩子獲取的知識。但是孩子自己也在詮釋著他們聽到的東西,詮釋的方法是根據非常普遍型別的資訊,而這些資訊是我們無法有意識控制的。因此,一個穩定、安全的愛的基礎要比與父母說話的細節更重要。
你的孩子為什麼不信你的話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對與他人交談時的更多細微之處變得敏感。孩子可以感知到別人在說話時有多自信。如果兩個人提出相互爭論的觀點,那麼即使是3歲的孩子也會選擇相信那位說話時更有自信的人。如果4歲的孩子聽到一個有知識的人提出什麼主張,相比那些無知的人,他們更有可能相信這位有知識的人。而5歲的孩子則會考慮到更具體的知識分類,他們更可能相信醫生對醫學的評價,或者工程師對機器的評價。
孩子對共識也很敏感,他們會注意到在爭論時雙方分別有多少人。當4歲的孩子聽到3個人說那個小工具是fep,而只有一個人說那是dax時,他們就會選擇fep而不是dax。大多數時候,這是一個很好的策略,畢竟更多人認為的更有可能是真的,但並不總是如此。足夠的社會壓力也會讓大人和孩子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親眼所見。
發展心理學家保羅·哈里斯向三四歲的孩子展示了三條線,並要求他們挑選出最長的一條。孩子們很擅長做這些。即使他們看到一個成年人錯誤地挑選了中間長度的線,也還是會選擇最長的線。但是如果3個大人都錯誤地選擇了中間長度的線呢?大約1/4的孩子改變了主意,跟隨了成年人的選擇。
這似乎令人不安,但孩子其實並不孤單,大人也會犯這樣的錯。社會心理學對“從眾效應”的研究有許多結果,至少有些成年人在足夠多的人提出相反觀點時,也會改變自己的觀點。
在三條線這個實驗中,孩子和大人都應該相信自己的經驗。但這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通常我們會用自己的經驗來學習一般性的原則,這些原則可以幫助我們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就像哲學家約吉·貝拉認為棒球是一項難以預測結果的運動,對未來的預測就更難了。哲學家大衛·休謨可能還會補充說,當你必須對可能性而不是確定性做出預測的時候,也會很難。我們生命中的大部分事情,甚至棒球以外的事情,都是不確定的。
在我的實驗室裡,我們一直在研究孩子是如何學習對這種可能性做出預測的。我之前談過因果感知探測器的實驗。孩子只要觀察你把積木放在機器上時發生了什麼,就可以非常熟練地弄清楚是哪塊積木在使機器運轉。
當然,如果有人能簡單地告訴孩子是哪塊積木在使機器運轉,那將幫他們一個很大的忙。我們希望看到孩子是如何將這種語言資訊與他們在觀察這些積木時所獲得的統計資訊結合起來的。
我們特別關心孩子是如何處理衝突和不確定性的。在馬克斯兄弟的電影《鴨羹》中,奇科問瑪格麗特·杜蒙:“你會相信誰?我,還是你自己的眼睛?”我們問了孩子同樣的問題。
在孩子看到積木演示之前,兩位實驗人員中的一位走進房間,跟他們講了一下這些積木。其中一位自信地說:“我知道這臺機器是如何工作的。我以前玩過這個盒子。紅色的積木總是能讓它工作。”或者是另一位研究人員更加試探性地說:“我從來沒有玩過這些積木,我不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但我猜測,紅色的積木總是能讓它工作。”然後,我們觀察孩子會選擇哪塊積木。
結果往往是孩子們兩個人都相信。即使實驗人員是試探性的並說只是在猜測,相比藍色,孩子還是會更多地選擇紅色積木塊。但是,結合我之前描述的研究,比起沒有經驗的人,孩子更可能相信自信和有知識的人。
年幼的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輕信別人,更容易讓說話者在這種不確定中獲益。但即使是4歲的孩子也並不是簡單地相信別人,他們會通過觀察這個人有多自信來區分其可信程度。
我們想擴大研究範圍,看看如果證言與孩子自己的經驗相牴觸時會發生什麼。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向孩子展示了藍色積木塊在3次中有兩次可以使機器工作,紅色積木塊在6次中有兩次使機器工作。然後,我們把積木交給孩子說:“你可以讓機器工作嗎?”在其他實驗中,我們出乎意料地發現,即使24個月大的孩子也會選擇更可能使機器工作的那塊積木。這些孩子甚至還不能有意識地進行加減運算,卻會使用概率模式對未來做出合理的預測。
這一次演示的結論與前面研究人員所說的相矛盾,孩子們似乎把自己的親眼所見和說話者的證言區分開了。當說話者是無知且不確定的時候,孩子們會按照自己之前看到的事實去選擇。但是當說話者自信且知識淵博的時候,孩子們看起來很矛盾,他們只有一半選擇了“正確的”積木塊。他們在不確定時,似乎更相信自信的人。說到底,與三條線實驗不同的是,無論如何,這些積木塊到底多有效,仍然具有不確定性。
這會如何影響孩子下一次相信誰的決定呢?其他實驗表明,即使是4歲的孩子也會注意到某人的可信程度。假設你向孩子展示兩個人給一些熟悉的物體命名,比如叉子和勺子。一個人說出正確的名字,另一個人說出錯誤的名字,把叉子叫作小刀,把勺子叫作叉子。然後你給孩子看一個奇怪的小工具,那個之前正確的人說:“這是一個fep!”而那個之前錯誤的人說:“這是一個dax!”即使3歲的孩子也會說這個小工具是一個fep。他們相信之前正確過的人,正如他們相信自信或知識淵博的人,或是專家,或是他們最愛的人一樣。
為了測試這一點,我們把之前說過話的實驗人員帶了回來,宣告說現在有兩個新的積木塊。由於孩子們之前見過他們犯錯,所以就不太相信他們,也不太會選擇他們認為正確的積木塊。
相信一個更自信的人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有人說得很自信並自我肯定,但很多時候卻是錯誤的呢?我們都知道確實有這樣的人,特別是在學術研究領域。實際上,你應該對這樣的人少一些信任,而對那些更謙遜並對自己的侷限性實事求是的人更有信心。了解你自己,知道你自己是否真的知道,與了解紅藍積木塊同樣重要。
孩子們對一個自信但經常犯錯的人會作何反應呢?在實驗的最後,兩位實驗人員都回來並用同等自信的口吻說:“我知道這些積木塊,紅色積木塊比較好。”理性地去理解,你可能不相信之前很有自信卻經常犯錯的人。但是孩子們對這個過分自信的人並沒有比對謙虛的人更懷疑。與大人相比,孩子似乎更容易被“吹牛大王”欺騙。
進化對人類漫長童年給出的解釋是:孩子被設定為要向上一代學習。新的研究表明,實際上,孩子從他人那裡聽到並吸收資訊的速度非常快。
孩子就像海綿,但他們並不是隨意的海綿,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他們就會判斷其他人是否可信和可靠。隨著他們越來越了解別人,也學會了調整自己相信或者懷疑他人的程度。
孩子對你的信任勝過一切方法
所有這些對父母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在另一項日常慣例中,路易斯用一句修改後的舊諺語來描述他的養育方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或者你可以讓孩子一個人靜靜,他會想明白的。
父母很重要。孩子是從父母和其他照顧者那裡學習的,不管是通過觀察的方式還是通過證言的方式。孩子會仔細觀察父母是怎麼做的,也會非常仔細地傾聽父母在說什麼。與孩子溝通並傾聽他們所說的,多問孩子一些“為什麼”,也多回答一些“為什麼”,都可以幫助孩子茁壯成長。
通過觀察和傾聽來學習對於不斷累積起來的文化知識的傳承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但是,孩子不會盲目地重複他人做出的動作,或者說出他人所說的話。相反,孩子會積極地把通過觀察學到的知識和其他許多不同種類的資訊經過思考,智慧地結合在一起。然後他們會利用這些資訊來創造新工具、新技術、新故事和新解釋。
父母扮演的角色與教養模式裡所建議的角色非常不同。父母和其他照顧者不需要教授孩子太多知識,只需要讓他們去學習就可以了。年幼的孩子可以很輕鬆地從他人那裡學習,他們非常善於獲取自己需要的資訊,並去理解這些資訊。父母不需要為了讓孩子得到想要的資訊而有意識地控制自己說話的內容。
事實上,鑑於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敏感性和微妙性,有意識地控制可能並不會帶來你想要的結果。即使你想這樣,也很難追蹤自己是否運用了通用語言,或者是不是在“假裝”這樣講。有意識地控制這些是更加不可能的事,而且也沒有任何理由這樣去做。
可以想象另外一種把父母當成園丁的畫面,父母和孩子從根本上來講是一段關係,養育是一種形式的愛,這給了你另一種角度,去看待孩子是如何從父母身上學習的,而這與科學研究的結果不謀而合。
成為一位穩定且可以提供可靠學習資源的照顧者要比成為一位直接教導式的照顧者更有價值。在依戀關係的研究中,我們看到孩子在獲取知識時會根據不同的人和自己對這個人的感受來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關係裡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學方法更重要。
如果模仿就像跳雙人舞,那麼對話就像唱二重唱。CHILDES資料庫的研究展示出,即使是關於簡單繪本的對話也像編排細膩的話劇,一來一回,還有呼叫與回答。這確實是真的,當然有時候我們使用語言是為了有針對性地向孩子或成人傳達特定的資訊,但更常見的是,無論對成人還是對孩子來說,對話都是一種構建關係的方式,一種和另一個人相處的方式。沒有比反覆的取笑和逗樂、使用小愛稱和做一些親暱動作,以及自我反省和閒聊更有愛的表示了。沒有哪個代表親密關係失敗的訊號比拒絕和對方談話更有破壞性了。孩子是在親密的關係中,通過開放且充滿活力的對話來學習的。
假如孩子能通過觀察和模仿向擁有許多不同技能的許多不同的人來學習,他們也可以通過傾聽不同的人以不同方式談論不同事情來學習。矛盾的是,即使是聽到不準確的或帶有誤導性的資訊,也能夠幫助孩子學習。他們不只學習這些人說話的內容,而且還要判斷這個人有多可靠,以及未來能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他。
讓孩子有機會近距離地觀察很多不同的人是怎麼做事的,是幫助他們通過觀察來學習的最好方法;讓孩子有機會與很多不同的人交談,是幫助他們通過傾聽來學習的最好方法。
《母子健康》雜誌推薦閱讀:書名:《園丁與木匠》
譯者:劉家傑、趙昱鯤
出品:湛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艾莉森•高普尼克,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教授及哲學系客座教授,推翻了經典的“白板說”,還是心理理論創始人之一。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泰斗級專家,首位從兒童意識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心理學家。TED演講點選量過300萬次,寫有大量科學文章和評論,見於《紐約時報》《衛報》《科學人》等各大媒體。
《母子健康》雜誌簡介:
《母子健康》雜誌創刊於1992年,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日友好醫院主辦。透過嚴謹而感性的編輯團隊,專業並權威的專家顧問,以健康第一的理念,為中國女性提供專業的婦產、兒科等方面的指導及保健,提供全方位的育兒健康新知,關注身心協調發展,將醫學常識融入實際生活,與父母一起共創和諧成長空間。